【摘? ? 要】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和難理解性,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就給數學找到了很好的載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能用得上數學,有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本文從促進小學數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主要因素展開分析,并提出了生活化情境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1-0030-0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based on the Living Situation
(Lijiazhuang Primary School,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WANG Yuxin
【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iculty and incomprehensibility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link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with real life can find a good carrier for mathematics, which can make students feel that mathematics can be used everywhere in life. Help students learn and understan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an efficient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the context of life-oriented.
【Keywords】Life-oriented;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Effici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時期,思維能力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提升其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使數學知識能夠生活化,教師應該基于生活化情境探索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方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一、促進小學數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主要因素
(一)現代科學發展的需要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推進了應用數學與數學應用的發展,數學幾乎滲透到了每一個科學領域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作為科學的語言,作為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重要工具,必將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學習數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掌握知識層面上,必須學會應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學數學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實現數學價值。
(二)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教學方式僵化,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種思維觀念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追求所謂高效的教學效果,采用“短、平、快”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記。學生完全沒有進行思考,也沒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本身就是抽象的、發散思維的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提升想象力,不斷提出疑問,解決疑問,才能真正掌握數學知識。
(三)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脫離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教材,在課堂上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而沒有與實際生活聯系,這樣勢必讓學生認為數學知識只是來自教材,并不存在于實際生活當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沒有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在這種情境下,很容易造成學生學習過程形式化,不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而淪為做題的工具。數學課程與實際生活相脫離,增加了數學的理解難度,從而大大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生活化情境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引導學生在發現和探索中發現數學美
首先要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了解。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和個性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學生的性格、身體素質、身心發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想提升教學效果,使每個學生能夠有所提高,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征、優勢,組織小組合作和具有針對性的小組競賽,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合作和競賽活動中能夠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二)樹立正確的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教學觀念
要想在生活情境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職業素養,這樣才能保證生活化教學模式順利實施;再次,教師要認識到生活化情境教學的重要性,讓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使生活成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充分發揮它的載體功能,將生活化教學與提高學生的成績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活學活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充分體會知識的重要性,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最后,教師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在生活化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其思維邏輯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時候應結合一些實際的生活案例,將數學知識轉化成看得見、摸得到的知識,增強他們的生活體驗感,更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授課過程中,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可設計一個購物場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了解購物過程,人人參與購物過程,教師從中指導,讓學生充分體驗如何付幣、找幣、換幣,學會與人合作;通過引導學生體驗不同付款方式,幫助他們直觀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把這個活動延伸到課外,讓爸媽陪同學生用人民幣去商場進行購物。加強學生對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認識。
(三)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興趣,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有毅力、有動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就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實際的教學課堂設計為例:教師在進行“圖形的旋轉”課堂教學時,教師將生活中與旋轉有關的現象利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展示。如鐘表、大風車、電風扇葉片的轉動畫面,讓學生觀察它們是怎么運行的,思考這些轉動現象存在什么共同點?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和操作進行思考和討論,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這些現象的共同點,初步感受到轉動的本質就是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慢慢引出“旋轉中心”這一數學概念,然后再針對鐘表的表針提出問題:當鐘表的時針從3點轉動到6點,它是圍繞著哪個點轉動呢?又是沿著什么方向在轉動。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旋轉方向”的認識。教師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加深了他們的旋轉知識的理解。
(四)靈活、創新的教學方式,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基于數學知識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難理解性,教師可以通過實踐經驗,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用最接近學生生活的方式和最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游戲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和競技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轉化成游戲內容,必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從而達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數學中的站隊問題:一排有15名學生,在第10名和第12名學生之間一共站著幾名學生,通常情況下,學生肯定會用[12-10=2]的方式進行解答,但是此答案是不正確的,如果只是給學生進行理論講解他們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站隊的課堂游戲,讓15名學生站成一排,這樣答案就很明顯了。最后教師可再提出相似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提升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也實現了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結語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人們常說,數學抽象、枯燥、難學,其實數學一旦回到“娘家”——那絢麗多彩的生活,就會變得生動活潑、迷人。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使知識適應教改要求,把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強數學的實用性,發揮數學的魅力是我們正在積極探索的主題。讓我們通過學習實踐不斷地探索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數學教學方法,更好地應用數學創造未來,改造世界。
參考文獻:
[1]杜麗媛.課堂互動性,教學生活化——論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J].當代家庭教育,2020(05).
[2]何惠萍.課堂互動性,教學生活化——論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2019(10).
[3]王碎力.課堂互動性,教學生活化——論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J].新課程(上),2019(03).
[4]李彩霞.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究[J]. 科學咨詢, 2020(07).
[5]賓彬.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07).
作者簡介:王育新(1970.10-),女,漢族,山東泰安人,本科,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