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近幾年校園欺凌行為在中學校園頻繁發(fā)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對于學校的教學工作來說壓力很大,既要進行正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又要預防可能存在的欺凌行為。學校需加強重視,因此有必要全面展開中學生校園欺凌教育對策研究。本文將針對中學校園欺凌行為的各方心理狀態(tài)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中學;校園欺凌;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1-0167-02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ullying Behavior on Campus
(Dijiasuo Junior High School, Huining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Wangjia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ampus bullying has frequently occurred on middle school campuses and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t is very stressful for school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normal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prevent possible bullying. School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 bullying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mental states of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bullying in middle schools and propose relevant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Middle school; Campus bullying; Education
目前中學校園欺凌現(xiàn)象高發(fā),以要對中學生的校園欺凌進行分析就要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心理,以此展開探索,從根本上發(fā)現(xiàn)問題,針對性地解決相關問題。學校和家長一同打造立體的德育體系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榜樣,從本質(zhì)上避免校園欺凌行為的發(fā)生。
一、中學生校園欺凌的心理分析
(一)欺凌者的心理分析
很多欺凌者都有著嚴重的消極心理,在面對學習以及生活時并不積極,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時,常常容易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或者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這種不良的情緒是會蔓延的,進而影響自己的其他行為,久而久之,就讓這些學生誤以為自己的性格就是這樣的。如果在學生第一次出現(xiàn)消極心理是能夠有人幫助他們進行疏導,讓學生認識到通過積極的態(tài)度來看待問題,對于自己的成長是非常有益處的,而且很多問題是可以順利解決的。這樣學生在后續(xù)面對困難或者挫折時也會用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
(二)受欺凌者的心理分析
大多數(shù)被欺凌的學生都表現(xiàn)為性格軟弱或者愛搬弄是非、炫耀自己,這些都會成為欺凌者選擇的對象,要么就是單純地挑一個好欺負的當成證明自己的理由,要么就是看不慣成為被孤立打擊的典型。
(三)旁觀者的心理分析
對于大多數(shù)的旁觀者學生來說都是中立角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方面是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不好貿(mào)然勸阻,另一方面是怕惹禍上身,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看看表示同情,很少有勇敢站出來的,對于都是學生的角色還是比較害怕惹上事情影響自己在學校的正常生活。
二、中學校園欺凌行為發(fā)生的原因
(一)學校方面
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理念重理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德育,這使學生沒有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學校對于成績的關注度過高而忽略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導致很多學生的心理沒能及時地得到引導,只能通過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二)家庭教育方面
很多家庭的教育不科學合理,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績要突出,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要么就是家長的為人處世方式無形中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通情達理,孩子自然善良、樂于助人,相反父母蠻不講理,孩子也會蠻橫無理,仇視同學,以極端的方式處理矛盾。
(三)周圍環(huán)境方面
中學生正是處于思想品質(zhì)和價值觀建立的重要時期,如果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后可以很容易接觸網(wǎng)吧等娛樂場所,就有可能會受到一些社會不良閑散人員的影響。我國在這一方面有具體的規(guī)定,要求這些娛樂場所并不能開在學校附近。不過學生依然有機會在其他地方接觸到,這對他們有一定的影響。
三、預防中學校園的欺凌行為可行的相關對策
(一)學校方面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欺凌的嚴重性后果,欺凌不但給對方造成不可磨滅的身心傷害,而且對自己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弊端。其次學校要加強學生的德育,讓學生懂得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品質(zhì)是自己終身受益的無形財產(chǎn)。最后學校要結(jié)合家長建立學校和校外的監(jiān)督體系,杜絕學生接觸不良社會文化。
其從,學校要加大主題活動的開展,要創(chuàng)新課余活動的內(nèi)容讓更多的學生愿意參與進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把心思放到學習和積極地展現(xiàn)自我活動中,無形中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主題活動的類型多種多樣,可以靈活地進行選擇,比如文明禮儀主題月,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得以提升。比如在3月可以開展學雷鋒活動,帶領學生弘揚雷鋒精神。學校方面要做好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建設和諧校園的工作,進而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這種活動對于學生的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此外,安全教育活動這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這種活動,可以讓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素養(yǎng)再度提升,讓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在安全教育中可以融合學法、知法、守法相關內(nèi)容,共建平安校園。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法治知識,進而可以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并且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此外,可以設置共建平安和諧校園的主題活動,讓學生直面這一問題。通過在班級內(nèi)開展活動課,組織學生制作手抄報、辦黑板報,以及開展知識競賽等,讓這一主題活動落到實處,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借助微視頻等提供輔助,也可以讓學生自創(chuàng)安全小品,讓活動更有趣。
最后,學校還應該增設相關教育課程,例如德育課程,將立德樹人當作核心,不斷對學生的品德等進行塑造,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還要增加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幫助學生及時疏解心結(jié),有很多校園欺凌事件,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心理健康發(fā)展方面存在一些小的問題,若能有專門的課程及時對他們進行輔導,也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此外學校還應該給學生傳遞一些法律知識,在中學階段,學生需要接觸《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學校可以就此展開給學生多傳遞一些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可以很好地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在遇到校園欺凌問題時不再默默地忍受,而是及時尋求幫助。
(二)家庭方面
注重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再單一地以成績定好壞,不打擊孩子的自信,遇到問題先了解清楚緣由再進行合理管教,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處事方法,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做好榜樣。家長還需要多關心學生,在孩子從學校回到家里之后,家長應該及時和他們溝通,選擇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讓孩子能夠自愿地與家長分享自己在學校內(nèi)遇到的事情。這樣一來,家長就能及時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及時看到他們的一些思想變化,從而采取應對措施。也可以借助一些校園欺凌具體案例,來給孩子講解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去保護自己,對于這一話題不能回避。此外家長要和學校做好聯(lián)系,及時將孩子存在的一些思想變動與教師交流。這樣一來,如果學生存在一些思想方面的變化,教師和家長就能共同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一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四、結(jié)語
綜上而言,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對學生和家長還有旁觀者來說都會帶來心理的傷害,學校、家長要加強合作,共同監(jiān)督,為學生打造健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避免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社會各界也要力所能及地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品質(zhì)觀念。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校園欺凌現(xiàn)象與學生行為心理分析及對策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011)中期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丁艷.心理學視角下校園欺凌行為的探究分析及思考[J].新西部:理論,2017(04).
[2]卜建華,潘云夢,張宗偉.校園欺凌現(xiàn)象與學生行為心理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08).
[3]饒慧君.初中生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 青年時代,2017(24).
[4]李彥龍.中學校園欺凌行為的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8(06).
[5]吳雙,李抒軒.中學生校園欺凌行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33).
作者簡介:王旺江(1979.06-),男,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