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名著閱讀是如今小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內容,語文教學不僅是教學生認字識句,更多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語文,名著閱讀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加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增加歷史知識,不管是外國名著還是我們國家的名著,都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關鍵詞】名著閱讀;小學語文;教學延伸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9-0157-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ading of Classics and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Wenfeng Primary School,Longx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HE Shuni
【Abstract】The reading of classics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oday. Chinese teaching is not only to teach students to recognize words and sentences, but al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To learn Chinese, reading classic read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This can not only exercis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but also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and increase historical knowledge. Whether it is a foreign masterpiece or a masterpiece of our country, it can expand students' knowledge.
【Keywords】Classic reading;Primary school Chinese;Teaching extension
在核心素養教育下,語文課堂應該利用名著閱讀的教育方式,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閱讀方面,教師應該加以引導,給學生推薦適合的名著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揮更好的效果。小學低年級和小學高年級也應該選擇不同的名著進行閱讀,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不同的名著,教師需要找到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這樣小學語文課堂才能更好地提高閱讀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名著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又提出了幾點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僅供相關教育者研究參考。
一、小學語文教學名著閱讀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在目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課堂上需要教師增加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環節。閱讀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有一點難度,因為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所以教師要從簡單的名著開始,例如,可以推薦漫畫版的《西游記》給學生,低年級的小學生對全是漢字的書籍并不會有太大的興趣,對有插畫、有顏色的書籍更加喜歡,所以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培養學生閱讀簡單易懂的名著,有利于學生后期的閱讀培養,為進一步學好語文閱讀打好堅實的基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是很重要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都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所以小學語文中閱讀名著是很重要的,家長也應該配合學校,為孩子多買名著書籍,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語感
由于小學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還發育不足,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名著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學生聯系閱讀語感,對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很多教師在閱讀課堂上都是選擇一篇自己覺得寫得不錯的文章給全班學生進行閱讀,但是很多對文章不感興趣的學生會覺得無聊,沒有意思,然后注意力就會不集中,一節閱讀課就這樣浪費了。如今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想讀的文章,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在閱讀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對生字和生詞才會有想去了解的主動性。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一些簡單的修辭手法,增加自己的表達技能,更好地促進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有利于學生豐富閱讀知識
其實在過去的教學中大家可以發現,很多小學生對除了書本上的文章和知識,其他延伸知識都不是很了解,只會背書本上的古詩和文章。如果問他們課文以外的知識,大部分學生都是一頭霧水,這樣的教學成果顯然是不盡人意。語文應該是沒有局限性的一門課程,書本上的僅僅是基礎知識,語文需要的是積累,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并且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不會給很多時間讓學生閱讀,加上小學生天生愛玩的特性,課余時間也不會主動地花大量的時間去閱讀書籍,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利用一些時間讓學生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告訴學生閱讀名著的好處,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二、小學語文名著閱讀的策略
(一)教師和家長共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醒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閱讀文章,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其中的含義,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經過積累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量。家長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很多家長會認為閱讀名著是浪費時間,認為花大量的時間看一本書還不如做多幾道練習題。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是在積累閱讀知識,學習名著中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語文學習本來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閱讀名著對學生以后的語文閱讀理解和寫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與家長溝通,告訴他們閱讀的重要性,并讓他們充分合作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閱讀知識,為下一步學習做好打算。
(二)了解作家和社會背景
很多作品成為名著,大部分是因為它的創作背景或者與作者的身世背景息息相關,很多名著的成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分不開,所以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該培養學生了解創作背景和作者身世背景的閱讀習慣,這樣才能在后面閱讀的過程中有代入感,才能明白一些句子的含義。在閱讀過程中,也更加能了解作者的價值觀,了解作者對當時社會抱著怎樣的看法和態度,寫這一本名著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又是為什么能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都需要學生了解創作背景之后才能知道的含義。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閱讀,教會學生如何閱讀之后,再讓學生自己閱讀。可以讓低年級小學生讀一些簡單易懂的名著,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更深刻地理解到小說中的某些含義,可以身臨其境地去體會作者的心情。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就可以閱讀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名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提升閱讀技巧,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可以很深刻地理解到作者當時寫作的心境。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開展口語實踐活動
如今新課程教育過程中,有很多新的教育形式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必須營造一種教室氛圍,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集中注意力,讓學生不會在課堂上感到無聊,也不會覺得教室的氣氛過于嚴肅和令人沮喪。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開展口語實踐互動是閱讀教育中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法,這樣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真正發揮到語文課堂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選擇《西游記》這一本名著,選擇一個橋段,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實踐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人物的數量,給學生分組。文章中出現了唐僧師徒四人之外還有一個白骨精,角色扮演需要五個人,那么教師把整個班級分成五人為一組,然后給出時間讓學生練習自己的臺詞,規定二十分鐘后,每個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配合得更好,扮演得更好。這樣類似于游戲的課堂學習氛圍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能接受的,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角色扮演也更加能鍛煉學生的口才和應變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語文教育的核心,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字詞句,更多的是要了解一個字的含義,一段話的內涵,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在閱讀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情感文章的含義,可以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語文核心素養。總之,名著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奐文炳.名著閱讀下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0(01).
[2]徐麗娟.淺談小學語文古典名著教學策略[J].語文課內外,2019(12).
[3]李迪.有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些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2).
[4]奐文炳.名著閱讀下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0(01).
[5]陳水花.名著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2020(41).
[6]金偉.將文學名著引入語文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4(30).
作者簡介:何淑妮(1972.12-),女,漢族,甘肅隴西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