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純昕
[摘 要]在社會對科技創新人才需求更為迫切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積極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增強創新創業教育實效勢在必行。在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主要面臨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師資隊伍力量不足、實訓載體有待拓寬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建以“導”促創、以“研”帶創、以“文”激創、以“訓”育創的新模式,以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實效的最大化及更快、更好地完成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175
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已經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但在系統化、特色化、創新性等多方面都呈現出明顯不足。一是沒有實現全過程覆蓋。創新創業教育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循序漸進、持續加強和反復實踐。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的開設或是停留在公共課一次性普及的層面,或是依附于其他公共課,僅作為某個課程中的章節內容來呈現。這樣的課程教育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實際效果肯定是極為有限的。最理想的狀態是可以實現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過程覆蓋,從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技能強化等多環節形成逐步深化的過程。二是針對性不足。創新創業教育對于在校生不同的群體應該呈現出不同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目標。比如對于新生年級可以側重于相關理論知識的普及化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對于二年級學生可以側重于創新創業相關技能的學習和鍛煉,對于高年級學生則應側重于創新創業的實訓過程。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完善課程體系、提升課程實效。
1.2 師資隊伍力量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過程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決定了師資隊伍的重要性。高職院校想要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擁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精英化隊伍是前提。但事實上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卻存在著力量明顯不足的現狀。一是缺乏專職化隊伍。新時代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決定了在大學生群體中著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性,由此也決定著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隊伍專職化的必要性。但當前眾多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隊伍并未實現專職化,一般是由輔導員隊伍、就創業工作相關職能部門教師或是聘請企業家、優秀校友等兼任,隊伍的穩定性、結構優化等方面無法提供保障。二是專業性不強。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一個理論知識傳授的過程,還需要結合實踐、實訓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提出了較高要求。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不僅需要較好的理論研究和教學水平,還需要有一定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很好地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校內兼職隊伍實踐經驗的缺乏、校外兼職隊伍教學經驗的不足等,都直接影響著整個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校外兼職隊伍更好地融合以形成優勢互補,是高職院校在創建教學能力強、理論水平好、實踐經驗優的高水平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過程中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1.3 實訓載體有待拓寬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著極強的實踐性,這也意味著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局限于校園內,而是需要借助更多的實訓平臺和載體,對接市場需求、強化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育。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主要體現在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類競賽上,且更多時候學生主體性發揮不足,參賽項目或是成果來自指導老師的付出更多一些。這直接導致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創新創業意識的增強和創新創業技能的提升等方面的實際效果都比較有限。競賽只是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一種載體或是手段,可以借助但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僅限于此。高職院校想要真正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實效,必須要緊跟時代和經濟發展需要,對接企業、市場等需求,充分發揮出高職院校學生一線應用型技術性人才的特點,搭建更多更具實效的實訓載體,如大學生創客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同時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主動對接企業、社會相關部門提供有力的保障體系,積極引導學生結合所學著力于技術研究、技術創新、技術創業,讓創新創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產生實效。
2 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2.1 以“導”促創,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牽引機制
以“導”促創,主要是指通過政策引導和專業指導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多方聯動,對于校內而言,學校、師資隊伍和學生三大主體缺一不可。其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校和師資隊伍。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加強政策引導,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重點工作,提供一定的政策引導與制度保障,在師資隊伍的創建、課程體系的形成、參賽機制的制定、成果孵化的支持等方面達到全方位覆蓋,做到教師指導有支持、學生參與有獎勵、成果轉化有渠道等,從宏觀政策上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出一種全員主動參與、學生全范圍覆蓋的濃郁氛圍;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著力加強專業指導隊伍的建設,在學校原有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基礎上,將優秀校友、企業家、專任教師、專職輔導員、國家創業咨詢師、創業培訓(SYB)講師等隊伍力量進行整合,充分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建立并完善選聘、培訓、激勵等機制,確保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和高水平,在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實戰訓練、成果孵化等多方面為學生提供一體化指導與服務。學校和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兩大主體作用的發揮,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 以“研”帶創,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科研水平
以“研”帶創,主要是指通過加強教學研究和開展專題研究帶動大學生創新創業。一方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化以及全范圍覆蓋離不開課堂教育這一主渠道,課程體系的完善、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效果的評價等都關系著教學成效,也都應成為教學研究的內容。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應立足學校現有的相關課程,充分結合時代發展趨勢,主動分析研究不同群體高職學生的特點,積極創建并完善課程體系,同時還需探索、創新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成效。比如,可以借鑒國內外高校成功經驗,結合學校實際,構建貼合學生需求的課程體系;可以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教學技能大賽、微課比賽等,拓寬視野,加強教學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平臺,引進或開發在線課程,實現學校就業創業教育的線上線下雙線開展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隊伍應充分發揮一線工作優勢,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專題研究,著力提升理論水平。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著實踐。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一線工作者,應充分利用好一線優勢,善于及時收集、梳理、總結第一手相關信息,在總結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勤于思考,在主動研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思路的創新、工作模式的構建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