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本市場的變化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態,企業遇到業績和融資困難時,為了增加利潤、完善會計報表會創新金融產品,把穩定的現金流基礎資產轉移為特殊目標載體。資產證券化出表能夠調節業務體系,調整發展模式。企業在合并會計報表時產生的表外融資實際上就是為了促進企業資本實現修復。本文分析了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出表問題,明確了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資產證券化出表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動因;啟示
本文索引:溫金峰.<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3):-164.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7(a)--03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融資困難的問題,選擇資產證券化途徑主要是為了增加經濟利潤。資產證券化的前提要求金融產品符合法律規范和經濟發展模式。資產證券化出表問題需要以風險控制和報酬轉移為評定標準。資產證券化出表具有一定優勢,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對資產出表問題要鼓勵科學標準的表外集資與安排,執行中需要不斷強化整體監管。以下我們從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角度推進理論研究。
1 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的內涵與特征
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興盛源于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資產證券化交易結構相對復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資產證券化是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的證券。資產證券化將存在的具有穩定未來現金流的非證券化資產集中起來進行重新組合,是基于金融需要發行證券的過程和技術。企業是資本市場的主體,在資本運行過程中,企業主要關注經濟效益的提升。企業采用何種金融工具,取決于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企業的基礎條件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融資方式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通過結構性的調整來實現資本的運作,是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重要形式。資產作為特殊的載體在法律形式上擁有獨立性和隔離性。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會計準則很難跟上金融發展的節奏,企業在合并財務報表方面有較大的彈性和操作空間,有一部分人以出表方式將資產轉移,給SPV形成表外融資,這種方式有利于修復和美化財務報表,資產證券化在執行過程中通過相關協議進行控制,資本與企業之間產生了密切的聯系,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不會體現出存在的問題,表外融資也能夠緩解資金流動的速度,讓企業能夠保持長期的盈利。在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時,這種表外融資容易造成財務問題,更容易影響企業對市場信息的掌控。因此,就需要使資產證券化出表活動有法律和經濟的監控,使資產證券化基礎和資產出表問題按照科學規范的模式進行。資產證券化讓企業的所有權發生了變化,從財務角度來理解,資產證券化管理出表強化了企業的相關權益,有利于企業快速發展。但是,采用資產證券化出表可以明顯做好財務比例分配,各種會計確認和計量方式都有一定的變化,資產和負債難以清晰的辨認,所有權和控制權采用出表方式進行剝離,企業會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不是所有的資產證券化都可以出表,資產證券化的出表與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關,也與企業的市場狀態有密切的關聯。需要根據經濟實質性分析來確認是否具有資產證券化出表的條件。
2 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的動因
2.1 財務動因
企業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經營情況的直接指標,能夠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的狀況,對于企業的整體管理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影響了管理層的投資決策,投資者、債權人或者其他的利益相關方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明確企業財務的真實情況。在資產證券化中不同的業務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原則,在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問題上,對出表的動因進行分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企業采取資產證券化出表,能夠優化融資結構、擴大市場影響、滿足財務管理工作要求。在企業財務工作中,優化融資結構是一項重要內容。企業證券化實現了資本結構的變化,企業融資能力不斷增強,無論企業負債率處于何種狀態都可以通過融資證券化或者資本證券化方式擴大企業的融資空間。資產證券化業務負債表中,存量資產轉移到專項計劃中,表外資金產生新的作用,從整體上抑制了資產負債水平。企業能夠有持續的融資能力和融資空間。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基礎性等級與企業信用評級之間可以展示出靈活的結構設計、證券分級等信用增級安排及資產支持證券的信用等級等。資產支持證券的信用評級能夠獲得較高的作用,使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擁有多種融資空間。資產證券化優化了融資結構,企業發行的出表型產品很大程度上優化了融資結構,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規范,財務應用更加自由。
2.2 市場動因
企業采用資產證券化將應收資金出表,資產負債率的確定要明確資產是否有了高流動性,資產是否提升了企業的融資水平,企業的資金管理是否能夠納入生產運營中。企業可以根據資金水平確立企業戰略發展方向。資產證券化出表是為了獲得市場協調性,助力企業核心業務快速發展,保障企業的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符合市場環境的要求。資產證券化出表可以使企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對于企業在市場上提高融資實力和競爭力及獲得優質的信用評級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與更多客戶合作,擁有良好的市場訂單,企業實現了橫向和縱向的管理,明確了產業鏈和市場開拓的銜接,無論是從短期反應還是從長期戰略布局考慮,企業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使產業鏈結合更加清晰,使市場開拓的速度變得更快。從戰略布局考慮,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出表能夠讓資產順利投入市場中,市場反應較大,真正展示資產證券化出表的積極作用。企業需要對金融資產實施實質性控制,以控制為基礎來確定是否并表,那么,在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利上,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活動而享受科研的回報。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要注意交易結構安排,明確投入資源控制權,對企業的發展和章程的制定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企業在經營決策上需要判斷是否對所有轉移的資產有效控制,例如,注重轉讓方出售該資產的實際能力,或者判斷企業是否放棄對所轉移資產的控制力,需要確認是否有額外條件對各項內容加以限制。
3 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的影響因素
3.1 資產證券化出表的會計處理規則
資產證券化出表的關鍵性影響因素是要分析資產證券化的業務實質,從會計準則方面可以看出資產證券化出表主要依據國際會計準則,同時也要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征求意見以后要仔細分析準則的理論發展背景。金融資產的出表與其他的資產證券化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從法律角度來看,資產證券化就要明確多種因素,在會計準則方面主要依據國際準則,也就是要在資產證券化方面明確金融資產轉移的終止責任和持續風險。在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標準的接軌要根據具體實踐選擇方式,根據資產證券化的會計處理指導意見來確定具體方式。金融資產轉讓、終止、確認原則要明確流程。在開展會計處理過程中,特別是基礎資產出表問題上,要有針對性地處理金融資產的終止確認,要考慮多種角度。例如從會計報告主體轉讓的判定及風險報酬轉讓測試內容中,需要做好理論和實踐的銜接,提供專業的處理方法。對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職業判斷能力要求較高。在對資產證券化會計處理中,需要按照流程細化操作,規范金融資產轉移和終止確認等相關問題。
3.2 資產證券化出表的法律約束
資產證券化出表問題需要從法律角度進一步明確權益所屬,從法律角度來判斷資產證券化出表問題,實際上就要明確債權轉讓所涉及的法律約束。資產證券化出表需要嚴格按照真實合法有效的原則處理,如果轉讓的債權本身存在法律瑕疵,就容易引起基礎資產轉讓方面的問題,有的轉讓以后無效,有的是無法撤銷,從而給資產超標造成了法律障礙。在執行中要注意債權是否屬于法律合同約定的允許轉讓的標的,與債權相關的法律規定注意允許轉讓的標的,如果是法律禁止的則要明確負面資產清單,明確資產證券化的法律要求?;A資產受讓方符合法律規定要明確其主體構成要件,避免專項計劃有債權資格資產證券化業務受限。法律保障債權和所屬權是否轉換、是否變更,要明確其要件和法律程序。在執行上,要按照證券化業務具體內容進行操作。在業務中要符合登記程序,實施各種協調,在債權受讓方得不到法律救濟的環境下應當注意債權方面的管理是否按照合同法要求執行。例如在資產證券化的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應收賬款債務人的數量,明確每一個債務人行使的義務,明確操作過程中和資產轉移過程中的相關內容,要履行通知義務以利于資產債權轉移不發生法律問題。
4 企業資產證券化出表的啟示
4.1 根據企業戰略規劃選擇發行出表型資產證券化產品
資產證券化出表產品對權益人在財務方面和市場戰略方面有眾多好處,企業在資產證券化出表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出表的類型。企業也要明確自身的經營規模、財務狀況和戰略方向,合理選擇是否以出表為資產證券化的目標。在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發行出表的資產化產品,在進行市場預測方面要明確資產管理的問題,在進行方向確認及產品結構調整中,都要注意出表型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類型,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交易結構設計,以做好企業與市場之間的有效銜接,避免資產證券化出表存在法律風險。在企業具備充足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出表,一些中小企業在嘗試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時,強化企業投資市場的活躍度和創新力。充分利用資產證券化業務優勢。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適當彰顯目標性資產,證券化產品就是企業經營服務的轉型,也是企業行業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證明。
4.2 做好資產證券化出表的風險管理工作
企業在資產證券化出表過程中,風險管理是企業的關鍵性工作?,F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企業需要直面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風險管理,讓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特別是資產證券化業務順利出表以后,基礎資產獲得市場認可,企業管理能力和風控能力是企業的關鍵性工作,在大部分資產證券化以后,權益人及相關機構都要參與到資產證券化投資中,市場和投資者有效結合,將資產服務納入實際操作中,完成原始權益保障工作,提升資產服務水平,保障預期回報。在發行出表型資產證券化業務時,要明確資產管理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企業要在管理方面和基礎資產的某一方面按照出表的方式嚴格執行各方面政策,保障資產質量,培養良好的信用,資產證券化業務才能夠實現長足發展。
4.3 保留對金融資產的合理化控制
企業的金融資產所有權存在風險,企業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時需要判斷金融資產的控制權,在控制測試中企業完成了對金融資產的篩選,在控制的過程中需要繼續確認被轉移的金融資產,在對金融資產控制中,企業要明確市場變化情況,要注意資產控制的程度。在進行控制測試時,要關注企業作為轉出方是否保留了對金融資產的控制,是否能夠不受限制的自由對資產進行出售和處置。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要明確交易條件和其他的附加條件,在獲得被轉讓金融資產的控制時,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金融資產具有的實際能力。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交易活躍度較低,在資產轉讓方面對可行性認知存在一定障礙,那么在對基礎資產控制時,就要根據標準化流程操作,要明確已轉移金融資產所有權是否具有風險,保留金融資產的所有權是否具有風險,既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金融資產的所有權是否存在風險。企業對資產判斷方面要有一定的經驗,明確資產的實質性內容,確定價格是否合理,明確信用是否受到損失。這些交易安排都影響基礎資產是否能夠出表。實踐中發現,采用買斷式回購或者質押式回購交易賣出債券是不能出表的,只有回購價格是公允價格,發起人沒有承擔擔保的問題,在出表的問題上需要明確發起人是否保留了優先控制權。在結構設置上要給予發起人未來按公允價值回購的權利,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夠更好地實現資產出表。
5 結語
企業實施資產證券化有顯著的作用,在執行過程中企業關注資產可否出表需要從經濟角度來分析,資產證券化交易體系在風險控制和報酬轉移上會影響到資產出表問題。資產證券化工具在合并會計報表上出表有利于做好風險防控監督與防范。在完成出表安排上需要重視資產現金流的實際情況。資產證券化出表安排要特別重視經濟本質,加強整體監控。通過資產證券化達到調節業務體系和調節發展模式的功能。采用科學的表外安排能夠減少流動性擴展,業務產生長期收益,原始權益人控制資產風險,這種表外安排方式便于使用財務信息會計數據等實現企業對資產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劉夢皓.淺析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出表問題[J].全國流通經濟,2018(34):111-112.
吉富星.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出表問題[J].財務與會計,2016 (03):70-71,72.
張嵐.企業資產證券化的會計問題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
程波.我國券商開展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研究——以中信證券“歡樂谷入園憑證專項計劃”為例[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
梁真真.電子商務企業應收賬款證券化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京東為例[D].廣州:暨南大學,2018.
Analysis on the Issue of List of Assets Securitization of Enterprises
Pingan Bank Tianjin Branch
WEN Jinfeng
Abstract: The changes in the capital market reflect the basic stat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companies encounter performance and financing difficulties, they innovate financial products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fits and improve accounting statements, and transfer stable cash flow basic assets to special target carriers. Asset securitization can adjust the business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l. The off-balance sheet financing generated by companies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accounting statements is actually to promote the restora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issue of listing of assets securitization in enterprises, and clarifies th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words: enterprise; asset securitization; listing; motivation;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