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俏
摘要:自“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政策實施以來,人們的創業意愿總體上有所提高,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自主創業。為了探討其影響因素,準確地把握青年創業意愿高低的關鍵變量,從而不斷激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當代湛江青年的創業意向。本文將從個體特征、個人認知、創業環境和政策認知四個方面對湛江青年學生進行問卷調卷,回收整理數據后利用多項回歸分析檢驗其顯著性,得出以下結論:性別、戶籍、創業精神、父母對創業的態度、社會創業環境、社會兼職或實習經歷和政策的了解程度這些因素都對創業意愿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青年;創業意愿;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030
1提高青年學生創業意愿對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提出了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同時強調推動“雙創”計劃是充分激發我們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可見,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創業帶動就業,創業增加了多元化就業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當今,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眾多經濟強國甚至出現了經濟下滑的現象,自由貿易主義和保護主義此消彼長,眾多行業也出現了重整,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新的服務模式、新的技術等正體現了經濟發展的要求;創業經濟的發展對實現上述的經濟需求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創業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許多創業創新機會應運而生。國內青年學生選擇創業的比例約占3.0%,遠遠低于國外發達國家的創業比例水平,且創業的成功率也低于國外發達國家,歸根到底其原因在于青年群體普遍缺乏創業動力。提高青年學生的創業意愿,鼓勵自主創業,既能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煥發新的活力,又能緩解“就業難”的局面,推動“雙創”政策的效用最大化。
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生力軍,是城市建設的佼佼者。青年創業者在進行創業行動的過程中,為了取得成功,還需要突破方方面面制約因素的屏障。通過對創業意愿的研究,能夠清晰了解青年學生創業動向以及探索影響因素,有利于解決影響提升自主創業意愿的障礙,為青年學生自主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對提升中國經濟質量和優化經濟結構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2自主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2.1問卷數據概況
本次研究共發放600份問卷,收回592份,問卷回收率98.6%。隨機抽取廣東海洋大學畢業生、廣東醫科大學畢業生、嶺南師范大學畢業生、寸金學院畢業生、湛江財校畢業生、廣東文理職業學院畢業生進行調查,樣本代表性比較強。問卷一共有四個部分,包括個體特征3道題、個人認知3道題、創業環境5道題和政策認知3道題。在被調查者中,有10.6%的人正在創業,22.6%的人表示未來會創業,46.6%的人考慮過創業,只有20.9%的人表示不會創業,表明被調查者中創業意愿較高;男性占45.5%,女性占54.5%,男女數量相差不大,比例較為均衡,樣本的代表性高,不會因為男性的創業意愿高于女性而影響調查結果;農村戶籍的占59.6%,城市戶籍的占40.4%;具有基本的創業知識的占51.1%,不具有的占48.9%,學生的創業知識儲備并不算高;具有創業精神的占60.4%,不具有創業精神的占39.6%,青年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擁有創業精神,敢于拼搏;父母支持自主創業的占39.1%,不支持態度的占28.5%,不清楚的32.3%,學生大部分了解父母對自主創業的態度;家庭成員中有創業經歷的占45.1%,沒有創業經歷的家庭占54.9%,家庭成員是否經歷創業,其經驗會對大學生形成反饋,尤其是父母的經歷;有79.1%的大學生所在的學校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有20.9%的人認為學校沒有開設,表明湛江的高校普遍注重創業知識的傳授;身邊有同學創業的占55.3%,沒有同學創業的占44.7%,大學生嘗試創業率較高;81.7%的學生認為社會目前處于良好的創業環境,18.3%的學生認為創業環境惡劣,大部分同學認為創業前景比較樂觀;71.9%的同學有過社會兼職或實習,28.1%的同學沒有此經歷;13.6%的同學對創業扶持政策非常了解,比較了解和比較不了解都是占40.4%,只有5.5%的同學不了解,大學生對政策的認知度較高,政策的宣傳效果比較好。
2.2影響因素原因分析
2.2.1個人特征對創業意愿的影響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者中,男性有269人,正在創業或有創業意向的占88.79%,女性有323人,正在創業或有創業意向的占63.09%。這表明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有創業的想法,且男性的創業意向比女性的高。原因如下幾點:一是受到創業是男性的主導領域的社會思想的影響,在傳統的性別觀念中,社會上更多人傾向支持男性創業,而女生創業往往會受到不公的社會輿論,認為她們更應該在家里相夫教子;二是男女之間身體特質的差異,擁有前瞻性人格的人更具有創業意愿,是因為他們敢于冒險、敢于拼搏;同時也需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而女性在創業過程中處于心理弱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女性的創業意愿;三是受到家庭的影響,根據調查分析,支持男性大學生創業的父母占59.81%,而支持女性創業的父母僅有21.88%,這是因為對于女生來說,父母更希望她們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種思想的熏陶下會影響女性的創業意愿。
在被調查者里,農村戶籍的有 385人,正在創業或有創業意向的占 87.86%,城市戶籍的有207人,正在創業或者有創業意向的占66.34%。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的創業意愿比來自城市的高。這主要是受到環境的影響,農村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周邊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和機遇都少,就業壓力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可以改變這種狀況,渴望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馬繼遷等人也在研究中指出,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的創業意向比來自城市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