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芳 李梅
摘? 要:目的? 探討癌癥晚期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措施對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濟寧市中醫院收治的82例癌癥晚期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41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自我感受負擔和生活質量。結果? 試驗組護理后抑郁、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后自我感受負擔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癌癥晚期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措施后,不僅可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減輕患者自我感受負擔,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癌癥晚期;綜合護理措施;負面情緒;自我感受負擔;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0.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9-0116-02
近些年來,癌癥發病率日益增高。癌癥晚期患者在了解自身病情后,非常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當患者病情發展至晚期時,體內癌細胞就會對局部神經組織產生刺激作用,進而使患者生理與心理承受的痛苦增大,喪失治療信心,增大患者自我感受負擔,進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所以,在癌癥晚期患者治療中,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關鍵。綜合護理措施作為一種全面、系統的護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生理與心理狀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4]。基于此,本研究選取82例癌癥晚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綜合護理措施實施效果進行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濟寧市中醫院收治的82例癌癥晚期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40~76歲,平均為(60.12±3.85)歲;疾病類型:肺癌19例,胃癌10例,乳腺癌6例,結直腸癌6例。試驗組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40~77歲,平均為(60.05±3.77)歲;疾病類型:肺癌20例,胃癌9例,乳腺癌7例,結直腸癌5例。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檢查確診為癌癥晚期;②溝通能力良好者。
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意識障礙者;②伴有藥物依賴史者;③未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即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提高患者認知,并說明飲食注意事項,同時嚴格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
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即:①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疏導,采用口頭講解、知識手冊發放等方式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提高患者認知,消除患者顧慮,穩定患者情緒,提高患者信心。同時,鼓勵患者豐富生活內容,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進而分散注意力,樹立樂觀、積極的心態。②家屬協同護理。護理人員應鼓勵家屬多和患者交流,并向家屬說明照護的注意事項,以此給予患者充足家庭溫暖,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信心。③飲食與行為指導。嚴格遵照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及時糾正患者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叮囑患者多吃維生素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此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增強患者食欲,提高患者抵抗力。④疼痛護理。充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放松訓練、深呼吸及聽音樂等方法轉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時嚴格遵醫囑予以止痛藥物治療,以此緩解患者疼痛程度。
1.4? 觀察指標
(1)負面情緒: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估,分值范圍0~100分,評分越低越好。(2)自我感受負擔:利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評估,指標包括體力負擔(15分)、心理負擔(35分)、情感負擔(15分)、家庭負擔(20分)、社會負擔(20分)及經濟負擔(25分),分值越低越好。(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SF-36)評估,指標包括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和社會功能,每項分值范圍0~100分,評分越高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比較
相較于護理前,兩組護理后抑郁、焦慮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感受負擔比較
與護理前比較,兩組護理后體力負擔、心理負擔、情感負擔、家庭負擔、社會負擔和經濟負擔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相較于護理前,兩組護理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均升高,且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綜合護理措施作為一種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的護理方法,通過心理護理、家屬協同護理、飲食與行為指導、疼痛護理等措施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增強治療信心,還可以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抵抗力[5-6]。本研究表明,試驗組護理后抑郁、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人員通過和患者的溝通,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從而可以給予恰當疏導與鼓勵,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滿足患者各項需求。本研究結果中,與護理前比較,兩組護理后體力負擔、心理負擔、情感負擔、家庭負擔、社會負擔和經濟負擔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通過綜合護理措施的應用,能夠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與鼓勵,以此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獲取患者信任,糾正患者不良習慣,減輕患者疼痛,從而減輕患者自我感受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癌癥晚期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措施后,不僅可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減輕患者自我感受負擔,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肖丹.綜合護理干預在癌癥患者疼痛治療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97-98.
[2]雷羽輝,劉小紅,陳巧麗,等.心理危機干預技術結合安寧療護對癌癥晚期患者心理需求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9):47-49.
[3]梁麗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婦科腫瘤患者癌癥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20,18(1):124-126.
[4]林麗清.癌癥患者靶向藥物治療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89-90.
[5]吳靜,季玉珍,李永紅,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化療性肝損傷癌癥病人焦慮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35):4416-4419.
[6]孫葉青,萬琴,朱建華,等.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心理狀況及其生存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