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是最基礎的項目,以往的考試重視對讀寫的考察,但是近年來英語考試對于聽說的考察越來越重視。上海市近年將聽說納入英語中考,實行人機對話,可見英語聽說的重要程度。新時期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更加重視聽說教學,將其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整合成科學的教學模式,通過提供電子學習資料與布置聽說預習任務、導入英語聽力材料和指導學生模仿朗讀、運用多樣網絡資源和指導學生提取信息、加強日常表達訓練和指導口語表達方法、開展生動情景活動和提示相關注意事項,加強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構建全新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人機對話;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劉禮平,上海市嘉定區方泰中學。
初中英語教學包含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知識內容,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詞匯、基本句式和語法,學習常用的語句表達方法,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口語水平、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一般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通過整合信息技術,構建豐富多樣的英語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新課標深入實施背景下,結合中考將聽說納入英語考試的實際情況,教師應當特別重視課堂上的聽說教學,加強英語聽說的訓練,指導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方法,提供豐富的網絡聽說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
一、 提供電子學習資料,布置聽說預習任務
新時期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更加重視英語聽說教學。為提升課堂上聽說教學的效果,確保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聽說方面的學習與訓練中,教師應當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可以根據英語課程的主要內容,通過拓展延伸,借助教材本身提供的音頻資源,去互聯網上搜集更為豐富的音頻、視頻與動畫等資源,制作電子學習資料,將這些資料提前推送給學生,布置聽說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及時交給老師。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整與優化。
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七年級上冊的Unit 2 “Our animal friends”,對于本單元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提供的聽力資源與相關情景,將聽力音頻資源調整好,并引用或者自行制作對應的圖畫,將這些資源進行整理制作成電子學習資料。在課前發送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音頻與圖畫,完成“Listen and speaking:Visiting the SPCA”。對于胡先生和孩子們的對話,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這些對話,熟悉這些句子的主要內容,試著將其翻譯成中文;然后試聽音頻內容,跟著聽力資料讀這些對話,進一步熟悉對話內容;接著回答一些問題,如“What is the ‘SPCA meaning? How did these animals come about? What color puppy does the girl on the left like best? ”;最后,讓學生課下試著模仿練習這段對話。
二、 導入英語聽力材料,指導學生模仿朗讀
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為有效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打好堅實的基礎,教師還應當重視加強聽說方面的訓練,將聽力與口語有機結合起來,導入豐富的英語聽力材料,指導學生模仿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完成相關教學,比如可以運用多媒體工具播放音頻資料,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人機交互情景,運用英語學習軟件指導學生進行聽力和朗讀測試。
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七年級上冊的Unit 3 “Friends from other countries”,教師可以先根據聽力部分的圖文資源,準備關于“Listening and speaking:Penfriend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的聽力材料,將其統一規劃與整理后,導入到教室的多媒體系統中。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這段聽力材料,要求學生將生詞找出來并盡量將意群停頓與相應的升降調標注出來,在提前閱讀聽力部分的內容基礎上認真傾聽,指導學生播放錄音時留意生詞讀音,多標注重音和連讀部分。之后,教師可以再播放一遍,要求學生跟著模仿朗讀。在學生模仿朗讀幾遍之后,教師可以扮演其中的老師,與學生進行對話,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對話進行回答,也可在保證語法正確的條件下自由發揮。在學生朗讀與作答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遇到生詞盡可能用自然拼讀法讀出來,盡可能不要停頓,控制好語速。這些方面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在中考時注意自己的語速,把握好錄音朗讀的時間,盡最大可能提高英語聽說成績。
三、 運用多樣網絡資源,指導學生提取信息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更好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考試中的成績,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初中英語的教學資源,挖掘和運用多樣網絡資源,指導學生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有效作答。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聽力之前應當快速瀏覽題目信息或者做好作答準備,在聽力中速記關鍵信息,把握住關鍵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可以適當用筆或者鼠標標記下來,更好提取關鍵信息,為下一步作答做好準備;在作答時應當根據筆記和記憶快速、準確作答,注意關鍵信息、發音、語法等的正確性,比如時態是否合適等,從而取得高分。
例如,在“ Friends from other countri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上搜集豐富多樣的聽力材料,引入介紹英國和美國的飲食、主要節日及其習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聽力材料,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這些聽力資源慢慢播放出來,指導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認真傾聽,提取關鍵信息并記錄下關鍵內容,對問題試著進行作答。比如關于美國飲食的資料有這樣幾句話:The American diet culture pursuit of simple and efficient;The American family cooking habits in the microwave;During Christmas time, American families used to eat Turkey.提出的問題有:What is American food culture? What tools do American families use to cook? What do Americans eat at Christmas? 對于以上聽力資源,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聽和說,然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比如需要提取的關鍵信息有pursuit of simple and efficient、microwave、Turkey,如果不理解這些詞匯的意思也沒關系,關鍵是根據問題組織語言進行作答,注意語速和語法正確,這樣才能獲得高分。
四、 加強日常表達訓練,指導口語表達方法
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重視聽力方面的教學,還應當注重口語表達方面的教學,根據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語篇內容,拓展延伸相關閱讀材料,指導學生組織編寫對話材料,加強日常表達方面的訓練,指導學生口語表達的方法,從而在循序漸進中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七年級下冊的Unit 1 “Writing a travel guide”,教師可以結合聽力部分的內容,根據本單元“寫一個旅行指南”的主題,引入關于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圖、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東方明珠、環球金融中心、世博會中國館等方面的資料,主要的要求是“Design a travel guide;Make some suggestions”。然后學生根據提供的資料,結合相關要求,組織語言試著進行表達。對于以上內容,在學生開始作答之前,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指導:認真閱讀題目,熟悉說話背景與主題;迅速瀏覽主要信息,把握不同信息的關系;組織轉述語言,注意人稱的轉換和連詞的運用;在轉述信息時適當拓展和表達自己的觀點;根據提示和關鍵詞判斷時態和語態;熟悉主題與資料的核心意義,提取腦海中的有用信息和匹配詞語與句型;在作答時注意運用正確的詞匯和句型,做到不慌張。
五、 開展有趣情景活動,提示相關注意事項
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與具體的閱讀內容,組織開展生動有趣的情景活動,借助多媒體工具與運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營造良好的課堂情景,讓各個小組自由組織,參與相關情景活動。教師可以提示一些聽說方面的注意事項,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更好地作答。
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七年級下冊的Unit 3 “A visit to Garden City”,針對這個單元的主題內容與單元中的閱讀材料,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個由導游帶領參觀綠色城市的情景活動,要求學生提取組織編寫材料,做好排練工作,之后分組進行作答,最后進行評分,告訴學生參與情景活動時的注意事項。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與口語表達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十分重要,教師應根據當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實際情況,認識到中考將聽說納入英語考試范圍的必要性,結合初中英語教材的主要內容,熟悉初中生的英語聽說水平,通過引入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多元化的聽力與口語表達教學活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在循序漸進中落實聽說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任紀燕,張在祥.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模式研究[J].中華少年,2020(18):70-71.
[2]魯姝頡.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6):227.
[3]荊云.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模式的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7(25):119-126.
[4]林洪娜.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模式的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7(2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