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英語教師應當秉承創新的理念,根據實際教學不斷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建詩意課堂,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使它們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得更高的審美藝術。本文將針對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進優化策略。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優化策略
【作者簡介】張慧慧,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中學。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效引起了多方重視。很多英語教學課堂顯現出了一定的弊端,主要體現為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的主動性不強,這樣就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了灌輸式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學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大膽探索和研究,制定出更加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一、關于英語課堂優化的概述
在當前英語教學活動中,課堂效率難以提升。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相對比較差,已經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束縛力量。在此背景下,應當著重創造更加優質的教學課堂,不斷挖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夠在英語學習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英語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思維,認識到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性,不斷地推動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要營造出更加高品質的教學課堂,根據傳統教學活動中顯現出的一些弊端進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可能存在的改進要點,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化教學工具來提高教學效率,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英語學科的藝術特色,掌握更加優質的審美藝術。英語課堂教學優化也應當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持續不斷的堅持和努力。同時,教師和學生也應當加強合作,成為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的重要推動者和實踐者。這樣有利于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目標,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打下扎實的英語學科基礎,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現階段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學資源不充足??傮w來看,現階段英語教學中還存在教學資源不充足的情況。很多教學工作都直接使用課本來進行教學,對一些先進的教學資源利用比較少。從學生的視角看來,他們對英語相關知識顯得比較陌生,這主要與我國是非英語母語國家有關,在開展英語知識學習時必然會遇到一定的難題。很多英語知識都顯得過于抽象,特別是一些單詞、語法等,學生都很難進行深入理解。但是一部分英語教師不注重加強對多媒體信息化設備的應用,主要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開展具體的教學工作,這樣就使得學生在理解相關知識點和記憶相關知識的過程中遇到了較多的問題。
2.教學內容不完善。在英語學科教學中,要盡量完善教學內容。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英語教學大綱中的相關知識點,而是應當具有一種探索性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更加開闊的視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主要按照應試教育的要求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得英語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學習能力以及認知狀況都不盡相同,如果僅僅按照單一的教學內容來開展教學,就會使得一部分學生難以獲取到更多的英語知識。課堂英語教學知識也存在著和生活相脫離的情況,本身英語就是一門應用在生活中的語言,是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如果將英語學科知識和生活相脫離,學生就很難對一些具有抽象性的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應當不斷完善和豐富英語教學內容,這樣有利于全面提高英語學科教學知識的優質性。
3.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會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造成大量教學資源的浪費,學生也很難成長。由于種種原因限制,導致一部分英語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注重加強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進。學生不應對英語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老師應當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掌握更加優質的英語思維,這樣才能夠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教師也沒有注重對教學環境進行優化,使得英語教學課堂能體現出了一定的枯燥特征,學生很容易產生一定的厭倦心理。并且現有的英語教學體系中沒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也沒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和指導,這樣就使得學生可能盡管已經投入了較多的學習時間,但是總體達到的英語學習效果有限,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的具體策略
1.豐富教學資源。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英語教師應當注重不斷地豐富教學資源。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信息網絡化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上所提供的各種教學資源已經越來越多,能夠有效地應用在現代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高品質的教學,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備課工作,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更加優質合理的教學資源。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使得學生能夠對自身存在的知識點盲區以及需要的學習資源提出相應的訴求,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也有利于更好地把控教學方向。要加強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了解,通過科學的模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和分析,這樣有利于實現一些優質教學資源在一些知識點方面的傾斜,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要營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英語教學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被英語教學課堂吸引,這樣才能夠主動地學習相關英語知識,實現長久發展。學校應當在英語教學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使得英語教學課堂改革工作能夠順利推進。通過信息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學生當成課堂的主角,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參加課堂實踐,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發散思維,開闊視野,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找準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學習小組組長、課代表等,然后根據學生的強項加深亮點學科,以自己的亮點學科帶動小組其他成員。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加強課堂活躍性,改善英語教學中出現沉悶氛圍的情況。
2.完善教學內容。在完善教學內容方面,要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進一步做好英語課堂教學的細節刻畫。保持動態的發展理念,能夠根據實際英語教學的狀況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教學內容。要將英語知識和生活進行緊密聯系,通過創造情景課堂的模式來幫助學生對一些英語知識進行理解。例如,在牛津譯林版英語教學中,有關“Seasons”一文中,除了基本的與季節相關的英語單詞之外,要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掌握季節相關表述的一些基本語法,比如:“I like winter,because I like go skating and make Snowmen”。英語教師也應當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和原則,首先確保學生能夠對具體教學主題的相關英語單詞進行記憶,然后才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相關語句進行教學,最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延展。還可以對一些優質的教學課文或者是課外英語文章進行剖析,使得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點領悟更深,有效地實現英語教學知識的拓展。并且將英語知識和生活進行聯系,學生能夠更容易從生活的角度來理解相關知識,對英語知識的印象也更深。選擇切入點,奠定核心素養培養基礎。提高學科綜合素質是近些年教育界一直強調的培養目標,學生學習并不是單純地為了高分,而是想通過學習這一過程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將自身素質的培養融入具體學科中,以閱讀為例,英語閱讀是積累知識的關鍵途徑,很多學生英語成績快速提高就得益于大量的閱讀,閱讀在擴大詞匯量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語感和駕馭單詞的能力,因此,閱讀是培養核心素養的基礎。那么我們如何進行閱讀呢?大量的課文和課外讀物,琳瑯滿目的書籍,學生可選的范圍太大反而讓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教師要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選擇有益的閱讀材料,通過提高閱讀效率培養核心素養,幫助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3.改進教學方法。在改進教學方法方面,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逼學生學不如讓學生主動學,只有學生愛學習,愛英語,才能創造足夠的興趣。因此,老師要適當引導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主題教學情境,讓學生每次上課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課本素材很多都來源于生活,教師多建立生活情景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英語的生活化,能將英語更好地應用于生活,尤其是將抽象問題生活化,簡單化,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思路。英語教師要不斷審視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積極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要注重高品質課堂的營造,更好地利用課堂教學資源以及時間全面提高教學效果,使得學生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取到更多的英語知識;要注重詩意課堂的打造,使得整個英語教學課堂更具吸引力,更顯生動活潑,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其中,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教師要積極進行行動研究,總結自己在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只有不斷溫故知新,總結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在今后的教學中更有心得,更加游刃有余。英語教學是一項實踐性強、知識儲備要求高的學科,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性優勢,結合學生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頭腦中要有一個框架,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熟練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利用網絡收集課程所需要的素材,通過信息化多媒體設備展現課堂的多姿多彩。教師如今已經不是一個“填鴨者”的形象,而是“指引者”,是傳授知識的專業型人才,要及時反思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糾正教學中出現的錯誤,并不斷將新手段應用于教學中。
四、結語
本文對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策略進行了研究??傮w來看,現有的教學模式中還存在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未來的發展中,教師需要著重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和內容,創造出更高品質的英語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車明明.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方向的思考與探索——評《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6):120.
[2]張軍民,李景艷.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優化路徑研究[J].英語教師,2020(9):39-43.
[3]楊妙賢.引入創造性思維,優化英語寫作教學——基于課堂觀察的分析[J].英語教師,2020(9):128-131.
[4]后小龍.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20(1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