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笛
摘 要:幼兒階段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學習優秀品質的重要時期,對于幼兒階段的教育工作來說,也并非僅僅只是幼兒園單方面的工作,正所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也是孩子成長的老師,因此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重視家校合作、家園共育的教育模式,而為了促進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發揮,還需要為其提供更多樣化的參與途徑,并采取可靠措施強化對其的落實,有效保證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頻次及質量,基于此背景,針對促進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途徑及策略展開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長參與;家園共育;途徑;策略
一、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途徑
(一)家長會
在家園共育理念的指導下,幼兒園開展教育工作的指導下,為了促進家長參與其中,可以舉辦家長會,并以此作為交互中心,通過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有效實現幼兒在園內實際接受的教育情況以及幼兒在家中的多樣化表現等問題的探討,從而讓家長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園內教育工作的落實成果,并在共同商討下,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解決,此外,家長作為教育幼兒的另一重點人員,其多數并不具備專業的教育知識與經驗,因此,教師還要有效地向家長傳遞科學育兒的方式,提升家長會的開展質量[1]。
(二)家長開放日
所謂家長開放日,本質上來說是為了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從而明確園內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開放日,家長可以實現對園內環境、設施、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等多樣化內容的直觀了解,增進其對幼兒園工作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加尊重包容幼兒園教師,此外還能夠讓家長更好地將幼兒在園內的表現與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從而挖掘幼兒的閃光點,找出其缺點,為后續對其的教育奠定基礎,對于這一活動的開展,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其一,半日活動,即提供半日時間供家長觀察了解;其二,能力展示,由教師帶領幼兒為家長展示幼兒園中學習到的多樣化知識與技能;其三,親子活動,組織家長與家長一起開展各項活動,或根據各類特定日期展開主題類活動;其四,家長課堂型,針對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溝通這一問題為家長做出示范,傳遞科學育兒的經驗與技巧。
(三)組織家長專題學習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模范,幼兒成長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與學習,此外,教師教育學生的方式、能力、思想等因素也會對幼兒本身帶來根本性影響,而落實家長在家園共育理念中的參與,還需要重視對其教育能力與水平的提升,因此,可以展開家長專題學習活動,但在這一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須將幼兒園的實際以及學生特點和家長水平等因素作為核心依據,并采取專題講座、互動研討等多樣化形式,實現對科學教育理念、實踐經驗等內容的分享學習,為家園共育提供保障[2]。
二、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教育部門牽頭,加強引導
想要保證家長參與家園共育工作的質量與成效,首先還需要相關部門發揮自身的牽頭引導職能,針對家長對家園共育工作參與的行為規范與約束,當前,我國并沒有相關的法律范疇規定,導致幼兒園以及家長各方并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針對于此,為了有效提升家長參與家園共育工作的效率及成果,需要對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細化,明確家長在參與過程中的一些要求與標準,使其能夠承擔一定的責任,為這一工作的落實提供一層剛性保障。
(二)提升宣傳力度,強化家長意識
大部分家長并不具備專業的教育能力,因此其大多對幼兒教育存在一定誤區,導致其參與家園共育的意識不強,基于此,在教育部門的組織領導下,幼兒園需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從而通過接送孩子、宣傳手冊等機會,實現對家長的引導,另外,學校還需要重視積極教育理念的傳遞,從而結合當前時代背景下多樣化先進交互平臺,讓家長能夠更加明確且認可自身的責任及職能,學校還可以借助微信、QQ等軟件實現對家長的消息推送,讓家長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明確幼兒園各項工作,逐漸強化其參與意識。
(三)保障活動質量,激發家長積極性
社會不斷發展,家長的教育關鍵點也隨著時代進步而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其對于幼兒的學習與成長的關注點也越發多元化,現階段已經實現了由關注知識技能向關注內在素養的轉化,因此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不管是何種類型的活動都需要從活動主題、活動形式等方面入手全面優化活動結構,保障層次性及質量,此外,幼兒園針對各個階段的家長參與問題,還需要做出更具針對性的規劃,從而立足于幼兒學習成長以及實際情況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從而讓家長能夠經歷多樣化的創新活動,始終保持眼前一亮的感受,基于此,還需要重視活動反饋,更深入地了解家長的需求與意見,為后續的活動開展提供助力,有效保障對家長參與積極性的調動[3]。
綜上所述,家長在家園共育工作中的合理高效參與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幼兒園需要重視對這一工作的落實,并結合教育部門指導,采取多樣化途徑調動家長的主動性,從而保障家園共育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成效,保障幼兒教育的科學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雪萍.創新家長工作 實現家園共育[J].動漫界(幼教365),2019(40).
[2]蔣艦.“家長社團”助力家園共育[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20(1)
[3]孫維金,范曉杰.整合家長資源,促進家園共育[J].貴州教育,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