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齊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作業的優化設計,旨在讓作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讓所設計的作業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和實踐性。這樣一來,學生就不再用敷衍的態度去完成作業,他們也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夠讓自己所設計的作業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呢?筆者在本文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旨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夠給其他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語文教學;作業設計;有效優化
作業是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作業設計方面下功夫,旨在讓作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就能夠促進自己認知、能力、情感的全面協調發展。那么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做才能有效發揮作業的作用呢?首先他們需要讓作業具有趣味性,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去完成作業;其次他們需要讓作業具有開放性,進而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視野;最后他們需要讓作業具有實踐性,進而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能力。
一、讓作業具有趣味性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讓所設計的作業具有趣味性,這樣做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促使學生輕松地接受小學語文教師所布置的作業。那么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做才能讓所設計的作業具有趣味呢?他們需要減少機械性抄寫作業的次數,并且設計各種類型的作業,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進行自主選擇。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作業,學生都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和培養能力。學生對于自己所選擇的作業會有著喜愛的情感,他們也因此積極地去完成這一作業。
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學到了寫景的寫作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也激發了自己熱愛大自然和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基于此,筆者就為學生布置了如下課后作業:1、搜集自己所喜歡的景色的歌曲2、搜集自己所喜歡的景色的繪畫作品3、搜集自己所喜歡的景色的閱讀材料4、寫一篇介紹自己所喜歡的景色的文章。針對前三個任務,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任選其一,喜歡唱歌的學生可以選擇第一個任務進行完成,喜歡繪畫的學生可以選擇第二個任務進行完成,喜歡閱讀的學生則可以選擇第三個任務進行完成。在此基礎上,每一名學生都需要去完成第四個任務。這樣具有可選擇性的作業形式對學生而言是有趣的,學生也因此積極地去完成。
二、讓作業具有開放性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是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的,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設計作業的方向。因為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學習的觸角應該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必須要具有開放性。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有著更豐富的閱讀積累。但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他們的作業內容必須要與課堂教學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進行《在牛肚子里旅行》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對牛胃的特殊構造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筆者就會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讓學生去探究其他動物的胃的構造和功能。該作業對學生而言具有開放性,學生為了完成這一作業,他們需要去觀察其他動物吃東西的場景,需要去查詢相關的資料,還需要去對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搜集到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一來,學生的視野就能夠得到開闊,他們也能夠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此時作業的作用就發揮了出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著顯著的提高。
三、讓作業具有實踐性
學生需要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所學的語文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如果小學語文教師所設計的作業缺乏實踐性,那作業的作用將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因為學生無法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進行所學語文知識的應用。因而讓作業具有實踐性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到的,教師此時就需要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不僅如此,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讓作業形式不再拘泥于紙質形式,給學生實踐的機會。
例如:在進行《搭船的鳥》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想象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筆者就會引導學生付諸實際行動,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時筆者就為學生設計了如下作業:學生需要觀察周圍的生活,并且做一件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事情,并且讓自己的家長幫忙將做事的過程錄制下來傳給筆者。筆者會根據學生傳上來的視頻來決定是否要給予他們獎勵。這樣的作業是具有實踐性的,學生因此會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樣一來,筆者該節課的閱讀教學活動也有了意義可言。
總而言之,在實施《語文新課標》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換自己的作業設計理念,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對自己的作業設計進行優化。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讓自己所設計的作業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外,他們還需要不斷地對作業進行研究,旨在讓其擁有更多的特性,促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著十分全面的發展。這樣一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得到十分顯著的提高。與此同時,學生也為未來語文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德貴.小學語文課后作業的有效設計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7(34):13.
[2]王瑩瑩.小學語文課后作業設計方向[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