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挺
摘要: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是學校必須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加強,進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然而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高中教育普遍存在重視智育、忽視德育的情況,這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目前的高中教育既要注重文化課教育,又要注重德育教育。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扮演著實施者的角色,必須要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成因;對策
引言
高中階段在學生整體學習生涯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也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關鍵階段,而學生在此階段的德育素養水平將會對學生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建立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重視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推動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主要成因
高中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管理的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面臨著諸多難題的。其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是影響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溝通,能夠提高班主任德育的效率。還有部分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時候,德育知識掌握缺乏,缺乏專業精神,難以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德育教育方法。對于在德育教育中采取單一模式的班主任,缺乏教育的靈活性,無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耽誤了學生對德育知識的吸收。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質量,需要班主任提高警惕,尋求有效的方法。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班主任要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對于高中班主任工作來說,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須要在班主任平時管理的全過程中貫穿。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扮演著組織者的角色,經常與學生接觸,班主任的言行舉止直接關乎到學生的行為以及思想[1]。因此,作為高中班主任,將德育融入到班級平時管理中,需要對自己提出較高的要求,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所有學生,利用多樣化的方法,比如:交流溝通以及言傳身教等等,將教師的影響力以及魅力全面展示出來。并且班主任需要發揮引導者的職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實,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是鮮明的旗幟,班主任喜歡幫助人和敢于奉獻的精神是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指向。并且班主任必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德育主題班會,積極發揚以及傳播校園或者社會上的優秀事跡,利用傳播和樹立良好榜樣的方法,進而顯著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二)重視德育教育,重塑德育目標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存在嚴重的“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教師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生成績好就可以,高考才是唯一的追求目標。同時,鑒于學生德育工作比較抽象,很難對其進行量化和評估,并且在短時間內難以取得成效。因此,教師不愿意將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生德育教育上。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學校必須轉變傳統的片面性育人理念,在智育的基礎上,樹立科學的德育觀點。這就要求高中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組織學校的教職工對德育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充分體會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日常教學中自覺滲透德育內容。另外,為了保障高中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學校還必須提供一定的外部保障和條件,確保學生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拉近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是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走進學生群體中去,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及時發現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讓學生對班主任保持充分的信任。此外,班主任要對每一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讓學生感受到公平公正,幫助學生樹立道德規范意識,對學生的道德思想進行正確的指引。例如,班主任可以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變化,對于家庭困難的同學,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此外,針對學習成績下降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并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案,從而促進他們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理論聯系實踐,強化德育效果
在以往的德育模式下,導致德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就是將德育教育從實際生活中剝離出來。教師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理論灌輸,忽視了德育工作的實踐性,導致學生在德育學習中出現了明顯的知行脫離的現象,以致德育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結合德育教育的內容,從實際生活中選擇一定的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在熟悉的環境、學習素材中深化理解德育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個德育內容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并使其在討論的過程中升華自身的道德素養;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包括“養老院送愛心”“山區支教”等,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多方面感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結束語
總而言之,最近幾年,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不再過分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容易存在叛逆心理,對于該階段的學生,班主任必須要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應該合理制定多樣化的策略,比如: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提升教師綜合素質,重視德育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本;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變化,改變方法;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合理制定德育目標,等等,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三觀”,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殷懷秀.淺談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的主要策略[J].女報:時尚版,2019(04):1.
[2]謝瑜.新課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J].時代教育,2019(06):65.
[3]肖克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成因及改進措施[J].吉林教育,2019(4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