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娟
【摘要】伴隨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在初中音樂教學之中,也越發重視融入審美理念,若能夠保障初中音樂教學的質量,那么則十分利于陶冶初中生的性情,使得初中生形成正確的審美理念。所以對于初中音樂教師來說,應大力探索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方式,以確保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成效,實現對于初中生的良好熏陶和教育。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策略
若想保證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那么則應重視明確適合的教學目標,選用適宜的教學模式,對于各項教學環節實施優化和完善,實現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這樣才更利于強化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使得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彰顯出顯著的作用。
一、初中音樂教學現狀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由于其身心發展還并不成熟,并且其審美觀念、人生觀念等方面也正處在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積極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因初中生接觸聲樂學習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其在理解的過程之中,則會遇到較多的阻礙和困難,會導致不少初中生均產生了望而生畏的狀態。在此種狀態之下,也勢必會加大初中音樂教學工作開展的難度。
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工作時,所運用的教學模式,也會對于最終的教學成效產生不小的影響。如所運用的教學模式較為滯后,未能提起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則會影響到學生對于各項音樂技能和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之中,發現在上述方面確實存在較多的不足,且在具體教學期間也未能重視實施差異化的音樂教學,在選用教學模式的過程之中,變通程度也有待提高,因而則不利于保障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效果,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
除此之外,在應試教育理念之下,學生也往往會將學習的重點放置在主科的學習之上,因而會對于音樂學習有著一定的忽視。此種學習理念的根深蒂固,則會影響到學生欣賞能力、鑒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的顯著提升,所以則不利于推動學生的日后發展。
二、有效進行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
從以上對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的分析可知,對當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進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有效進行初中音樂教學呢?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1.重視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環節在初中音樂教學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唯有保障導入環節的質量,才更利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反之若是教學工作的開展過于平鋪直敘,則會致使學生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之中產生精力不集中的狀況,因而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也往往不具備較高程度的自主性。所以對于此情況,就要求初中音樂教師結合于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初中生所具備的主要特點等,積極進行課堂導入,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一方面教師應認真梳理初中音樂教材內容,并認真搜集相關的資料,確保課堂導入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務必要在最為恰當的時機進行課堂導入,促進學生有效吸收音樂新知識,這樣也更利于保障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例如,在開展《沙家浜》一課的數學工作時,教師則應為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堂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針對本節課內容來說,教師能夠說:大家是否想聽故事呢?而學生對此則往往有著高漲的興趣,會使得學生產生興奮之感,而后教師則可為學生講述沙家浜這一故事,同時還應配樂,如此則能夠產生引人入勝之感,從而則可使得學生更為充分地吸收本節課的音樂知識,促進學生了解到京劇《沙家浜》的風格,而這也可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愛之情。
2.欣賞樂曲,整合感知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之中,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后,也會對于自身或是他人對于音樂知識的想法、以及解讀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講述。而對于初中生而言,則通常僅能夠傾聽教師的講述,而未能夠更為自主和自由地學習音樂知識。并且,在采用此種音樂教學方式之后,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體驗,不利于促進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有效欣賞,也不可使得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產生心理及情感方面上的共鳴之感,進而則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也會影響到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而針對此情況,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學之中,教師則應帶領學生積極欣賞樂曲,促進學生的整體感知。一方面教師能夠利用于多媒體技術,對于相應的音樂作品加以播放,使得學生能夠對于音樂作品有著初步的感知;另一方面,教師需指引初中生認真體會音樂作品所展現出的情感和情緒,教師能夠以視頻放映的方式,讓學生更為感知和體會到音樂作品之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還能夠讓擁有扎實舞蹈基礎的學生為音樂作品伴舞,并在歌舞的演繹之中,使得學生更為深層次地體會到音樂的情緒。再者,教師還能夠以手打節拍的方式,對于歌詞加以朗讀,而學生則能夠針對于教師所進行的示范,積極投身于手打節奏的課堂活動之中,在學生切實掌握到音樂作品的節奏類型之后,結合電子琴等學習唱歌。在學生唱歌時,教師還應充分地聆聽,了解學生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實施有效的指導,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改正,讓學生能夠高質量地進行唱歌。而在采用上述教學方式之后,則能夠增強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總體性感知程度,也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開展《山歌好比春江水》一課的初中音樂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欣賞樂曲,對音樂作品進行總體性的感知。如針對本節課內容來說,教師可為學生放映出相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樂曲的節奏,之后再對于本首歌曲進行演唱,這樣則可促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到樂曲的情緒以及韻律,從而也可促進學生掌握相關的音樂技巧。
3.拓展總結,情感升華
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工作時,不斷強調于提高初中生的藝術素養,并且也能夠產生顯著的德育效用。對于各種題材的音樂作品來說,能夠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所以,對于初中音樂教師而言,在具體教學之中,還應重視實施拓展總結,實施情感的升華,讓學生不但可吸收相關的音樂知識,也能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以及藝術修養。
例如,對于愛國題材的樂曲來說,則能夠使得學生更為提起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而對于親情題材的樂曲來說,則可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促使學生產生感恩的行為。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除卻要講述樂理、技能以及相關知識等,也需重視適度地拓展教學的主要內容,以期更為促進實現升華情感的重要目標,如此不但可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使得學生掌握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從而更為利于提高其的道德修養,促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的尾聲,教師務必要指引學生認真思考和分析樂曲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所包含的道理。同時,在此期間也可使得初中生對于音樂的理解、欣賞和審美能力等均獲得顯著的提高,最終綜合性地提升初中生的音樂素養。
總之,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工作時,若想保障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實現教學的目標,那么則應注重改善音樂教學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需積極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包括重視導入,激發興趣,欣賞樂曲以及整體感知等,最終實現保障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麗媛. 游戲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科技學院,2021.
[2]程文杰.論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J].考試周刊,2021(5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