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課程是學校教育落實教學理念、實現教學過程的主要載體,是實現教育目標、落實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活動的教育教學體系設計,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陣地。校本課程是基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基礎上的補充,是有計劃的校內課程體系,以培養師生成長為目標。合唱是歌唱藝術形式的一種,讓合唱走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可以培養學生在集體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進學生的聲音和心靈均衡和諧的發展。然而,學校合唱教學大都是以專業合唱團的訓練形式來開展,可參與的學生人數寥寥可數。合唱作為高雅的藝術形式,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仍然可望而不可及,其積極有效的育人功能未被很好地運用和激發。因此,學校合唱教學的普及亟待提高,而以班級為單位的班級合唱則是普及合唱教學的有效途徑。普及性強、參與面廣是班級合唱的突出特點。開發與實施班級合唱校本課程能促進學校音樂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能樹立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加深文化理解,對整體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與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班級合唱;校本課程;興趣
合唱是音樂教育和社會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美育形式,能真切地傳遞人們美好的情感,表達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與渴望。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提道:“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和諧動聽的合唱可以讓他們領略豐富的人聲音樂世界,在相互配合中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愉快。然而,學校合唱教學大都是以專業合唱團的訓練形式來開展,可參與的學生人數寥寥可數,合唱作為高雅的藝術形式,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仍然可望而不可及,其積極有效的育人功能未被很好地運用和激發。因此,學校合唱教學的普及亟待提高,以班級為單位的班級合唱則是普及合唱教學的有效途徑。班級合唱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多聲部合唱,屬于一種普及教育,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普及性強、參與面廣。校本課程是學校創新的課程體驗,是基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基礎上的補充,是有計劃的校內課程體系,以培養師生成長為目標。
一、 班級合唱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與挑戰
音樂作為中小學教育的小學科,社會對音樂學科的認知難免存在一些不完整性,甚至弱化、輕視音樂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如何從“按部就班教”轉變為“學生自主學”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來培養孩子們健全的人格,真正實現音樂教育的“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是對傳統思想與習慣的挑戰,也是教育新思想的轉變。
(一)意義
缺乏教學思考和學情分析是在日常教學中的常見問題,教師們往往更關注自己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既達不到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也讓自身專業化發展停滯不前,嚴重影響學生美育效果和教師專業化提升。班級合唱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能讓教師們上好課,還能基于校本、生本情況設計好校本課程,更能夠根據學校特色及學生的實際水平,編寫更具有針對性的校本課程用書,有效激發教師開拓創新的意識和活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開發班級合唱校本課程能促進學校音樂教育得到進一步改善,能樹立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加深文化理解,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與音樂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二)挑戰
國家課程因其自身的特點與局限性,當下的現狀只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普遍,無法兼顧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特殊性,更不可能照顧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班級合唱校本課程的開發與運用,對所有參與課程教師來說,自身的專業素質、專業水平、課程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擔當意識等方面都是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勇于挑戰,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全體參與者應做到以意識為先導。首先,全員要樹立明確的課程意識。其次,要培訓教師具備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以良好的意識為指引,以堅決的執行力、創新的實踐精神為保障,才能實實在在地開展好校本課程建設。
二、 班級合唱校本課程開發的多元價值取向
班級合唱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集教育科研和專業指導為一體的教育技術工程,其目的是開闊學生視野,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對于課程的開發,全體參與者需要具備一致的價值取向。
(一)獨特性
獨特,是個性的體現,是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在重視班級合唱校本課程開發的同時,把獨特性放在首位。全體課程參與教師清晰明確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在能力及態度方面應達到的層次,進而體現到校本課程當中。
班級合唱校本課程的獨特性,主要有三個方面:
1. 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教育公平,有助于學生個性特長的發揮,最大限度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班級合唱校本課程的獨特性,具體表現在:通過課程普及合唱藝術,提升全體學生的藝術鑒賞力、表現力、創作力,促進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 分級、分段
班級合唱校本課程,基于校情、學情、師情分析在課程設置上體現了分級、分段的特點(按能力、學段進行劃分)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和可持續發展性。主要為: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音樂能力來開設班級合唱課程,以“學生自主選課、教師雙向選擇”組成新的“班級”進行教學。
3. 內容獨特
班級合唱教學課程內容可包含國家教材歌曲與校本教材歌曲兩部分,其中校本教材歌曲可由學校教學根據經典的唐詩、宋詞進行編曲加配簡單的二聲部和聲而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歌曲編配可活潑富有朝氣,也可流暢優美、朗朗上口。
(二)本土性
本土性是以地域、校域為特征的,在學情、教情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響下形成的,體現在思想意識、學習習慣、不同地域等方面的差異。在學科融合、文化發展的今天,外來文化對我們本土文化造成很大沖擊,體現在學生對流行音樂朗朗上口,對民族音樂、世界經典反而棄之敝屣。這都需要我們給予正確的導向和培養,通過班級合唱校本課程來加深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多關注地方音樂文化和地方文化傳承,讓他們在本土文化的音樂作品的學習中浸潤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