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思維導圖可以形象化大腦的思維,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也可以將其看作為思維工具,具有簡便性與有效性,有助于明確生物原理、生物概念、生物之間的關系等,符合生物學科的教學理念與課程要求,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大腦潛能,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文章分析了思維導圖的方法與意義,并且提出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為教師提供借鑒性參考,應當全面創新與優化思維導圖的教學策略,構建生動化與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
關鍵詞:思維導圖;知識構建;總結與復習
一、 引言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全面型與實用性人才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由此改變了當下教育觀念與人才培養定義,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創新能力與科研精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生物學主要研究生物與植物,其中涉及的知識范圍甚廣,具有眾多繁雜的知識點,增加了學生記憶的難度,而傳統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習積極性,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求,因此,教育人員研究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可以將知識點相連接,構成知識體系,便于學生更好地記憶與理解,降低遺忘的可能性,對提高生物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二、 思維導圖的概念與方法
思維導圖屬于圖形思維工具,從中可以體現出放射性思維,因此也被稱為心智導圖。放射性思考可以將腦海中的資料作為中心點,不管是記憶還是感覺,都可以向外進行擴散,變成多個關節點,產生眾多聯結,將中心點與節點相連,形成完整的立體結構,其具有放射性特點,將主題之間的關系利用圖片與文字的方式,建立記憶鏈接,其中包括文字顏色、圖像、關鍵詞等,形成具有規律性的思維,充分激發大腦的潛能,提高記憶能力。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繪制方法,對操作步驟有較為深入的了解與認識。首先,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想象與創造力,從中心開始繪制工作,連接生物知識,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對各個級別進行合理劃分,主要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使其以樹狀圖的方式進行展現,而且還要重點標注關鍵詞,突出知識結構的中心思想。其次,教師應當對顏色進行合理運用,在思維導圖的繪制中,使用鮮艷的顏色標注重點內容,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將主要學習精力放在標注的文字上,深入研究知識點的內涵,掌握學習的技巧,節省學習時間,為其余學科的學習預留時間。最后,教師在繪制過程中,應當確保圖形分枝的準確性,以自然彎曲為主,而不必一定要畫成直線,可以賦予一定趣味性,減少枯燥感,從而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其主動探索思維導圖上的內容。
三、 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的可行性
(一)符合生物課程的要求
生物學科主要研究一切生命演變規律,屬于自然學科,在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對大自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北師大版的教學課程中,對生物概念提出了新的理論,所謂的生物課程,主要職責是使學生了解生物現象與生命活動規律,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生物課程的內容涉及各個方面,例如,生態環保、生物工程、漁業、林業、農業等,以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為教學方向,教師主要采用探究式學習,教授學生生物實驗的技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倡導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與普通教學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可以使用非線性的方式,將生物學科的知識展示給學生。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生物學科,感覺其中的知識內容深不可測,沒有較強的邏輯關系,產生以上觀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物素養,尚未形成良好的生物基礎,因此,當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時,可以理清知識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生物知識,有利于提高其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對于學生而言,生物知識本身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主要原因是知識內容較為深奧,其中蘊含了世間萬物的規律,導致學生容易遺忘某個知識點,而無法將知識串聯,等到解題時才發現不知該從何處下手,通過對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更好地記憶生物知識,使其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主動探索其中的內涵。此外,學生若是想要提高學習成績,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重要影響因素,然而,初中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課業較為繁重,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都存在一定問題,而思維導圖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幫助學生養成合理規劃時間的好習慣,有利于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學生可以自由設計學習任務,將每天的規劃記錄在圖表上,做到預習教材內容,利用思維導圖將所學的知識進行記錄,使生物知識之間建立某種關系,加強記憶與理解。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思維導圖作為思維工具,具有革命性與發散性,其在教學中利用圖文并重的方式,結合了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倡導新課改的發展理念,使師生之間的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變成相互平等的地位,教師的主要責任是進行引導,從主體教學轉變為輔助,而學生從被動灌輸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二者之間在教與學方面增加了新的內涵,利用思維導圖的生物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主體地位將獲得進一步確認,享有更大的主動權與話語權,從而促進生物思維的培養。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思維導圖的圖片與視頻,將實驗結果與理論知識相連接,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而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與研究生物知識,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尋找學習的技巧,在不懈堅持與努力下,潛移默化地培養能力與動手能力,為日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四、 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決定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師備課情況,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主要采用手繪的方式,雖然制作較為簡單,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但是由于不好修改,而且繪制風格較為單調,難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較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現代信息化社會,科學技術水平快速提高,對科技的應用極大程度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軟件繪制的方法,對思維導圖進行相應完善,此方法受到眾多教師的喜愛,對調動學生積極性具有促進作用。軟件繪制與手繪相比具有更大的優勢,例如,可以應用插入視頻與圖片等高級功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內容,使其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中蘊含的生物規律,進而開闊眼界。在應用軟件繪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主次順序,合理地規劃知識結構,對其中的重點與難點采用彩色標記筆進行重點標注,可以快速吸引人的視線,使其產生強烈的視覺體驗。除此之外,利用軟件繪制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意,隨時補充與完善知識點,不必再反復繪制相同的內容,浪費大量時間,繪制的課件可以保存在電腦里,方面及時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