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曉強
摘 要:這些年國家提出了新的教學政策,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探索知識點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方式掌握不同課程的理論。對于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生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方式進行全面的分析,采用適合他們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文章主要對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生數學素養策略研究進行淺析。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生;數學素養;策略
一、 引言
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課程,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方式,對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關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數學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現實學習情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
二、 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一)缺乏主動思考能力
以往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點,通常會將整個課堂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師生互動次數較少,即使有的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意識到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會結合課本中的知識點給他們提出一些問題,但是提問基本上是面向班級全體學生,只有少數數學基礎較好或者性格開朗的學生參與其中,沒有從整體上調動班級學生主動思考,降低了提問教學的質量,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教師產生較高的依賴感,碰到新的知識點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
(二)實踐應用能力差
小學階段的數學通常是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點,需要學生在做題和生活中能夠將自身所學的知識,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應用。然而過去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重視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很少給學生留下主動學習的時間,忽視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講課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導致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數學公式和理論不會活學活用的情況,降低了數學學習質量。
(三)缺乏創新能力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適應了應試教育的學習方式,經常在教師講述完相關的知識點之后,才會通過做題的方式對其進行鞏固。這樣的教學現狀使得學生沒有良好的課前預習意識,上課聽課狀態差,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深入研究,影響了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 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策略
(一)立足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分隊的科學性
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促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探索和合作研究的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以往的數學成績,分析他們的數學基礎,結合學生的聽課表現,判斷他們的性格,然后按照班級學生的人數,對他們進行科學分隊。在分隊的過程中,教師盡量將數學基礎優秀、數學基礎一般、性格開朗和性格內斂的學生進行均勻分布,這樣學生在后面進行合作學習時,可以學習同學探索知識點的方式,研究他們處理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是動態變化的過程,教師可以在分好隊伍之后,讓每個隊伍的學生推薦一名隊長,由隊長負責記錄成員的聽課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考試成績,將其以表格的形式定期上交給教師,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分析他們在這一階段的數學變動情況,從而將原來的隊伍成員進行適當變更,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同學,提升分隊的科學性。但是在這里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學生的內心都比較敏感,教師在分隊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將分隊規則告訴他們,避免對數學基礎一般或者學習成績下降較快的學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
(二)采用趣味游戲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小學數學的知識點基本上是以運算和看圖為主,要想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趣味游戲的引導方式,促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方式中,培養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例如,在講到“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一些現實生活的購物場景,在課堂上以視頻的形式播放給學生。為了防止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難以準確把握學習的重點,教師可以在播放之前,告訴他們后面的講課方式,讓學生在觀看時,將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扮演的內容進行詳細了解,提高他們的觀看質量。當學生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指定幾個角色讓他們進行挑選,比如導購員、購買鉛筆的顧客、收銀員等,然后將挑選相同角色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這個時候就會有扮演顧客的學生,詢問導購員鉛筆的購買價格,導購員會告訴他們一支鉛筆是5元,現在搞活動兩支鉛筆是9元,三支鉛筆是12元,顧客就會在心里計算,買多少鉛筆才算劃算,從而培養他們的數學運算能力。導購為了確保自身所報的價格沒有問題,也會在心里對鉛筆的價格進行計算。當學生挑選好自己的鉛筆之后去收銀員出結賬時,收銀員會將鉛筆的具體信息進行掃描,在掃描的過程中,計算鉛筆的具體價格,然后與顧客進行核對,這樣可以從整體上促使參與游戲的學生培養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因為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小學生在剛開始接觸這樣的上課方式時,很多學生會有不自信、畏懼的心理,教師可以采用獎品鼓勵的方式激勵他們,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在趣味游戲開始之前,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創設良好的表演氛圍,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促使他們能夠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其中,激發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
(三)通過探究提問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課程與語文和英語不同,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推理能力,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將自身所學的知識點,根據自身的解題思維進行處理。因此,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教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采用探究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促使學生在深入研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身的數學邏輯思維。例如,在講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采用推導的方式向他們進行提問,比如: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它的線段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系?在求取平行四邊的面積時,應具備哪些具體的條件?采用從簡單到難的方式,將這些問題均勻分布給不同的隊伍,每個隊伍的問題數量在三個左右即可,避免問題過多,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導致他們將自身的精力放到解決問題上來,沒有過多的時間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降低了探究提問教學的質量。為了防止有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將所有問題都推給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自身不能以良好的態度投入,教師可以隨機走到不同的隊伍進行提問,將原有的問題進行適當更改,這樣不僅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他們在教師的提問中,明白探索問題的方式,提高他們合作學習的效率。當學生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講課進度,讓不同隊伍將自身負責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個時候就會有學生說到,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平行四邊形是由長方形變化而來,長方形的長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底×高。在求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必須準確找到正確的線段,避免將其他的線段當做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每個班級都有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他們在回答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回答錯誤的情況,這時教師盡量不要批評他們,防止學生出現緊張的心理,影響了后面的回答質量。教師可以采用溫和的語氣安撫他們,讓該隊伍中的其他同學進行補充,這樣不僅可以讓前面回答問題的學生及時意識到自身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提升自身的解題思維,還能讓后面回答的學生,當堂訓練反應能力,促使他們在回答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思維意識,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