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幼兒園就教育中組織好區域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幼兒思維和創新能力發展,最終使其在動手探究與思考中獲得全方位和多層次發展。文章以幼兒園區域活動為探討對象,分析區域活動重要性,并結合幼兒園教育經驗,對提升區域活動有效性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區域活動;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 引言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最常見的教育形式,教師先要確定教育目標,然后依據幼兒智力、能力、思維水平等,組織區域活動,為學生創造自由、豐富、健康的活動環境,使其在動手和動腦中提升認知,在自我探究與同伴討論中不斷增長知識經驗,并促進智力發展與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創造力等的提升。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幼兒教育中這類活動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幼兒的進步和發展。所以,當下應結合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實際情況,對提升有效性策略進行積極研究,以促進區域活動目標的達成,為幼兒園學習能力提高打好基礎。
二、 幼兒園區域活動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形式有很多種,區域活動是其中一種,但是區域活動在促進智力發展,以及各種能力發展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幼兒園教育中區域活動有助于啟蒙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也可讓幼兒獲得全面發展。所以,當前教育中要重視區域活動,確保高質量的完成區域活動,以達到預期活動目標。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中常見形式,有一定的目標,教師要依據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幼兒各個方面發展情況,創設活動環境,營造愉悅的活動氣氛,并提供豐富的材料。幼兒需要運用投放的各種材料,動腦和動手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在自我體驗與實踐中認知,并豐富學習、生活、科學經驗等。區域活動除了能豐富幼兒知識經驗,使其掌握學習技能之外,幼兒自學能力、多元思維、創新能力、建構能力、遷移能力等也會得到提升,進而有助于幼兒智力水平的提高。
三、 幼兒園區域活動提升有效性策略
(一)始終圍繞目標組織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要提升有效性,首先就要明確區域活動目標,然后圍繞目標組織和設計區域活動,這樣才能確保活動達成預期成果。區域活動要通過為幼兒打造豐富活動空間、營造輕松活動氛圍,促使其發揮主體性,在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動嘴等,進而促進幼兒智力的提升,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能力,使每個幼兒個性潛能得以釋放和發揮。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認知是一個目的,但也應促使其情感態度、各種能力、價值觀、思維品質、藝術等方面得到發展。區域活動要給予幼兒足夠空間,使其自主探究,在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后去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幼兒都能真正加入區域活動中,在認知、分析、解決問題中,使幼兒各個方面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保證每個人獲得提升。
(二)做好角色定位
區域活動目標實現需要教師不斷提升區域活動組織和設計水平,教師不僅要依據幼兒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教育目標,并要結合目標創造有助于激發學生區域活動興趣的環境。幼兒在良好環境的刺激和合理活動設計下,對區域活動產生興趣,在整個過程中能動性會更強,這就能確保區域活動有效性。幼兒園區域活動具有自主性,教師一方面要給予幼兒足夠大的自由空間,另外一方面要加強指導,當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為幼兒提供幫助,以確保幼兒游戲可順利進行下去。教師是區域活動觀察者,也是促進者和組織者,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創造、學習、再創造等,使其在此期間得到全面發展,這樣區域活動教育成果會更高。不過這里要清楚,教師的指導并非干涉,不能去影響幼兒,要使其保持獨立性,在活動實踐中自我發展。
幼兒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適時表揚和激勵幼兒,增強幼兒探索自信心,使其保持持久動手操作和探索學習興趣。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既會享受成功帶來喜悅,也必定會遇到操作不順利,或者是探索失敗的情況,教師應讓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引導其繼續探索,分析原因,讓幼兒在改進中不斷提升。
(三)做好材料投放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以材料為基礎的,教師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種類要盡量豐富一些,以便滿足不同幼兒的探究需求。幼兒園各個區域內材料比較多,但是在區域活動中單一使用某種區域材料,就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基于此,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在不會對其他區域造成干擾的狀況下,可讓幼兒去別的區域挑選想要的材料。這樣做可以整合區域材料和資源,為幼兒探索提供廣闊的空間,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降低因為材料限制而使幼兒無法深度探究問題的發生率。區域活動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應考慮到幼兒對熟悉事物探索興趣濃的特點,準備和投放一些生活化物品,激發其在活動中的探索熱情。材料投放要避免一成不變,每隔一段時間準備一些新材料,與舊材料一起投放,這樣既能豐富材料,為探索提供更大空間,又能確保材料與時俱進,增強對幼兒的吸引力。
以科學區域活動為例,組織區域活動是與物體沉浮相關的,在所有投放的物品中,一些幼兒挑選了積木。實際探索中卻不知怎么樣才能讓其平衡,幼兒被這個問題難住,導致區域活動無法順利進行下去。這個時候,教師就可讓其在其他區域尋找材料,可使其閱讀相關書籍,自主學習和平衡相關知識,然后繼續探索。
(四)合理設置區域
幼兒教育中的區域活動一定要確保活動區多樣化,為幼兒提供自主選擇機會。一般情況下,幼兒園活動區要包含科學區、語言區、美工區、娃娃家等。幼兒個性與愛好有較大的差異,各種活動區域的設置,可讓幼兒有更多選擇的空間。活動區域要具有開放性,滿足幼兒在碎片化時間做游戲和探究的需求,而不是只有在組織區域活動時才向幼兒開放。幼兒園各個區域活動布局要合理,需要堅持一個原則:動靜分離。一些區域需要保持安靜,幼兒才能專心去探索,還有一些區域活動本身就比較熱鬧,比如,娃娃家、種植區、游戲區、表演區等。如果動靜區不分開,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就容易被其他區域活動干擾和影響。區域活動環境不好,自然就難以確保活動目標的達成。各個區域布置要有層次性,依據大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有針對性地布置環境和投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