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芳
摘 要:對于高中生而言,繁重的學業壓力會使其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加之高中英語課程本身難度較高的特質,學生學習動力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而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即教師利用這一時段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旨在減輕學生對于高中英語學習的抵觸情緒,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新課標所提倡的素質教育,也要求教師教學過程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快樂學習、主動學習的理念;尤其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技術和各種先進網絡資源,可以對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形式、內容進行更加多元的創新改進,使之內容元素豐富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也使其教學價值能夠得以充分發揮。文章將對“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策略進行一定的分析,并結合實際對其作相應整理和總結。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策略實踐
一、 引言
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按照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轉變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關系,確保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去獲取知識,從而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自身核心素養也可得到有效培養。而“互聯網+”思維作為近年來推動教育生態演變的關鍵因素,其在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實踐應用,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持續夯實自身基礎英語知識,并全面激發學生對于高中英語的學習興趣,使之能夠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確保教師教學效果完全達到預期。
二、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教學意義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教學意義,具體表現在通過該活動環節,以往高中英語課堂嚴肅、刻板的環境氛圍會得到充分改善,加強學生參與學習能動性,使整個課堂趣味性得到大幅提升。且借助各種網絡課件資源對課時知識內容進行整合總結,并作適當拓展延伸,也可有效提升學生專注度,加深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印象和情感體驗,為其身心綜合發展提供有效幫助。除此之外,“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教學活動,在為學生營構展示自我平臺的同時也可全方位提高其英語知識表達運用能力,激發其求知欲,使其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最終達到全面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三、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策略實踐
(一)微課復習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前精彩五分鐘”的策略實踐,教師必須按照符合高中生年齡層和課堂實際情況的形式,靈活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教學價值。比如利用網絡資源制作微課視頻課件,將上一堂英語課時的重點知識內容作濃縮性梳理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加入新課時引導內容,使學生通過微課,在“課前精彩五分鐘”環節充分聯系新舊知識,鞏固基礎的同時迅速將學生帶入學習狀態中,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目的。課前五分鐘強調的就是在課前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對于上節課程知識的回顧,或者是通過短暫的引導來激發學生對于接下來課程學習的興趣。所以,這個時間段內,借助微課的復習模式來回顧前期學習的知識就很有必要。微課內容要和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相關,能夠和教師的課程進度保持一致,一般來說,雖然也能在互聯網中尋找到比較有針對性的微課資源,但是這類教學資源還是少數,教師可以利用備課時間,盡可能地制作專門的微課教學資源,這樣微課課件的教學針對性就能進一步提升,對于更好地完成學習的課程復習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高一英語Unit 4 Earthquakes的課程教學中,上節課主要是對于課程詞匯進行學習,介紹了相關的英語詞組,這節課將重點解讀課文,在課前五分鐘,教師使用自己制作的微課課件,將相關英語詞匯、詞組等整合起來,并配備相應的圖片,學生可以很好地回顧上節課的教學內容,熟悉相關詞匯,這樣在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中,他們可以直接將相關詞匯帶入課文,更好地理解課文,這樣英語課文的教學效率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問題設計及圖示展現
教師可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創新“課前精彩五分鐘”活動形式,比如摒棄傳統按部就班的課前預習模式,配合新課內容在網絡上搜集與之主題相關的英語小故事,設定趣味性問題,引發學生好奇心,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使之對英語新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除此之外也可借助互聯網構筑圖示展現的方法,全面豐富“課前精彩五分鐘”教學內容,針對現有教材課本中的知識重點和難點,搜索與之對應的詞匯、句式、概念含義圖片,并利用多媒體設備予以展示,讓學生根據圖片去聯系課文內容,使之充分參與到英語課堂中,提升教師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在進行相關英語教學內容的課件設置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變換問題形式,避免單一地向學生輸送知識,可以設置一些趣味的課前小游戲,讓學生對照相應的圖片猜單詞,或者是填寫正確的詞匯拼寫答案,還可以借助英語小謎語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這樣的問題設計和圖片展示更具有趣味性,學生在學習中興趣得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三)線索引導
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搜集凝練一些與教材課本新課時內容主題對應的線索,讓學生在“課前精彩五分鐘”環節中,通過分析線索對將要學習的新課時有大致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原則,即英語教學整體性,明確教學目標、教學處理、教學程序是不可隨意更改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學模式流程也要完全固化推進;比如從現實角度出發,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主觀地認為語言學習與課本知識應該分割開來,教學過程也只能是由點及面、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導模式去推進,其實這種觀念是有失偏頗的。確定選擇線索引導方法的前提下,借助互聯網來創設全新的“課前精彩五分鐘”教學活動,教師便可從制作教學視頻、計劃PPT、超前的線上線下交流等方面做起,將搜集凝練的相關線索內容填充至整個活動環節中。線索特征可突出先總后分特征,即在讓學生大概了解新課時主題內容整體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分化學習目標,以此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實效性,這也符合英語教學整體性的原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