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永亮
摘 要:啦啦操這一新型的體育項目,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近年來,高校教師基于啦啦操與健美操的關系,將啦啦操教學融入健美操教學中,通過精心選擇音樂、加強學生節奏訓練、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學策略的實施,讓學生在健身的同時,提高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進一步達到形體塑造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啦啦操;健美操;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2-0120-02
啦啦操是一種新型運動形式,起源于美國,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創新,它融合了爵士、健美操、街舞等多種運動元素,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運動項目。近年來,啦啦操作為一項時髦的新興運動,受到我國很多年輕人的追捧,其特色和形式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已經逐漸成為當今年輕人健身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有必要將啦啦操融入到學校健美操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實現學校健美操教學的目標。
一、啦啦操與健美操的不同
1.競賽內容和形式不同
健美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健身健美操(單人操、混合雙人操、三人操、六人操等),另一種是競技健美操,對人數沒有具體要求。啦啦操主要分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其中舞蹈啦啦操又可分為花球、街舞、爵士舞三項,可以借用道具或輕便器械來輔助表演。健美操則需要團隊合作來進行比賽。伴隨著啦啦操的發展,它的參與范圍也遠遠超過健美操。目前,啦啦操不僅在歐美相當流行,在國內也開始風靡,成為大型賽事項目之一。
2.內容編排上存在不同
健美操與啦啦操在動作編排上有明顯的區別。相較于健美操而言,啦啦操在設計上更加注重豐富性,在內容的編排上結合舞種元素,體現出與舞蹈結合的特征。而健美操則是根據體操動作來設計。從強度上講,與啦啦操相比,健美操的健身效果更好,而啦啦操一般沒有規定具體的步法,更注重團隊協作,在數量上更具優勢,隊形變化上結構層次更豐富。
3.運動性質上存在不同
相較于健美操,啦啦操注重的是現場視覺的整體效果。啦啦操的效果主要是團隊的協同表現,對運動員本身的素質和表現力要求并不嚴格,所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達到所謂“速成”。但是,健美操不僅要展現現場的整體效果,還要體現運動員自身的表現。整體而言,健美操在技術上比啦啦操嚴格,啦啦操在動作表現上比健美操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運動員選擇運動項目提供了參考。教練可以根據運動員的運動表現和身體狀況,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訓練項目。
二、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學的必要性
拉啦啦操是國內大型體育賽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拉動現場氣氛、釋放觀眾情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高校體育教學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得到豐富,將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學,激發了學生啦啦操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運動意識形成。健美操教學與啦啦操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作為時下年輕人普遍追捧的運動方式,對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將啦啦操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樂觀的學習態度,更好地發揮其運動能力,有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二是將啦啦操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啦啦操作為一種團體項目,對學生的協調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懂得與他人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隊形轉換,從而給人以愉悅的感覺。三是在健美操教學中引入啦啦操,可以拓展健美操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在培養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總之,把啦啦操納入健美操教學中,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又能有效提高健美操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學的有效策略
1.精心選擇音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啦啦操是一項把音樂與運動相結合的運動,其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街舞、自由舞等。每一種表演方式取決于其音樂風格,使啦啦操的動作形式“多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啦啦操音樂題材,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創新啦啦操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詳細介紹不同音樂的風格和特點,對啦啦操的各種動作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識別啦啦操的形式和特點,從而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例如,有些學生喜歡街舞,喜歡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教師可以將這些學生分為一組,重點訓練他們在街舞中的啦啦操動作;有些學生喜歡自己挑選動作,喜歡隨意的舞蹈動作,教師可以給這些學生一次自主創作的機會,給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促使他們去感受學習和創作的樂趣,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2.加強學生節奏訓練,提高啦啦操教學效果
啦啦操具有自己的特征,即以其極強的節奏感、動力感和極高的音樂協調性而成為具有藝術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它充分融合了音樂、體操、健美和舞蹈等多種元素。由于這個原因,在訓練過程中,啦啦操舞蹈將與音樂緊密結合。就訓練而言,一方面,訓練中要適當配合音樂節奏進行,完成相應的動作;另一方面,啦啦操每一個動作的變化都要配合音樂節奏的變化進行,從而形成有變化的舞蹈動作。啦啦操本身就有一種節奏感、律動感,因此,為了確保動作的標準化,需要與音樂相協調,保持節奏和旋律的統一。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學生在表演啦啦操時,應注意將舞蹈動作節奏與音樂節奏旋律相結合,提高啦啦操表演的節奏性。另外,啦啦操的動作是連續的,教師還應訓練學生通過音樂節奏發現動作節奏的規律,使舞蹈的美感與啦啦操的節奏感更好地融合,提高啦啦操的美感。
3.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
每個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強化教學內容和學生能力的相適性,根據學生舞蹈能力的強弱,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使之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從而提高啦啦操教學水平。第一,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從音樂教學入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斷地調整動作,適應音樂的節奏感,使動作與音樂融為一體,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配以簡單的擺臂、扭胯、踢腿等動作,讓學生跟著音樂練習,從而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提高表演能力。第二,對于能力稍有不足的學生,可讓學生自編舞蹈,拓展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比如,在體操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啦啦操的特點和優勢,提高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的靈活性,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加入一些時下年輕人喜愛的流行音樂,如Feeling Way too Damn Good、Yesterday等,也可以加入一些街舞動作,如“Thomas”“breaking”等。這些教學元素能給學生帶來一種全新的感覺,讓學生感受健美操、啦啦操的獨特魅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訓練、學習,進一步掌握更多的舞蹈技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啦啦操融入到健美操教學中有很多益處,豐富了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感受力、鑒賞力,極大地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借鑒健美操的動作,采取適宜的方法,更好地展現啦啦操運動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劉雪菲.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學的分析及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16).
[2]隗曉璇.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學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黑河學院學報,2017(12).
[3]孫凱.關于啦啦操融入高職健美操教學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34).
[4]胡玉梅.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學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探討[J].體育世界,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