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一、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效
當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會采取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視頻資料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互聯網、大數據、移動平臺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大量學習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信息進行篩選、整合、運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課堂講授更加生動、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教學質量更為提升。
(二)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時代高校學生具有思維活躍、知識信息接收快、獨立思考能力較強等特征,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理論性強,生動性不足。所以,要進一步創新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從老師講、學生聽到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改變課堂乏味和沉悶的情況,讓學生在體驗中、思考中主動學習。
(三)創新考核方式,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在“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背景下,高校各類課程中使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運用于教學多個環節,目前很多高校都采用無紙化考試,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中的優勢,將傳統的紙質考試改為線上考試,這不僅節約了資源,而且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更是結合了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網絡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
首先,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讓學生系統化掌握基本知識,對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方法、立場,以及國家政策方針等內容通過課堂講授有較好的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也需要線上教學予以補充、完善,可以采取簡短有趣、貼近實際的教學視頻,輔以發言、提問、討論、探究,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答疑解惑;充分發揮慕課等的教學優勢,通過相關APP例如學習通、雨課堂等,豐富教學環節,引發學生學習思考,培養新形勢下大學生個性學習、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模式。
最后,結合各高校所在地區的優勢資源,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可以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結合當代大學生特點,通過拍攝快閃視頻、拍攝微電影、參觀博物館、開展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形成既有針對性又系統化的“專”“深”“新”實踐教學,將課堂討論延伸至課外,打通課堂內外,達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二)基于智慧課堂,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首先,豐富教學環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當代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轉變教育思維,推進多元化教學方法融合,創新課堂教學,大力采用專題研討、課堂討論、情境教學等方法,給予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平臺,以數據為中心,配套豐富的資源、工具、流程三大引擎及大量的應用,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創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
最后,堅持理論結合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教師要引入真實的、有說服力的案例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其一,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教師要具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針對現實問題進行獨到的分析,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質,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好學生思想的領路人。高校要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給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多的培訓交流機會,鼓勵他們“走出去”,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提高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聘請國內一流大學學科帶頭人、教授進校講學,加大對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優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結構。
其二,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在“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當創新思維方式,提高利用雨課堂、學習通等APP進行網絡教學,深入挖掘微時代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創新點。高校也可以依托專題培訓、網絡培訓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技術、移動平臺等應用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力和水平。
(四)創新考核評價機制
高校要進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創新,將重點放在如何加強無紙化考試管理和評價機制上,不斷總結經驗、與其他高校教師交流方法,更好地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評價。
(五)盡量實行小班制教學
目前大部分高校實行大班制教學,根據日常教學效果來看,合班授課效果不佳,教師會因為人數較多對課堂管理有所疏忽,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資源和師資隊伍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實行小班或單班授課,這樣會提高教師對課堂的管理,進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呂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的現狀與優化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9.
[2]靳諾.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5).
[3]朱小曼.以新發展理念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11).
[4]葛榮亮.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評《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大學生思政教育互動研究》[J].領導科學,2020(18).
[5]王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多維解讀[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5).
[6]王秀玲.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11).
【本文系新疆工程學院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研究專項課題“新疆高校各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2021xgy042203)、新疆工程學院科研育人項目“知識點形象化記憶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2019xgy48210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新疆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