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在社區中,各個社區居民是主體,他們在社區教育內可以扮演關鍵角色。而分析現階段的社區教育可知,居民參與的深度及廣度不足,還需要進行不斷改善。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分析社區教育內居民參與的主要問題,分析社區教育的重要意義,提出針對社區教育居民參與問題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主要問題;居民參與;社區教育
在現階段,社區教育屬于一項重要工作,它的開展有著重大意義,會深刻影響社區居民。為此,在社區教育中,更多細節問題應該被充分重視,再利用合理方式進行有效處理。在社區工作中,作為關鍵的參與人員,各居民會扮演關鍵角色,社區教育中應該對他們提高關注,對其參與活動時的正確態度進行明確,盡快解決居民參與的問題,促使社區教育進步發展。
一、社區教育中居民參與的主要問題
(一)居民參與被動的問題
現階段,在社區教育中,一般執行者都是社區教育委員會,而此組織內的負責人中,政府職員居多,居民基本不具備管理權行使的權利[1]。雖然居民可以經由社區教育行使管理權,但管理者、公民有著身份上的懸殊差距,當部分公民提出個人的看法及建議時,大多數狀況下都不會被管理者所重視及采納。在此類問題的影響下,很多居民喪失了參與的積極性,居民參與更為被動。
(二)社區志愿者方面存在問題
在社區教育中,居民能不能全方位投入,也會受社區中志愿者活動宣傳的影響,當對社區教育的宣傳不足時,居民的參與意識便不足[2]。首先,部分社區中,志愿者的數量較少,各項活動的組織次數也相對較少。其次,很多志愿者的工作沒有完全得到落實,相關的規定也不夠完善。最后,志愿者工作存在明顯的無償性特征,這對于志愿者活動的組織建議有一定的影響,從而難以助力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
二、社區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促使居民實現個人發展
現階段,在社區教育中,居民的充分參與,對國家發展、個人發展而言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3]。在社區教育的影響下,社區居民可以逐步提高個人的積極性,改變對社區教育漠不關心的態度認知,主動關心社區教育,讓居民以積極參與的狀態促使社區教育順利完成。此外,在社區教育中,可以促使公民培養責任感,并提高管理能力。最后,在社區教育中,居民的充分參與,使其可以實現個人潛力及個性的發展。公民不但可以在教育活動中發揮個人優點,也能開發出監督或管理的潛能,實現自我的不斷完善,逐步提升并成就自我。
(二)促使社會良好穩定運行
社區教育中的獨特點在于教育模式存在明顯的雙邊性。社區對各個居民而言存在教育義務,需要充分提升其對國家事務的參與度。此外,居民也有著管理及監督社區的重要權利,擁有參與國家大事、社區大事的一定決定權。社區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實現公民參與積極性的充分提升,最終讓國家發展、社區進步都受到推動。
三、社區教育居民參與主要問題的對策
(一)對居民社區意識進行培養
在社區教育中,居民對社區教育的不重視、不參與,主要原因是居民存在社區意識薄弱問題。社區意識屬于社區凝聚力形成的關鍵前提,它的核心是居民對自身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及責任感等等。只有居民從心理上認同社區時,才能將自己當作群體內的一員,產生歸屬感,進而對對應的地區發展提高責任感,對社區教育等活動積極參與。因此,在社區教育中,引導居民參與的關鍵前提,是培養居民更高的社區意識。
要促使居民提高個人的社區意識,政府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做好工作。首先,應該將集權式的傳統思想摒棄,將居民視作各社區內的重要主體;其次,通過多媒體、電視等途徑及形式,為居民進行現代公民知識的宣講,讓長期形成的臣民意識等傳統意識被消除,促使各居民了解個人在社區、社區教育內的主體地位;最后,社區教育的開展,應該參考居民實際的需求。在居民實際的社區意識中,自身存在的利益需要能否被滿足,屬于一項關鍵的影響因素,在居民交友、休閑等需求可以通過社區教育被滿足時,他們自然會認同社區教育,更為積極地參與社區教育。由此可見,滿足居民實際教育需求,是發展其社區意識的關鍵途徑。
(二)讓居民深度參與社區教育
在社區教育中,居民屬于和政府有著平等關系的重要主體,居民參與社區教育,核心內涵是對社區教育管理及決策的參與。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好工作。首先,在社區教育中,可以讓居民變成管理機構內的人員主體。在現階段,政府及黨委對各區域下的各單位部門進行統籌自然十分必要,但在社區教育中,相關委員會應該嘗試吸納受過教育、有威望,可以表達并代表社區利益及意愿的代表,比如退休人員或者民營企業的管理者等等,他們應該在管理隊伍中占有一定比例。此外,在社區教育的規劃計劃制定中,居民應該充分參與,和政府的管理者進行共同決策。不但在教育委員會中應該存在居民代表,在委員會要進行重要計劃、提出重大決定時,也應該允許各居民旁聽,并允許其意見被反映至委員會中。在委員會中,決議也需要征求居民的意見,根據意見做好及時的修改。其次,在教育活動的實際開展中,社區居民需要變成主體及組織者。例如在設置課程時,可以調動社區內的各界人士,由他們組成課程開發的專門團隊,對課程開設進行決定,并做好課程的評估及修正。最后,在社區教育中,居民屬于評價的關鍵主體。社區教育的最終成效,應該讓居民進行評價。為此,社區教育中,現有管理者存在的身兼多權問題需要被改善,需要將評價權重新還給社區居民。社區可以組織評估的第三方機構,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和公平,確保居民對社區教育的參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三)改變社區教育中居民地位
在社區教育中,居民實際為關鍵主體,他們的主體性由以下幾點體現。首先,他們是學習主體。在社區教育中,關鍵目標在于引導居民進行學習,使其通過學習,可以實現認知水平的逐步提升,而此學習主體一般只可以為居民自身。其次,社區居民存在較強的自主能動性。在社區教育中,主要對象是成人,自我導向性的學習模式十分明顯。居民在社區教育中,自我意識更為明顯,學習時存在明顯的自我支配等現象,社區教育機構或者政府,提供在教育教學時,應該要經由居民的積極選擇及內化,最終才能保障教育效果。最后,社區居民作為成人,和普通學校內的學生存在差異,他們的參與能力往往更強。在現階段,普通教育已經強調學生具備的主體地位,因此社區教育也應該強調居民的主體地位。
四、結語
在國家發展及個人發展中,社區教育都屬于發揮重要作用的工作,而受社區教育的傳統模式所影響,其中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不足,影響了社區教育的進步發展,需要獲得現階段的充分重視。在我國強調綜合國力發展的現階段,各類教育事業的進行十分關鍵,在社區教育內,居民的參與問題,仍屬于一項需要實踐改善的關鍵問題,現階段應該對它的研究提高重視,通過合理有效的策略,促使居民提高社區教育的參與深度,讓社區教育變得更為民主及開放,讓社區教育的現代體系得以形成,促進各居民更好的進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美玲.社區教育中居民參與問題與優化策略闡釋[J].高考,2019(12):251.
[2]趙小花.居民參與式社區教育共同體建設對策研究[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9(6):63-67.
[3]趙小花,崔濤.城市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教育的激勵策略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