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艷紅
摘要: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引入生態文明教育,讓學生可以正確把握自然生態、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在高中地理學科中,其中的價值觀念、地理知識、實踐指導均與生態教育密切相關,文章針對生態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生態教育;高中地理;教學;滲透
工業革命加速了社會的發展,成為了人類文明進步的里程碑,但是,由此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受到了高度關注,這不僅影響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影響未來人類生存的權利,這亟待呼喚人類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自然發展、人類發展之間的同步調。因此,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加強生態教育,培育出具備生態文明觀念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落實核心素養
生態教育與核心素養具有密切關聯,兩者之間有較高的融合價值,生態教育能夠更好的輔助教師落實核心素養。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多將生態教育作為拓展內容,沒有將其與核心素養聯系起來,基于此,在生態教育方面,需要與核心素養內容融合。作為教師,要主動學習,研讀與生態教育相關的讀本,主動參與講座與培訓,將生態教育理念根植于內心[1]。地理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參考,也是核心素養的落實依據,其中,明確了核心素養的滲透方式,在生態環境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通過對教材、課表的梳理來尋找與生態環境教育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對生態理念有全面理解,利用思維導圖、知識樹等方式來劃分生態教育內容。
二、創新教學方法
生態教育涉及的內容專業性較強,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除了要關注教學內容,還需要考慮到各類客觀條件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主動深耕課堂,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腳手架”,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
一方面,可利用情境認知理論來突破時空上的限制,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將理論、實踐場景聯系,在教學環節中,教師要主動關注知識內容,基于情境認知理論來對知識內容進行分類,抓住時事熱點,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落地,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2]。另一方面,根據知識內容的差異來做到因課制宜,盡管地理學科與生態教育之間有密切聯系,但融合難度較高,這要求地理教師對各科內容進行合理分配,針對不同的課程類型、知識內容來融合生態教育內容。對于沒有聯系的內容,教師不需要強制融合。
另外,在地理教學中,還要抓住時事熱點,在時代發展的社會背景下,真實的內容往往更能激活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在關于“流域整治與開發”內容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所在地區的流域整治與開發方式,為學生講述相關的教學案例,從廣義視角上,可引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內容,在狹義視角上,可以當地的一條河流為例,帶領學生分析,增加內容的代入感和真實感。在這種真實的情境中,生態教育卓有成效,可內化為學生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主動關注、挖掘熱點,為學生打造真實情境。
三、關注分析過程
不同學生,其學情、發展水平不同,在生態教育的滲透上,需為學生搭建“腳手架”,在實施教學前,教師需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和現有能力,搭建出適合的“腳手架”,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帶領學生體驗分析過程。生態教育內容涵蓋廣泛,在高中地理中,課程內容主要為通識性內容,在生態教育的過程中,要帶領學生逐步分析,將相關內容融合在實際生活,做到遷移應用[3]。
另外,高中地理新課標要求的表述較為簡潔,其中的一條內容往往包括多個知識梯度和背景信息,教師需利用“腳手架”帶領學生一起經歷簡單現象、完整事實分析、抽象邏輯等幾個分析過程,從單因素轉化到多因素、從一般到特殊。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材與課標,了解學生的思維瓶頸,找到高中地理教學與生態環境教育的重合和差距,利用教學語言、教學活動、教學素材帶領學生分析知識的過程。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要關注學生的反應和表現,利用提問、追問、板書等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
四、建立評價體系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評價上,需為學生選擇表現性的評價指標,根據課標建議,在教學測試、實踐活動、地理課堂中開展全方位評價,搭建完善的生態教育考核評價體系,讓生態教育可做到有的放矢。在評價活動中,要推行表現性評價模式,具體可從“表現性目標”、“表現性課題”、“表現性方法”三個層面來評估,其中,表現性目標可基于教材內容,對標課標要求,明確具體的表現性目標;在表現性課題上,旨在讓學生更好的應用知識,需將教學內容情境化為真實的案例課題,在課題中實施生態教育;在表現性方法上,根據學生在各個課例中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來制定四級分級水平,結合學生的學業質量水平來進行評價[4]。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落實背景下,要致力于提高全民的生態素養,將生態文明行為深刻落實到實處。在高中地理學科中,其中的價值觀念、地理知識、實踐指導均與生態教育密切相關,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發揮出學科優勢,挖掘各類生態教育資源,實施生態文明教育,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生態文明素養。
參考文獻
[1] 金旭峰.生態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為例[D].重慶師范大學,2017.1-45.
[2] 喬偉華.高中地理教材生態文明教育滲透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D].湖南科技大學,2017.1-51.
[3] 鞏莉.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1-64.
[4] 劉曉燕.高中地理教學滲透生態文明教育淺析--以我國旅游資源保護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