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東
[摘 要] 初中體育教學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力。而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正是一種能磨煉人的意志、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及增強團隊凝聚力的運動項目。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素質發展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積極融入拓展訓練的理念,并嘗試創新多種訓練方法,為學生今后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 拓展訓練;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后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適應能力、體能素質、團隊合作精神等。因此,體育教師要嚴格遵循新的教學要求,嘗試創新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拓展訓練是一種強調個性化與創新性的運動項目,其訓練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該訓練方式要求參與訓練的學生必須時刻以團隊合作為主,通過集體合作鍛煉身體素質,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其要求與新課程標準相符,所以,將拓展訓練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十分必要。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的意義
初中體育課程經過改革后,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提出的要求達到新高,要求教師必須以提升學生體能素質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同時要創新教學方式,突破傳統教育教學的桎梏。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拓展訓練因具備與新課程相同的教學理念而被廣泛使用。拓展訓練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成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第二,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初中體育拓展訓練的類型
(一)挑戰型訓練
挑戰型訓練是拓展訓練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對學生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均有著一定的要求。挑戰型訓練的目的是突破學生身體固有的極限,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積極發揚自身優點。常見的挑戰型訓練有高空類訓練,該部分訓練是為了幫助部分學生克服恐高心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其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
(二)團隊型訓練
團隊型訓練為拓展訓練的重中之重。拓展訓練要求參與訓練的個體必須每時每刻以團隊合作的形式開展實踐。團隊型訓練注重分工合作,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完成僅靠自己無法完成的訓練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開展團隊型訓練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還能完善學生的人格,是拓展訓練中最有效的訓練方式。
(三)趣味型訓練
趣味型訓練主要是提高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學會分享,形成信息共享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有重要作用。趣味型訓練的氛圍通常比較輕松、愉快,其訓練目標主要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挑戰型、團隊型訓練不同,趣味型訓練難度相對較低,最受學生歡迎與喜愛。
三、初中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策略
(一)在機械運動中開展拓展訓練
體育課時40分鐘,教師要在這40分鐘內激發學生的運動激情,并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在通常情況下,初中學生對體育活動參與的欲望并不是特別強烈,甚至可以說是排斥團隊活動,熱衷自由活動。其原因是當前的初中體育運動項目缺乏挑戰性,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拓展訓練理念,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便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廣播體操中的伸展運動”時,可以設計“動作接龍”游戲,即先抽出20名學生站成一排,然后要求學生依次做出已學過的廣播體操動作,第一個學生做完后,第二個學生立馬“接龍”做第二個動作,依次完成動作,直到最后一個學生做完結尾動作。通過“動作接龍”的活動,可以避免學生做重復的動作,相比以往按部就班的訓練形式,“動作接龍”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心的斗志,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記動作。總體而言,此方式的挑戰性比傳統體操教學更強。
(二)在專項練習中開展拓展訓練
田徑項目、球類活動等專項體育活動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并不少見。專項活動多為集體活動,考驗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不僅要熟記動作要領,還要學會團隊合作,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團隊的利益。以籃球練習為例,籃球本身就是一種以團隊競技為主的運動,但大多數學生在打籃球時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往往喜歡單打獨斗,這對個人球技的提升與團隊的勝利其實是非常不利的。例如,教師在講解“運動傳接球與得分”時,可創設一個“孤島求生”的教學情境,以“瞎子島”“啞巴島”作為兩個重要島嶼,學生在每個島嶼中扮演不同角色,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活動開始前,教師可借助“籃球對抗”環節,創設教學情境:“現在,大家都退到小島邊緣了,只有戰勝強大的籃球巨人,你們才能順利逃離小島,但這位籃球巨人實力超強,你們單打獨斗是無法出去的。”此時,學生為了打贏這場“戰斗”,就會紛紛抱團合作,最終打敗“籃球巨人”,獲得最后的勝利。在這一實踐過程中,能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競技精神。
(三)在趣味游戲中開展拓展訓練
體育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而不只是單純教授學生基本的動作要領。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就應該摒棄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嘗試在教學實踐中開展趣味游戲活動,以拓展活動訓練內容。需要注意的是,趣味體育游戲應該建立在“競技性”的基礎上,而不是盲目開展,忽略活動背后真正的目的。例如,在期末體育動作考核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游戲方式來替代枯燥的動作考核,但為了避免學生因為是考核“游戲”而不認真對待,教師還要適當融入相應的拓展訓練。在拓展訓練中設計多個任務,如“鱷魚潭”任務,任務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利用兩塊木板、三個油桶作為輔助工具順利通過“鱷魚潭”,學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會發現,孤身一人是難以完成的,需要隊友幫助才能完成。比如,一個學生負責在對岸接應,一個負責在后面穩住及移動油桶、木板,而闖關的學生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如此三人默契配合才會順利通過。通過這樣的拓展訓練,既能打破傳統枯燥的動作考核模式,又能保障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順利完成基礎拓展訓練,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順利完成體育任務。
綜上所述,拓展訓練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方式,其訓練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拓展訓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創新教學方式與更新教學理念,將拓展訓練融入機械運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與熱情;將拓展訓練融入專項運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拼搏意志;將拓展訓練融入趣味游戲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體育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曾俊.淺析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時空,2018(21):61.
[2]荊宏剛.運用拓展訓練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8):63-64.
[3]李福洋.淺析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7(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