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棟
摘? ?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的根本。“00后”大學生的思想,有自己的特點,應予重視。本文論述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為:應發揮專業課教師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優勢,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減少大學輔導員在思政工作中的壓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以培養品學兼優的大學生。
關鍵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專業課? ?教師
1.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國際形勢的巨變,大學生的思想更自由與開放,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0-93)[2](73-7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是大學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的專長,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在校大學生的數量明顯上升,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的數量卻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補充,同時受網絡信息多元化的影響,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3](174-176)。因此,充分發揮高校專業課教師在人數、專業知識與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優勢,協助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扎實推進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解決目前思政教育資源不足問題的有效手段[4](13-15)[5](134-136,168)。
2.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面臨的困難
2.1開展思政教育的時間不足
目前,高校輔導員人均管理學生數均在200人以上,輔導員超載管理學生的現象較嚴重,少數輔導員人均管理學生數接近400人。輔導員管理的學生越多,在大學生日常生活管理中所需消耗的時間與精力越大。多數輔導員僅能通過“抓兩頭,促中間”的方式,通過主抓班級干部的方式協調好班級多數成員的管理。這種方式導致輔導員與班級干部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較多,對班干部的思想動態與學習、生活狀態能夠牢牢把握,但對于班級大多數成員,僅能通過詢問班干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導致一些學生缺乏與輔導員的交流,少數學生可能一個月或整學期都沒有見過輔導員,更無從談及對這些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輔導員管理學生數量較多,造成輔導員對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工作時間明顯不足。
2.2開展思政教育的精力不夠
隨著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逐步加強,輔導員在大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承擔的工作越來越繁重。輔導員不僅需承擔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獎、助學金評比、評先評優工作,還需統計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學生離校與返校情況,輔導員還要處理學生的學業預警及化解學生之間的生活矛盾。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返校上課后,輔導員不僅需要每日統計上報學生在校體溫情況,還需要開導封校期間學生的思想情緒。由于輔導員日常工作繁重,因此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力明顯不夠。
2.3開展思政教育的主觀能動性有待提高
輔導員在高校工作中面臨考核、職位與職稱晉升。雖然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缺少具體化的指標對輔導員思政工作進行有效考評,同時國內高校尚缺乏對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獎勵性政策,導致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一些輔導員更傾向做有利于個人考評與晉升職稱的工作。例如,帶領大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或是撰寫相關的學術論文。因此,高校應進一步強化輔導員對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考核與獎勵機制,增強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專業課教師在思政教育中的優勢
3.1開展思政教育的身份優勢
高校教師是大學師資力量的主力軍,承擔著高校主要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尤其在理工類院校,專業課教師的比例遠高于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動員專業課教師輔助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彌補高校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不足[6](128-129,149)。專業課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無形中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導向。因此,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專業課教學中悄無聲息地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內容,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身份優勢,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專業課教師的道德修養,還能夠顯著強化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
3.2開展思政教育的時間優勢
理工類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專業課的學分比例要遠遠高于思政課的學分比例。大學生在校期間,不管是公共課、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等課堂教學,還是實驗、實習與工程實訓等開放性課程,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專業課老師接觸[7](141-143,146)。輔導員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可能一學期都無法與所帶的每一位學生見面,因此,從與學生接觸的頻率與時間上看,專業課老師比輔導員更具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優勢。在大學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專業課教師對大學生成長與培養的影響更重要。充分利用專業課教師的時間優勢,適當地對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
3.3開展思政教育的專業優勢
大學生對專業課學習的重視程度明顯高于思政課,這是因為大學生普遍認為只有學好專業知識才能夠在將來的考研或就業中打好基礎。專業課教師一般具有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指導經驗,傳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更易被學生接受[8](42-43)。專業課教師在傳授專業理論的同時,因地制宜地融入適量的思政教育內容,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融會貫通,穿插進行,更易于被學生理解與接受,更容易達成共識。專業思政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這與當代部分大學生的思想不兼容,導致傳統強壓式的教學效果不理想。更重要的是,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強,輔導員單純式說教可能難以被學生接受。因此,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的專業優勢,采取融入式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被當代大學生接受,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4開展思政教育具有多樣性優勢
專業課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還可以在實驗課程、戶外實習與工程實訓中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教育。例如,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工程實習中,專業課教師可以舉一些經典建筑實例,講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祖國建設初期的無私奉獻精神,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進一步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專業課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各類學科競賽、創新訓練計劃等活動中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發揮多樣性的教育優勢,使當代大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接受思政教育[9](179-181)。因此,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的優勢,開展多樣性的思政教育,多方面融入思政教學,可以顯著增強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效果。
4.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
4.1思政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專業課教師與思政教師、大學輔導員的身份明顯不同。思政教師與大學輔導員在上崗前進行了多輪、多方位及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掌握專業的思政教育方式與教育方法。專業課教師僅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法規的學習與培訓,缺乏對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缺少對思政教育方式與方法的培訓[10](25-27)。有些專業課教師不是中共黨員,只有堅信自身的理想信念并提高黨性與覺悟,增強使命感與責任感,才有能力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當代專業課教師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優勢。
4.2思政教育方式有待進一步完善
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還要開拓新方法在不同場合開展多樣化的思政教育。由于傳統思政課傾向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而且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多采用說教方式,雖然灌輸式與說教式教育對大學生初期思政教育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但隨著教育次數的不斷增多,教育效果逐漸削弱,大學生還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專業課教師可以抓住各種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在學生戶外實習、工程實訓或是在各類學科競賽期間開展多種渠道、多種層次與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擺脫單一式教育的不利影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3思政教育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專業課教師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認為思政教育是思政課教師與大學輔導員的專長,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講授與專業技能的培訓才是專業課教師的核心內容。專業課教師需要增強專業教學與科研能力,教授大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必然忽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相關部門應當出臺必要的考核與評價機制,確保專業課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提高專業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才能將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落到實處[11](34-35)。
5.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5.1必要性
高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獻身精神的高素質人才。高等院校入學的門檻,主要是智育成績(高考成績),缺少對德育成績的考評,導致一些人過于重視智育教育輕視德育教育。
雖然一些學生的智育成績比較優異,但愛國主義情懷和思想道德素養還不夠。這就是過于重視智育教育而輕視德育教育產生的后果。如果缺乏最基本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思想道德素養,那么即使擁有再強的專業技能,也無法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人才。
高校培養的人才,不僅應該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應該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與端正的品行。因此,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緩。高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提高思想站位,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在落實上下功夫,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
5.2緊迫性
目前,大學校園里的學生主要是“00后”。與“90后”相比,“00后”大學生具有更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物質條件,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花了更多心血。“00后”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活躍,但一些人缺乏對事物的辨別力,容易沖動,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由于受網絡環境的影響,一些“00后”大學生,容易出現價值觀上的偏差。因此,“00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緊迫性問題。必須在大學生剛步入大學校園時,由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齊抓共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其思想動態,將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6.結語
高校專業課教師積極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明顯優勢,能夠彌補大學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不足,開展多層次、多方式及多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提高思想站位,以自身的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品質不斷引導學生、教育學生,把立德樹人的目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文佐,彭婕.高校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20(5).
[2]陳萌,趙梓辰.新時代增強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區部分高校學生黨員的調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9(4).
[3]李愛國,李恒爽.專業課教師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學刊,2019(17).
[4]韋莉明.發揮專業課教師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論壇,2011(10).
[5]施煜,張春瑩,張偉玉,劉華.專業課教師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踐與思考——以工科專業為例[J].大學教育,2018(9).
[6]周素勤.如何提升高校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文教資料,2018(8).
[7]柳逸青,王鑫,劉曉,鄭芬.高校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剖析與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8(6).
[8]郭楠,李國東,左宏亮.基于思政建設的專業課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26).
[9]張磊,袁丁.土建類專業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5(6).
[10]張小寒.高校專業課教師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路徑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8).
[11]宿娜,賈葉娟,李葆林,丁旭,蔡樂.挖掘專業課程德育要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