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廷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顯得越來越重要,而民族音樂的傳承必然離不開對傳統民族音樂的演奏。學校音樂教育是傳承中華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方法,初高中民樂團的建設也是一種對中華民族音樂的重要傳承方式。對民樂團的建設不但要有制度保障,更要從各個方面來落實民樂團的建設。初高中民樂團不但能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還可以幫助培養興趣藝術特長生,使得學生在鍛煉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獲。文章基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規律與筆者所在學校集團化辦學理念,從民樂團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民樂團階梯式的培養原則,有目的性地制訂出相關的教學目標及訓練內容。在實際訓練中教師運用一體化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參與一體化的藝術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音樂的綜合素養。為了進一步達成教學要求,以及推進初高中一體化民樂團的發展,教師需要穩抓音樂教學,并探索民樂團發展實力與能力的開拓創新。
關鍵詞:初高中;一體化;民樂團
初高中一體化:“一體化”是指多個原來相互獨立的個體通過某種方式逐步組成一個緊密銜接、相互配合的體系。“初高中一體化”是指將學生的初中學段與高中學段的課程緊密銜接并相互配合。文章中的一體化是指,筆者基于所在學校民樂團所開設的一體化藝術實踐活動。
民樂團發展起源于中國近代,它是一種以民族樂器表演為主,結合西方交響樂團而形成的一種獨立樂隊民樂團的藝術實踐活動,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一個過程。它具有任何教學形式都不能夠替代的功能,它是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增強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
文中的民樂團藝術實踐是基于筆者所在學校建立的民樂團。圍繞該樂團所組織的日常排練、演出及比賽等相關藝術實踐活動。
一、 初高中一體化民樂團的建設背景與發展現狀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藝術氣息非常濃厚的學校,2010年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江蘇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2012年被省教育廳確立為最早的一所江蘇省音樂課程基地學校,學校2016年被確立為“藝術課程基地聯盟”的牽頭學校。2017年11月在全省324個課程基地評選中被評為12所“課程基地示范學校”之一。
學校文藝中心具有健全的管理體系,教師隊伍強大,有特級教師一位、高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兩位。硬件、軟件都很充足并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圍繞音樂課程基地的活動。本區也作為音樂示范區,有著許多名師,大家互相學習。筆者前期也搜集了很多相關的學術論文,對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已有一定理論基礎。
二、 我校初高中一體化民樂團的發展模式與管理方式
(一)樂團的基礎設施建設
民樂團的建設最先面臨的就是一個基礎設施的一個建設,縱觀中國民族樂團的編制,人們可以發現它主要是以吹奏、拉弦、彈撥、打擊四個樂器組為主,其涉及的樂器種類還有很多,但是筆者需要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樂器的配置,以及樂趣的選購,在我校民樂團組建的一個初期,學校統一集中購買一些民樂團比較急需的一些樂器,學校把這些樂器作為一個基礎樂器,比如大提琴等,對于一些適合個人獨奏演唱的小型樂器,學校發動樂團成員去自行購買。在民樂團建設初期,學校把樂團需要的一些基礎樂器基本進行了配置,雖然民樂團配的相應樂器不能達到一定的規模,但是這可以便于學校對這些演奏樂器進行存放整理。在演奏時,
學校把一部分的打擊樂器,根據民樂團的學生練習的一個進度進行梯次配置。其次,在配置的過程中,要保證我校民樂團高中低聲部樂器數量的一個平衡,使其盡量不要產生偏重或偏差,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場地選擇的問題,我校有練習廳100多平方米,也有一個專門供樂器演練的,一個排練廳,以及學校的禮堂和活動中心。其次,我校還相應的配備了一些音樂教室作為一些小的排練教室。
(二)民樂團成員的挑選
民樂團在組建初期,需要納入新成員時,我校都會結合一些藝術表演考試,邀請專業的一線教師對校學生表現進行評估,并且從中挑選一些具有優異音樂天賦的學生,并向他們宣傳我校的一個民樂團的納入新人政策,讓學生的家長與學生共同認識到,參加我校民樂團的好處,讓家長和學生一塊去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樂器,進行相應的表演,如果出現樂團各個演奏樂器的不均衡,我校的負責教師則根據各個樂器演奏的人數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調劑,以此達到平衡。
(三)民樂團的教師配置
民樂團的建設不僅僅只需要有基礎設施建設,更需要有一些專業的指導教師作為后備力量。因為我校的民樂團聲部比較多,所以應該去聘請一些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訓練,我校在民樂團建設師資力量的投入方面,聘請了具有藝術背景畢業的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關的民樂演奏藝術家作為指導,并對學生進行一對多的專業小班授課,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演奏水平和能力得到較快速的發展和提升,也可以提升我校整個民族音樂表演藝術團的一個整體水平。筆者負責平時樂團的一些日常訓練與考勤的工作,在一些小型的演出時,還負責擔任樂團的總指揮。
(四)樂團制度保障
筆者學校的樂團制度首先是學生在學校的集體樂團成員的訓練制度,采用的是在固定時間與固定場所進行訓練,期間不定期對于學生的訓練結果進行抽查考核,并對于訓練較出色的學生實行獎勵制度。每周三下午三、四節課進行常規合練,不定期邀請專業教師到校進行分聲部指導訓練。學校規定樂團成員每次排練要準時,不遲到早退、不曠課,因故不能到位必須向管理教師請假。如不遵守團規,學校會對其提出警告或暫停排練乃至予以退團等處理。樂團也會給積極參與排練、演出且專業優秀的同學頒發“尚美藝術特長獎”。
在這些時間段學校又具體分配了不同的教師給學生指導訓練,安排不同的訓練內容與任務。比如,在周末會給學生進行聲部的基礎教學和訓練,在周三的下午請校外知名專家來學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并指出混淆不清的易錯點。在此基礎上,要嚴格要求學生,并形成一套嚴謹的紀律去約束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遲到早退,無故曠課,有事提前向教師說明理由,不能耽誤整體大家的訓練進程。對于不遵守紀律的成員,可暫停個人排練或者警告后還不改正,采取退團措施。而對另一部分積極參加訓練,并表現出色的成員,可在每次有演出時積極推送這些學生,為他們爭取上臺展示的機會,并給予樂團內部的獎勵,增加學生的訓練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