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 長久以來,在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閱讀能力是永恒的教學話題,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了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內容,課外閱讀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本文站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角度,分析了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原則,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小學? 課外閱讀指導? 方法與策略
部編版的教科書在語文課程的閱讀教學中表述:“我們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的學習,并使其教學內容與課上的教學知識兼容。”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老師鼓勵學生學習時,他們還應該教給學生特定的閱讀技能和技巧,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
1. 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基本指導方法
古人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課外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文閱讀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收集更多的語法資料,以及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提高他們的語言和閱讀能力,并提高他們的整體學習水平。然而,鑒于目前的小學語文的教學,學生對閱讀學習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方法和學習策略上存在嚴重缺陷。因此,在中國小學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學校學習的同時,他們必須發展學生的閱讀技巧和策略,以幫助他們盡可能多地學習。
1.1 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思想
在小學階段,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老師習慣于使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中不是是獨立的,這就導致學生的獨立性很難養成。但是基于目前的教學目的,中國小學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閱讀知識時必須堅持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性。
1.2 將閱讀作業趣味化,引導小學生進行閱讀
小學生天性活躍,好奇,渴望新事物。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因外界因素的影響以及教學而分散注意力,教學的沉悶氣氛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中國小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必須注意其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水平。
1.3 增加師生互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是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安排學生課外閱讀時應考慮其教學的性質。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熱情,以便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課外閱讀;它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對學習的反應,對外部學習計劃和指導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使之滿足小學生的發展需求。
2. 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
2.1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形式
小學生天性就充滿活力和好奇心,他們的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的初期。長篇文字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聊,并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小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課外閱讀活動時,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充分提高學習水平打下良好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獨立學,這樣可以使他們的閱讀作業更加完整。其次,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創建一種共享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和興奮。
2.2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應教給學生理論知識,而且應該教給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認知能力,思維水平等向學生推薦適當的材料。例如,可以給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級學生推薦更加偏向于童話故事和其他易于學生理解的內容,而由于年齡較大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語言的基礎,因此教師應推薦科普閱讀,經典小說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舉非正式學習課堂,鼓勵學生與其他學生分享經驗,并就他們的問題進行聯合討論和綜合解決,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質量。
2.3開展相關的課外閱讀實踐
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加強課外閱讀時間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同時開展一些有益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習交流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和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采用多種教學平臺來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繼續激發學生對課外學習的興趣。
綜上,在小學就開始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已成為大勢所趨,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同學們的語文閱讀的學習素養,為未來的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為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 陶鴻.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策略[J].甘肅教育,2020(10):151.
[2] 荊艷艷.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方法與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5):51-52.
[3] 劉書蓮.在“興趣與方法”上下功夫——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策略淺談[J].新教師,2019(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