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湉
【摘 要】 作為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和動態性融為一體的語言教學與研究模式,生態語言教學論多視角考查了語言學習中學生、教師、語言及語言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對語言習得的影響;因此,創造性地運用突現理論(emergentism)對語言及生成進行了整體的認識,把語言學習過程闡釋成多維時空尺度的流變性,從而更全面、生態地對語言教學與研究進行了檢視,也將更加科學地指導外語教學與研究。
【關鍵詞】 生態化? 教學? 大學英語? 設計
語言是一個多主體的、復雜的、動態的、適應的系統突現出的特征的總和,語言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多種元素在各層次上突現的動態過程;而發展則是突現的過程。有理論認為語言結構是在社會模式、輸入模式和源于認知的生物學壓力三者相互作用下出現的,而二語習得突現理論者認為語言是其相互作用約束突現的結構;簡單學習機制互相作用突現出復雜的語言表征;語言發展和語言使用的模式是在語言行為的主題和主體所處的環境相互作用中突現出來的。
一、英語教學生態模式的主要特征
1. 差異性和標準性的包容統一
生態化英語語言教學模式是在吸收前有教學模式優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兼顧了教師中心和學生中心的同時,也考慮了語言本身的特征;在考慮中國語言文化環境的基礎上,也充分照顧了英語語言文化的自身特點。特別是在具體語言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生態化語言教學模式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語言教學內容的變化性和教學理念的時代性。因此,英語教學生態模式是一種折中式的語言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差異性和標準性的包容統一能力。
2. 整體相關性和動態平衡性的統一
美國學者多伊爾(W. Doyle) 和龐德 (G. Ponder) 認為: “學習發生的每一個背景中都包含了一位學習者, 一位教師, 一個背景和學習的信息……因此,學習發生在一個生態系統之中。”
英語教學生態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而是與時俱進的動態發展的語言教學模式。語言學習分維模式是各種規模水平的現象和事件的復制與投射。英語教學生態模式會隨著語言教學生態環境的改變而做出相應調整,特別是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英語教學生態模式首要的特性就是整體相關性與動態平衡性的統一。
二、生態化英語教學的優化設計
大學英語教學作為一個微觀生態系統主要由教師、學生、教學要素、信息技術和大學英語教學環境(物質環境、精神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生態因子構成,在大學英語教學環境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教學要素和信息技術共同構成了一個立體的三角框架結構。
首先,教師在大學英語的教與學中擔負著主導和關鍵性作用,教師的教學理念、態度、方法等任何一方面的變化都會導致該框架結構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甚至向某一方向發生傾斜。
再次,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通過教學中各要素的作用來實現的。教學要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材等各種與教學有關的因素、其選擇和使用受制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作用,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壞,關乎著學生“學習生命”的成長。
最后,信息技術雖然可以隸屬于教學要素,但其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發揮著“輔助”作用,而是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在本優化模式中,信息技術不再隸屬于教學要素,而是作為一個單獨的生態因子發揮作用。
三、英語課堂生態教學模式重構
重構大學英語課堂生態,必須堅持以信息化為語境并正確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生態位。
1. 積極發揮信息技術作為主導因子的引領作用
基于信息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推進了數年,廣大教育工作者對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作為主導因子的重要地位也有了逐漸清晰的認識。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生態位理應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而發生改變,初期的輔助教學功能應該轉變為引導教學改革的重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師教的方式以及學生學的方式,師生的信息素養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是否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或學生。信息技術已經不再是外語教學中若有若無的展示工具,而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認知工具和教學主客體的存在方式。
2. 重塑互動對話的生態課堂交往
信息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出現了失衡現象,另一個重要表征就是課堂生態系統各組分之間交互關系的失諧,主要包括生態主體之間的失諧,生態主體與信息技術之間的失諧以及信息技術與其他生態因子之間的失諧。要重構信息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就必須協調系統各組分之間的交互關系,消解矛盾,實現互動對話。重塑互動對話的生態課堂交往,必須激發課堂交往的動力,增強課堂互動的活力。
3. 保持課堂生態的活水效應
活水是動力之源,能幫助系統保持持久的動態平衡。生態學上將生態因子的不斷優化或物質能量的不斷輸入而使生態系統保持動態平衡的現象稱為活水效應。信息化語境下的外語課堂要達到并維持動態平衡,就必須依靠源源不斷的“活水”。這里的“活水” 既可以是系統內部各生態因子的優化,也可以是來自系統外部的物質和能量輸入。
四、結語
英語教學生態模式強調語言與技能相結合,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相結合,語言教學目標與非語言教學目標相結合。只有把這三個結合貫徹,語言教學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和體驗到語言及語言使用,才能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潛能,實現個別化語言學習,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冬梅.英語教學生態模式建構理論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4).
[2] 霍美寧.生態學視角下大學生英語教學創新問題探討——評《大學英語生態教學模式建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03).
[3] 李建中,王林艷.英語生態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