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香燕

摘 要:創設生活情境,精心設計生活化練習,將數學與生活融會貫通,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生活化;學習興趣;自主探索;應用拓展;數學價值
鮮活生動的和富有懸念的數學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選取與學生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素材,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價值與需要,讓學生在積極的聯想和溝通中,促成多種體驗,產生探究的熱情。
一、 聯系生活——增強學習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只有借助學生身邊熟悉的實物或身邊的某一現象來體驗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才能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實用感,讓他們在生活實踐中感知數學,理解數學,為以后的數學學習積累生活經驗并且打下基礎。例如,在教學“認位置”時,1. 觀察:孩子們觀察下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講臺、課桌椅、同學、老師……)2. 設疑:它們之間是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呢?3.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在認識上、下、前、后位置后,安排了這樣的活動:(1)聯系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小組說一說、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在前面,在后面,在上面,在下面;(2)游戲:①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②加大難度:你要和老師拍相反的方向,我拍上,你拍下,我拍前,你拍后,我們再來拍一遍,同學們,上、下、前、后要記牢。又如,教學《統計》時,我設計了由學生幫老師解決怎樣買飲料的問題。老師準備給同學們買這3種飲料(礦泉水、可樂、雪碧),但每種飲料要買多少比較合適呢?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只選擇一種你最愛喝的飲料,小組長統計,然后各小組長匯報,集體匯總,整理出結果。(喜歡喝礦泉水的有7人、可樂的有36人、雪碧的有12人)我們班喜歡喝什么飲料的人數最多?如果讓你去買,你要怎樣買比較合適?生1:“少數服從多數,全部買可樂,因為愛喝可樂的比較多。”生2:“那就尊重大家的愛好,礦泉水和雪碧少買,可樂多買。”生3:“為了滿足每個人的愿望,礦泉水買7瓶,雪碧買12瓶,可樂買36瓶。”這時,老師應該在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后,告訴學生要多喝礦泉水,少喝可樂,飲料對身體不好。不同學生通過學習統計知識,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悟性,不同的思想,其實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在將自己的數學知識進行應用,通過數據整理,使學生對原本枯燥的“統計”這一數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明確認識到學習統計的必要性,也讓學生在這樣的體驗活動中,獲取到新知。
二、 自主探索——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問題,來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獲得自主探究的體驗,激勵學生不斷探索數學的奧秘。例如,在教學“小數的認識”時,出示太姥山圖片,讓學生通過聽信息記小數。老師這里有一份太姥山的資料播放給你們聽,不過有個要求,請你把聽到的小數認真、工整地記下來。播放錄音:太姥山是國家5A級重點旅游風景區。它位于福鼎市區以南45.3公里處,山海相依,形態各異,獨具特色,被譽為“海上仙都”。其中的一線天風景優美,洞壁陡立,頂開一線,長60.7米,高42.8米。因而僅去年國慶黃金周就迎來游客1.3萬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時間為1.5天。這樣的練習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認識小數提煉成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這樣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也就提高了。
又如,在教學完《分數的認識》后,課末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猴王的果園里有一件無價之寶,一棵結滿金色智慧桃的智慧樹,樹上有幾個智慧桃?猜猜看?提示:如果我從中摘下3個,正好是所有智慧桃的1/4,一共有多少個?摘下的3個是這12個桃的幾分之幾?現在樹上還有幾個智慧桃呢?(9個)你能摘下它的幾分之幾?(1/3)剩下幾個了?(6個)我還想摘下3個,這3個是6個的幾分之幾呢?(1/2)
比較:一共摘了幾次?每一次都摘下3個,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數表示呢?(1/4、1/3、1/2)
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促使學生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思考境地,讓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
三、 練習設計——激發解決問題的熱情
精心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練習,不僅能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而且能激起學習的興趣。如在《年、月、日》的新授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張亮喬遷新居,搬進了銀都花苑的大套房,全家人想請外公來家里做客,長住兩個月。你們認為選哪兩個月讓外公來住比較好呢?大家快幫張亮解決一下問題吧!問題一拋出,學生們就紛紛議論開了,有的學生說:“因為7月和8月是相連的兩個大月,所以我認為可以在這兩個月接外公過來住。”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也可以讓外公在今年的12月和下一年的1月這兩個大月連著住,也是62天。”“大家同意他們的想法嗎?”學生們點了點頭。“同學們的想法真好,我一定把你們的意見轉達給張亮。同學們,那你們認為張亮這樣的表現怎么樣?”有的學生說:“張亮真孝順,我們要向他學習。”還有的說:“張亮,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數學知識的新授學習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一舉兩得。
又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時,設計了以下練習:
1. 在成語中猜百分數。
百發百中
百里挑一
一箭雙雕
半壁江山
2. 你猜我猜大家猜。
(1)你認為海底撈針撈到的可能性為(? )%。
(2)任意拋一枚硬幣,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接近(? )%。
(3)太陽從東方升起的可能性(? )%。
總結:這節課上到這兒快結束了,請你用百分數告訴大家這三種感受在整堂課中所占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