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晶瑩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做好單元整合教學設計工作,因為每個單元都含有一項綜合性的主題,并且在整個單元都圍繞此主題融入了多元化的知識要素,需要教師以綜合性主題教學為主,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每個知識要素的教學過程,進而實現學生逐一掌握知識點,最終對綜合性的主題知識點產生正確的理解與快速掌握。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單元整合;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單元整合教學過程是當前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過程,教師在實施單元整合教學策略之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及安排,還要深入性地研究各單元凸顯的教育因素,根據知識、能力、情感等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劃分。通過這一教學過程,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深化學生的能力,再朝情感領悟方向發展,讓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化,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化。由于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創設良好的情境,教師在實施單元整合教學措施時,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以下內容針對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二、 小學英語教學實施單元整合教學模式的內涵
新課標已經對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提出了要求:“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核心,利用單元整合的教學措施,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及掌握,進而實現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全面掌握學生學情,并以整體語言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可對每個單元的教學進行整體性分析與把握,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化安排教學內容,在充分發揮出單元教學作用的同時,提高學生語言應用的水平。
三、 開展單元整合教學模式需要關注的問題
教師在采取單元整合教學模式時需要關注如下幾個問題:一是要整體設計單元教學目標。每個單元都含有一個主題,而每個主題是一個教學目標。教師要圍繞此目標設計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對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詳細、認真的分析,將與主題相關的各類知識點,包括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等總結出來,并根據總結的知識點設計教學策略,并且在設計時要將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學習需求充分考慮在內。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保證目標具有可達成性、可操作性、可檢測性。二是正確把握核心教學內容。目標明確后要關注教學內容,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并挖掘出單元主題具有的意義及文化價值,分析出文本特征、語言特點與主題意義之間的聯系。將挖掘的各知識點根據從簡入難的過程設計出教學過程,遵循學生學習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而保障教學效果。三是適當補充教材內容。目標與教學內容設計完成后,需要做好知識拓展與補充的工作,達到文本重構的效果。所謂文本重構是指把單元板塊與文章段落的內容重組,能夠讓重組后的知識達到具備情境且具有可操作的效果。
四、 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輔助教學技術,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單元整合教學模式中,同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單元教學過程圍繞的是一個主題,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此主題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拉近主題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模式下的單元整合教學中增強學習體驗。在學生與主題密切接觸的同時,對主題知識點產生正確的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地掌握,進一步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可將抽象化的主題知識直觀化地展示給學生
語言學科屬于抽象性的知識,而每個單元的主題知識都具有一定的難度,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將主題知識的抽象性轉變成直觀化的效果,讓學生通過利用視覺觀察的過程對知識進行理解,在降低抽象性知識學習難度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引入信息技術后,教師可以根據主題知識點引入相關的教學視頻或者是圖片,成功地將抽象性知識轉變成直觀化效果,在學生快速理解知識的同時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可有效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英語學科屬于語言類知識范疇,學生要在掌握詞匯與語法后能夠應用英語口語交流、書面語寫作。以往教學中會因黑板書寫板書的過程而占用大量課堂教學時間,教師無法抽出時間去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信息技術引入英語教學中后,課堂黑板書寫的過程轉移至教師備課環節中,可節省大量課堂教學時間,應用于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環節,并且能夠讓學生在信息技術創設的情境中運用英語語言表達,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五、 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中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充實單元整體教學的情境資源
教師在采取單元整合教學模式時,需要做好教學情境創設設計工作,因為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思想意識與行為能夠完全融入教學過程中,并在教師的教學指引下去感悟單元主題知識,并運用自身的英語思維去思考知識點,進而達到理解與掌握主題知識點的目的。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包括視頻功能、音頻功能、圖片功能、文字功能等,應用方式是根據單元主題內容合理化應用信息技術的功能。教師在應用之前可先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分析,并站在學生興趣的角度設計教學情境,能夠讓教學情境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愿意參與到教學中來,能夠積極參與教學中設計的各項教學活動,在學生積極參與及運用英語語言的過程中,理解與掌握知識點、正確應用知識點,進而達到單元整合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材中的Unit 1 “Im Sam.”這一單元時,教師在設計單元整合教學策略時,可以先掌握本單元的主題知識點,主要是培養學生如何介紹自己、如何介紹他人或者是動物等。另外,通過本單元知識的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如何與他人交往,可有效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單元整合教學策略時,要避免單一式地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點,而是將本單元所體現的所有培養目標都要融入教學中,進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有效培養的目標,滿足當下教育綜合能力有效培養的要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視頻功能,將自我介紹的交流過程、向對方介紹他人或者動物的交流過程等視頻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應向學生展示多種介紹類型的交流視頻,在學生逐一觀看的過程中能夠逐漸熟悉介紹的交流過程,為后續學生練習運用英語介紹自己或者介紹他人奠定良好的基礎。然后,教師再將介紹中需要學生掌握的重點詞匯與語句傳授給學生,并引領學生進行反復性的復習,再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出教師設計而出的交流情境,讓學生扮演交流情境中的人物介紹自己或者介紹自己喜歡的人物或者動物,在學生親自介紹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并正確地應用于實際中,達到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