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的時效性成為眾多教育者關注的話題,文章從時效性的概念入手,闡明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意義,并在時效性策略方面提出了: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制訂靈活的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等。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時效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5-0075-02
隨著社會對英語能力的重視,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學生因為外在壓力逐漸對英語產生抵觸心理,難以從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另一方面,在課時固定的情況下,如何使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這都需要教師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一、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概念
20世紀中葉,美國一位教育學家曾提出:“一個人對某個知識的掌握程度=其實際花費的學習時間÷理論上應當花費的時間。”這一概念的提出沖擊了傳統的教學和學習觀念,教育者逐漸開始關注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也即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具體而言,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是指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有效縮短完成教學任務的時間,或者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時效性理論注重教學速度與教學質量的結合,提倡“高速且高效”的學習模式,不只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當下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傳播一種學習理念,以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掌握新知識,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提升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意義
(一)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
與過去有所不同,現在的初中生背負了更大的升學壓力,幾乎每個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學習幾項才藝技能,這就導致他們的時間被劃分為無數的小板塊,每一塊都無比珍貴。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這一有效的時間內,掌握更深層次的理論知識,能夠有效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使學生擁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在目標能力一致的情況下,最先實現目標的人,往往是更有效率的人,而這種更有效率的思維模式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長時間地對學生進行訓練,確保他們擁有高效的思維方式和海綿式的知識吸收能力。這種思維訓練的結果,在學校也許僅僅只能體現在學習成績上,但是當學生進入社會,面對的課題不再像學校一樣單一時,他們的優勢就會充分發揮出來,我們通常把這種思維叫作“創造性思維”,即打破常規,以更加新穎便捷的方式來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歷史上每一次偉大的發明都毫不例外。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提升課堂教學時效性的重要性,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提升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策略
(一)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直存在著“教師為課堂主體”的理解誤區,事實上,教師在課堂上發揮的僅僅是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識。作為教師,應當敢于革新,積極探索,扎根實踐,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參與英語學習中,使一切教學活動圍繞學生的學習成果展開[1]。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個體間存在的差異性,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思,學有所獲。
(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相比小學英語,初中英語的難度更是上了一個臺階,為了解決學生的畏難心理,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就必須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從環境熏陶的角度入手,如在班級墻壁上、板報上張貼西方標志性建筑的圖片及英文簡介或者懸掛西方名人的畫像及經典名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英語感情。其次,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英語角,為學生的口語練習創造環境。英語學習的關鍵不僅在于單詞、語法,最重要的是能夠發揮其作為語言的作用,即充當交流的媒介,在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基礎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這對學生書面英語成績的提高大有裨益。再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英語活動,如英語作文競賽、演講比賽、英語歌唱大賽等,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三)制訂靈活的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班上的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和天賦,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采用通用的教學方案已然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無論是成績優異者,還是暫時落后者,都存在優點和缺點,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以科學的教學模式為基礎,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一定的修正。例如,對于成績優秀者,普通的課堂教學已經難以滿足他的學習需求,這就需要教師為其制訂較為高階的學習目標,當然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適當延伸知識點的廣度,既能滿足優等生的需求,又能對其他學生起到鼓勵以及提供新的思考方式的作用。而對于成績暫時落后者,實際上初中階段男生的英語成績普遍較差,這主要是由男女智力發育速度差異造成的,這時候教師就要適當給予他們鼓勵,幫助他們打好基礎,為未來的爆發提供原動力。
(四)充分發揮多媒體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作用
當下,多媒體技術在我國迅猛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范圍也不斷加大。一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師迅速獲得海量的教學資源,教師擁有更大的主動性,從眾多素材中挑選出精華部分用于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平面的教學素材變得更加立體化,用圖畫、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加以呈現,有效地活躍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知識的學習之中,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除此之外,其在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方面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習較為復雜的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將單詞進行適度拆分,并選擇合適的圖片將其場景化地展示出來,使學生快速產生聯想記憶,如此一來,學生會對單詞有比較深的印象,從而呈現出高效率的單詞記憶效果。
(五)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每次課堂所呈現出來的效果,都不僅僅是課堂上努力的結果。對于教師而言,無論對這部分知識熟練與否,在課前都應當重新進行周密的準備,更新知識儲備,總結課程重點,搜索適配素材,構思調節課堂氣氛的小游戲或者小玩笑,等等。這些工作都是一個想要使課堂具備時效性的教師必須進行的。而對于學生而言,雖然不需要進行細致的設計工作,但務必要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毫不夸張地說,是否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是區分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標志,一個課前預習的學生和一個沒有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在同一個課堂上所吸收的知識絕對會有很大的不同。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對新單詞有了一個簡單的記憶,對于課文的內容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他們更加清楚這節課的難點,以及自己需要花時間去克服的知識點。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上,他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自己的困惑,對重難點進行鞏固,并制訂課后的復習方案。因此,教師和學生在課前都必須進行一定的準備工作,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而共同努力。
(六)培育良好的師生關系
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情緒化,他們還不能深刻理解學習對于未來生活的重要意義,對一門課程感興趣的程度,就取決于他們對這門課程教師的喜愛程度。因此,教師要努力融入學生的圈子,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喜好,既有助于完善自己的教學資料,又能與學生建立更加親善的關系。要摒棄“氣勢壓人”“身份震懾”的想法,做到“課上是老師、課下是朋友”,使學生不僅欽佩教師淵博的學識,而且稱贊教師的人格魅力,實現互相尊重、密切交流的師生關系,在這種默契之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自然不在話下。
(七)積極開展英語情景教學
首先,在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設置問題情景,基于教學內容尋找問題線索,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和學習,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可以利用視頻、音頻以及故事設置問題,比如實際實施課程教學時,可以利用電影作為教學素材,尋找與教材內容有關的電影,并以此為基礎,可以將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或者通過展示圖片的方式讓學生猜電影的名字,然后進行一系列問題情境的設置。其次,積極設計一些任務情境,通過信息化技術設計教學任務,學生以小組或自主學習方式來對學習任務進行分析和探究。比如在課程內容實施教學時,很多都是關于問路和指路方面的內容,對此可以設計關于“幫助一個人達到目的”的學習任務,在網上搜索關于一些問路的視頻,由學生自己設計語言,盡可能地快速幫助視頻中的問路人尋找到目的地,從而讓學生通過有效的表達來完成指路任務,幫助其增加英語的應用實踐能力和時效性,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結語
當下,我國關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研究還十分不足,想要實現時效性的有效提升還需要很多的努力,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從改革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習興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前準備、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實現質的飛躍,從而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瑞宏.新課改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時效性的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19(21):143.
[2]劉 娟.初中英語課堂時效性[J].教育科學,2017(11):101.
作者簡介:岳春玲(1979— ),女,吉林松原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