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
摘 要: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語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甚至會影響幼兒今后的人生。在幼兒教育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應用游戲化的方式開展課程,激發幼兒的口語表達欲望。
關鍵詞:幼兒教育;課程游戲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3-0041-02
“課程游戲化”不僅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特色,還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為幼兒年齡太小,對很多事情不理解或理解不足,而游戲的方式可以幫助幼兒理解,且將課程游戲化,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因此,本文以幼兒教育現狀為基礎,深入分析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對策。
一、營造游戲氛圍,鼓勵幼兒開口
在幼兒教育中,為了實現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應創設游戲化的氛圍。在以往的教育案例中,盡管教師開展了游戲活動,但是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幼兒還是表現得不積極,甚至“沉默是金”。面對這樣的現象,教師應反思自身的教育行為,是否自己對幼兒存在一定的強迫,是否自己沒有照顧到幼兒的情緒,游戲氛圍是否輕松愉快,是否吸引幼兒等。教師應營造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并盡可能引導幼兒開口說話,提高幼兒的參與性,這樣才能發揮游戲的作用。
例如,“開商店”這個游戲的教育目的是幫助幼兒認識并讓幼兒學會簡單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游戲雖然簡單,但是想要激發幼兒的興趣并不容易。如果教師讓幼兒憑借想象完成活動,幼兒熱情一散去就會轉移注意力。因此,為了提高游戲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教師不妨提前給幼兒準備一些日常所見的物品,如小木偶、小汽車、小玩具、小零食、小飾品等。同時,教師應創新游戲形式。針對這個游戲,教師不妨增加一定的對話練習,然后向幼兒滲透游戲規則:“如果哪個小朋友準確說出了物品的名稱,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勵。”簡單的語言暗示能快速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接著,教師再提出新的游戲玩法,讓一部分小朋友扮“店主”,一部分小朋友扮“顧客”,無論“顧客”指著什么商品,“店主”都需要進行簡單介紹。這樣的游戲方式能夠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課程往往是以游戲的形式展開的。但是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氛圍的營造,因為幼兒非常容易受到氛圍的影響,如果氛圍友好而輕松,就會激發幼兒的游戲積極性,進而提高幼兒的語言鍛煉積極性。
二、開展角色游戲,發展語言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為了提高課程的有效性,教師應不斷完善游戲化的教育模式。其中,開展角色游戲無疑是非常有效的教育策略。所謂角色游戲,指的是教師通過人為的引導,激發幼兒的想象,進而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模式。和其他游戲模式不同的是,角色游戲令幼兒有極強的代入感,往往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在幼兒課程教育中,教師開展角色游戲,既能激發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又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開展“米奇餐廳”游戲前,教師要求幼兒先和同伴交流,談一談自己對“餐廳營業”的想法,如何建立規則等。同時,活動內容和餐廳有關,就必然涉及很多的人員,如服務員、傳菜員、廚師等,這些都可以由幼兒扮演。為了提高游戲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為幼兒提前播放餐廳的視頻,讓幼兒在視頻中了解這些角色的行為舉止,并鼓勵幼兒嘗試著模仿。比如,服務員應該有哪些行為特征?當“顧客”上門時,“服務員”應該怎樣提供服務,“服務員”在“顧客”用餐的過程中應該做些什么等。再比如,廚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行為特征?廚師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廚師一般怎樣做菜?幼兒在觀察與模仿的過程中,其行為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當幼兒做出一個動作,教師須引導幼兒用語言的方式進行解釋,這樣就能在無形中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和其他游戲不同的是,角色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快速沉浸在游戲氛圍里,因為角色游戲具備的代入感是其他游戲所不具備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兒參與角色游戲活動時,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行為,這樣就能提高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
三、借助體育游戲,鍛煉語言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為了進一步實現課程游戲化,體育游戲必不可少。一方面,幼兒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體育游戲也可以有效增強幼兒的體質,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然而在實踐教育中,有的教師開展了體育游戲,但是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觀察實踐中,很多教師發現體育游戲并沒有增強幼兒的凝聚力,大部分幼兒表現為各玩各的,誰也不理誰。如果按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幼兒的語言能力就很難得到提升。因此,教師需要激發幼兒對體育游戲的熱情,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例如,在開展“蹲蹲孵小雞”游戲時,如果按照傳統的游戲模式,幼兒就需要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接著,其中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指著其余的幼兒,同時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要成為新的“獵手”,負責接替上一個人的捕捉任務,繼續抓“小雞”。盡管這樣的游戲活動可以活躍氣氛,但是并不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優化體育游戲,并進行適當的改編。比如,前面的環節不動,當“飛”字落在某一個幼兒身上時,這名幼兒可以有三個選擇,第一是當“獵人”,繼續抓其他“小雞”;第二是表演一個節目,等完成節目就可以指定其他的幼兒充當“獵人”;第三,需要完成一個繞口令或者講一個故事,然后指派其他幼兒替自己充當“獵人”。這樣的方式既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又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體育游戲是幼兒園課程中的重要一環,在開展體育游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具備創新理念,要懂得結合自身的教育目的優化游戲環節。這樣做一方面增加了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開展區域游戲,提升口語能力
在幼兒園教育中,區域游戲是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游戲類型。所謂區域游戲,指的是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它是幼兒自主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的獨特方式,充分體現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可以有效實現“玩中學”的目的。幼兒天生中意各種各樣的游戲,在開展區域游戲時,教師既需要關注游戲的趣味性,又需要發揮區域游戲在幼兒語言發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園內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區域游戲的內容,確保幼兒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游戲,提高語言能力。
例如,針對閱讀區域,教師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繪本故事讓幼兒根據繪本的插圖完成情節的復述,或者讓幼兒根據拼圖講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搜集到的圖片進行裁剪,試著發揮想象力拼一拼這些圖片,并將圖片中包含的內容完整地講給其他的幼兒聽。通過反復訓練,幼兒的語言連貫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也能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再比如,針對建構區,教師往往會放置很多大小不一的積木。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幼兒思考、探討:這些積木應該怎樣玩,應該如何安排積木材料。比如,當某個幼兒完成建構作品之后,教師可邀請其他幼兒一同欣賞,并試著鼓勵幼兒給出具體的建議,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一邊玩積木,一邊分享自己的看法,語言能力在無形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在幼兒教育中,區域游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開展區域游戲時,教師一定要結合園內的實際情況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調整區域游戲的內容,并盡可能增加幼兒交流的機會,這樣就能提升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利用課程活動,感受語言魅力
課程活動是幼兒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幼兒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徑。用游戲化的方式開展課程,既能增加課程對幼兒的吸引力,又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讓幼兒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但是在幼兒實踐教育中,有的教師使用了錯誤的教育策略,導致幼兒不僅沒有喜歡上課程,甚至對課程反感和排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也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開展課程活動時一定要結合語言訓練相關的內容,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語言實踐,鼓勵幼兒開口表達。
例如,在開展以“春天”為主題的音樂活動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組春天的風景圖,而幼兒對其中有關春天的風景事物展現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在優美旋律的伴奏下,教師可引導幼兒結合照片發揮想象,說說自己看到了春天里的哪些景象,又從音樂里想到了哪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給出了非常個性化的回答,這個說看到了“碧綠的田野”,那個說“看到了萬物復蘇,小河匆匆流淌的畫面”,還有的學生看到“春回大地,小草也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再比如,針對“送圖形寶寶回家”的數學活動,教師向學生展示了一系列的圖形,要求幼兒將這些圖形寶寶送回它們本來的家。在“送”的過程中,幼兒可以互相交流,探討“送”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學到了很多新鮮的知識,同時語言能力也在無聲無息間得到鍛煉與發展。
課程活動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課程活動的有效性取決于教師采取怎樣的活動策略。為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應在課程活動中放大相應的內容,讓幼兒有充足的語言鍛煉機會,讓幼兒真正實現在“玩中學”。
在幼兒時期,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異常重要。因為良好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應對今后學習中的困難,還能幫助幼兒輕松解決在未來人際交往中遇到的難題。本文立足課程游戲化的背景,對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展開具體分析,旨在給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錢莉琴.談幼兒園如何有效實施課程游戲化教學[J].才智,2020(13):96.
[2]龐曉彤.立足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踐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8):157-158.
[3]鄧亞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審思:內涵、意義與策略[J].教育觀察,2019(22):17-18,75.
作者簡介:錢 慧(1968— ),女,江蘇南通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園長,研究方向:游戲活動、美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