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卓瑪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師應對初中數學六大核心素養建立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使每位學生都學有所得。本文分析了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以期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抽象思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8-0055-02
引 言
數學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將教學活動定義為課堂中教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造成學生的學變得較為被動,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核心素養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隱性教學目標,既能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加清晰的方向,又能彰顯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而有助于學生自主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活動[1]。因此,教師作為課程的構建者,要明確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挖掘每章節的數學方法、思想,并將其融入課堂實踐活動中,以此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一、設置具體問題,發展抽象思維
數學概念、定義大多是數學知識抽象化的結果,要想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由具體形象向抽象邏輯的積極轉化,教師就要以具體的問題為起點,使學生挖掘問題中隱含的數學原理。這樣學生既能從不同的問題中找到共同特點,舍去非本質特征、歸納本質特征,建立抽象的數學概念,又能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認識,把握數學基本概念,從而提升數學認知水平[2]。
以“單項式”一課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從解決具體問題中抽象出單項式的概念,并初步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教師首先提出具體問題:若正方形邊長為a,則它的表面積為多少?體積為多少?一輛汽車的速度為v千米每小時,行駛t小時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這樣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進而促使他們根據題意列出代數式并表示所列代數式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觀察代數式包含哪些運算、有何共同特征。經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初步概括單項式的概念。因此,教師設置具體問題,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完成數學概念的構建,還有助于他們從問題中挖掘數學的本質特征,從而把握數學概念,完善數學認知結構。
二、滲透生活因素,提高建模能力
數學建模是數學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應具備的一種特殊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學生建模能力的培養。由于數學知識與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教師可賦予數學知識生活化元素,設置生活化問題,使學生靈活地將生活問題進行數學化處理,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這樣既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模型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有效培養他們的建模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建模能力[3]。
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課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學會運用不等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不等關系,并體會不等式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建模意識,教師可將生活元素滲透到問題中,提出問題:某公司組織員工旅行,已知甲旅行社原價每人100元,現打7.7折,乙旅行社的原價與甲旅行社相同,但可以三人免費,其他人打8折,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哪家旅行社比較省錢?這樣的生活化問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調動他們探究的積極性,又使他們初步認識到建立數學模型的實際意義。與此同時,由于這一生活化問題是關于最優方案的選擇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學生能將其進行數學化處理,并在探究活動中感受到不等式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將生活化元素滲透到實際問題中,既能使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學會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又能完成生活化向數學化的逐漸過渡,增強學生的建模意識。
三、營造分析環境,強化數據意識
數據分析作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與進一步發展必備的知識與技能,教師可通過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使他們理性和辯證地看待問題。對此,教師應營造良好的數據分析環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據分析活動中。這樣不僅能保證學生通過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等做出合理的決策,還能提高學生對數據的敏感度,使他們掌握描述數據的正確方法,從而強化他們的數據分析意識。
以“數據的集中趨勢”一課為例,為了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權平均數對數據處理的過程,靈活運用數據統計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師創設了具體的數據分析情境,提出問題:一家公司打算招聘英文翻譯,對甲、乙兩名應試者進行了聽、說、讀、寫的英語水平測試,甲與乙的各項成績分別為85、78、85、73;73、80、82、83,如果這家公司想找一名綜合能力較強的翻譯,則聽、說、讀、寫成績按多少比來確定?如果公司要招聘一名筆譯較強的翻譯,這四項成績按照2∶1∶3∶4的比來確定,應該錄取誰?于是,學生利用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對具體的數據做可視化處理,并從中揭示數據所代表的實際意義。因此,營造良好的數據分析環境,不僅能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場所,還能促進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數據的理性分析,從定量的角度對具體事件做出決策與判斷,以此循序漸進地形成數據分析意識。
四、重視算理過程,提升運算能力
算理和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靈魂。學生只有真正掌握算理,才能更好地掌握算法。其中,算理是思維的核心,理解算理是呈現學生思維的過程。因此,在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算理過程,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深層次學習中感悟數學思想,并從觀察、思考中歸納算法,將思維引向深處,進而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