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靜
摘 要:幼兒教育重在啟蒙與培育,旨在從德、智、體、美、勞及生活習慣等方面對幼兒進行系統化的啟發與培育,引導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幼兒教師應當立足此目標,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自主研發和設計高效的游戲化課程,構建寓教于樂的教育系統,讓幼兒在充滿知識與智慧的游戲中受到啟蒙。因此,本文從教師崗位培訓、游戲化課程建設、游戲化教育氛圍營造、家園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課程體系;育兒觀念;教學環境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6-0030-02
引 言
幼兒有著很強的塑造性和模仿力,但是對外界事物知之甚少,需接受系統的教育與培養。幼兒園是幼兒教育的主陣地,對幼兒開展教育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求,恰當合理地設置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喜歡游戲的天性開發一些游戲化課程,把游戲和教育結合起來,借游戲增強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借課程增強游戲的智慧性,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學習體驗,自主構建自身的認識框架,享受學習的樂趣。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有著重要作用[1]。第一,有利于適應幼兒的天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活潑好動,喜歡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可以降低課程內容的枯燥無趣感,更適應幼兒的天性,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第二,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效果,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與傳統的課程內容相比,幼兒更愿意參加游戲化課程,更愿意接受游戲化課程的內容。此外,幼兒教師把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以娛樂化的方式實施教學,不僅有利于幼兒理解知識內容,還能挖掘幼兒的學習潛能,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實踐力,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第三,有利于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提升幼兒教育效果。課程游戲化能使游戲和幼兒教育之間的關系更緊密,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更加自覺、自主地學習,進而有效發展幼兒的語言、社交、認知、實踐等能力。由此可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十分重要,符合《指南》的基本要求和育兒目的。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探索與實踐
(一)加強幼兒教師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
幼兒教師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扮演著主導者、踐行者等多重角色[2]。為了推進課程游戲化,幼兒園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使他們有能力做好游戲化課程的設置與實施工作。
幼兒教師培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宣傳教育。幼兒園要及時宣傳、講解教育部門的相關政策,如《指南》等,幫助幼兒教師理解課程游戲化的重要作用,使幼兒教師改變“游戲對教育無用”的片面想法,進而端正其對課程游戲化的建設與實施態度。第二,育兒觀念。幼兒教師應樹立以幼兒為主、以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的育兒觀念。在此觀念的指導下,一方面,幼兒教師要把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作為教學組織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以幼兒為中心來安排和設計游戲化課程內容;另一方面,幼兒教師要轉變重管理、輕啟蒙教育的育兒觀念,注重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通過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實施課程教學,發展幼兒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能力,有效推進幼兒的綜合發展。第三,能力培養。幼兒園可以聘請知名幼教專家講授課程和游戲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幼兒教師的游戲設計和組織能力,使教師有能力實施課程游戲化教學。
(二)加強課程游戲化建設,總結有益經驗
幼兒教育和游戲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幼兒教師可以把游戲融入幼兒園課程教學中,建立一套較為系統的游戲化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有計劃地展開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幼兒教育的實效性。
1.晨間活動
晨間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開端,把游戲融入晨間活動中,可以提高幼兒參加晨間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精神飽滿地投入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晨間活動的時間較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輕松、簡單的游戲活動,在不過分增加幼兒的運動量,讓幼兒感到愉悅的同時,振奮幼兒的精神,使幼兒活躍起來。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在晨間活動組織幼兒開展“打地鼠”“平衡木”“小兔子跳一跳”等游戲,以增強晨間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在游戲中發展身體平衡能力、跳躍能力和協調能力。
2.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是一種幼兒自主進行的活動,有助于發展幼兒的自主、社交、探究、創新、思維、感知、思考等能力[3]。幼兒教師基于游戲組織區域活動,可以為幼兒提供自主選擇、思考創新、合作交流的平臺,使幼兒在活動中發展自身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區域活動中組織幼兒開展“好玩的斜坡”游戲,并提前準備積木塊、紙張、小汽車等材料。該游戲以“摩擦力”為設計原型,要求幼兒根據現有材料猜測如何搭建斜坡,哪種斜坡最光滑,哪種物體在斜坡上的滑落速度最快,并讓幼兒通過實踐操作加以驗證。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動手搭建斜坡,親自驗證猜想,很好地培養了各方面能力。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一種幼兒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共同進行的活動,如藝術活動、制作活動等。教師組織游戲化的集體活動,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提升認知、社交等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等。
例如,在大班藝術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動物音樂會”等游戲化集體活動。首先,教師把教室布置成森林場景,播放音樂和各種動物的聲音,把幼兒帶入正在森林中舉辦音樂盛會的場景中。其次,幼兒跟著音樂節奏舞動身體,大膽想象,猜想什么動物參加了音樂會,并扮演該動物。這樣的活動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表演能力、音樂能力、想象能力,又培育了幼兒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