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麗

摘 要:英語讀后續寫對學生的語言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及對情感的表達力。基于此,本文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寫作支架的有效搭建進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寫作支架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4-0018-02
引 言
2016年10月,浙江與上海的高考英語試卷中首次出現了讀后續寫的英文寫作題型。對一篇給定題目、情節清晰的文章進行續寫,是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及靈活思維能力的考查[1]。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擅于利用教材幫助學生搭建讀后續寫的寫作支架。
一、如何搭建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有效支架
高中英語支架式教學理論最早起源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于高中生來講,圍繞最近發展區設計開展的教學活動是有效實施支架搭建教學的關鍵。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支架搭建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要求及學生自身的語言能力和認知水平有目標地進行以下支架搭建。
(一)搭建內容支架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主要優勢是將語言的模仿及內容的創新進行結合,在釋放續寫者想象力的同時,可以將其英語讀、寫能力進行有效提升。搭建讀后續寫內容支架的關鍵,就在于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對內容的創造能力,最終將學生頭腦中的語言知識轉變為語言能力[2]。搭建讀后續寫的內容支架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段。
1.設計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情景相結合的訓練,搭建情境支架
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與所讀文本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適合的情境下學習相關語言知識,并以此達到內化語言的目的。從多個角度及多個方面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對學生內化語言形式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開拓其創造力,拓展學生的續寫思路[3]。以北師大版必修三第七單元第四課Sea stories為例,教師提出三個問題為學生創設情境:(1)Have you seen any films about the sea?(2)Can you swim?(3)How can you save yourself if you fall into the sea?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僅掌握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語言應用能力。
2.設計圍繞主題豐富寫作內容的訓練,搭建內容支架
在高考中,英語讀后續寫的題目是給定兩段文字,這兩段文字可能是開頭語,也可能是中心句,無論是哪一個,都可以很明顯地反映文章主題。因此,教師在搭建內容支架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明確文章的主題,并認真對其內容及想要表達的思想進行分析,讓讀后續寫內容與文章主題更有邏輯地連接到一起。
(二)搭建思維支架
寫作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語言邏輯思維,因此,在讀后續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主題啟發學生的思維。任何一個讀后續寫題材對于思維的控制點都有很多,因此教師應在多個層次方面進行思維問題設置,將文本內涵進行挖掘提煉,使學生更自主地將潛在的思維能力開發出來[4]。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出已知線索,引導學生找出可續寫線索,從而培養學生的續寫能力。
以北師大版必修三第七單元第四課Sea stories為例,已知線索為:something terrible, six hours of terror, broken my body and soul, change my hair from black to white, in a terrible storm, fell into the sea, scream out the terrifying word “Whirlpool”, go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whirlpool.可續寫線索為:(1)It may seem strange, but at that moment, when we were on the edge of the whirlpool, I felt calmer than when we were moving towards it.(2) As you can see, I did escape.
(三)搭建語言支架
英語讀后續寫的主要特點是學生能在續寫時與文本作者進行互動、與文本閱讀材料進行互動,在互動中模仿文本的語言形式。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特點從多個角度及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進行分析整理。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提煉文本話題
以文本話題為中心組織語言需要創設相應的語境,以滿足實際特定需要,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經驗及情感融入的有機結合,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訓練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文本的中心思想進行提煉,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課后拓展及日常積累拓展英語詞匯,為學生更好地讀后續寫文章做鋪墊。還是以北師大版必修三第七單元第四課Sea stories為例,首先,教師應將文本的關鍵詞進行分類(見表1),然后,讓學生討論在續寫中可能用到的詞匯,以此調用學生的語言儲備(見表2)。
2.將語言歸納在一起,建立功能語言
從語言篇幅的功能出發,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不同風格的文章,以及不同文章中語言發揮功能的形式,這也被稱為功能語言。英語讀后續寫分為很多文體,主要包括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等,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一種進行續寫,也可以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相結合的模式。以夾敘夾議的文章為例,文章記敘部分通過描述事件給予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文章的議論部分則是對事件的分析和簡要評論。因此,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教師要講解整篇文章的特點,以引導學生進行功能語言整理,從而使學生在讀后續寫的過程中準確運用語言,最終達成語言交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