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其課堂教學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其中問題導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它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和問題導學法的基本概述、特點、好處的闡述,介紹了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對其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概括,以便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9-0061-02
初中階段是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因為初中數學教師不僅教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考慮問題,而問題導學法就可以起到這種作用。問題導學法即在某一特定的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其事先進行自主學習。一方面,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教師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另一方面,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他們主動探究問題,培養他們對數學的愛好。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為滿足應試教育模式的需求,教師們普遍重視學生的分數,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主動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很多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模式進行教學,這樣導致學生的解題能力降低,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數學學習和生活實踐中,更不能做到舉一反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夠,學生只能通過呆板的學習方法解決問題,被動地學習,喪失了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問題導學法基本概述
問題導學法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圍繞學生能力培養目標提出的訓練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法提高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豐富了課堂環節。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全面準確的了解,問題的重點應放在課堂重點內容上,同時,教師要設計學生普遍能夠解決或者通過教師啟發引導之后能夠解決的問題,以便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總體來說,問題導學法是一種綜合性教學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問題導學法的特點及好處
(一)問題導學法的特點
問題導學法具有很強的引導性、情景性和規劃性。
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了教師與同學之間“授”與“受”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課前提出問題使得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進而為課堂教學做鋪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數學教師合理地提出問題,對學生解決問題起到引導作用。這正是教師將問題導學法應用于數學課堂的關鍵。
問題導學法是以學生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它以問題為中心,以訓練為主線,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教師創設有利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思考,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該方法更加重視學生的問題化學習,真正實現了以自學和探究為主的教學思想,使學生處理問題更具規劃性,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鍛煉他們的探究及思維能力。
(二)問題導學法的好處
第一,這種方法是先引領學生走進書中的重點部分,然后再進行耐心解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雖然教師講得很多,但成效甚微,非但不會使學生對其所講內容深刻理解并掌握,反而使學生感到課堂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問題導學法則是突出重點,讓學生提前自主研究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準確的把握。
第二,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貫穿學習內容的主線,突出教學重點。在舊式教學方式之下,教師或直接從頭到尾地講解,或簡單地讓學生閱讀全部內容,而不區分重點。這樣的情況下,預習以及講解的效果就不會很好,因為學生關注的方面多而散,反而會忽略重點,并且獲得的信息太多,會導致學生學習疲累,從而降低教學質量。而問題導學法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學生根據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該過程正是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這種類似“趣味教學”的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該方法可能會花費教師很多的備課時間,但在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這種方法促進了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善,活躍了課堂氛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四、問題導學法在現實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所提出的問題創設情境
采用問題導學法,教師應當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信息化或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思考研究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落實問題導學法。
在每一節課開始之前,教師要讓學生先預習,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這樣做一方面是讓學生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習的動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每節課所提出的問題都必須和教學重點緊密結合;二是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有一定的研究和思考價值;三是提出問題的方式應當多樣化。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人步行的時間和所走過的路程二者之間的關系來創設一種問題情境,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出了學習的內容: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