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且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勞動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通過科學的勞動教育,學生可以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文章對小學生勞動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生;勞動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7-0033-02
引言
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勞動教育需求以及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等設計科學的勞動實踐活動,強化勞動教育成果,通過勞動教育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德育素養等,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簡述勞動概念及分類
詞典對“勞動”一詞的解釋是這樣的:“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它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倍疚乃治龊陀懻摰脑掝}主要是針對小學生勞動實踐教學的。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付出汗水,有老繭以及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的世界的能力。不得不說,蘇霍姆林斯基先生對勞動教育的理解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示。筆者在創新勞動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過程中,積極學習先進的理念,對勞動教育進行創新,以提升小學生勞動教育成果[1]。
關于“勞動教育”的分類,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一是從實施主體角度分類,可以分為家庭勞動教育、社會勞動教育和學校勞動教育。二是從基本內容角度分類,可以分為生活服務勞動、社會公益勞動、生產技術勞動。三是從傳統勞動角度分類,可以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從當前的培養目標以及勞動教育的根本任務來看,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
二、小學生勞動教育現狀
學校雖然會對小學生進行一定的勞動教育,但實際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沒有明顯的優秀勞動者特征。筆者認為,優秀的勞動者需要具備以下幾點,即勞動光榮與勞動致富的理念;有強烈的責任感,自覺遵守勞動紀律,主動勞動;勞動品質堅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有“科技興國”“獨立見解”的思想觀念;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是,體力勞動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比較低,雖然有的人認為這個社會上并不存在最低賤的職業,但是在班級干部中愿意做“勞動委員”的學生只有很少一部分,并且很少有學生愿意做一名農民或者技術工人,學生普遍希望自己成為一名腦力勞動者。由此可見,雖然體力勞動也很光榮,但這一理念并沒有真正深入人心。在目前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缺少在校值日和做家務的主動性。第二,學生的勞動素養不均衡。雖然小學生的勞動素養正在不斷提高,但是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現象,主要是年齡方面表現出的不均衡,年齡比較大的學生比較貪圖享受,與年齡小的學生呈現出鮮明的反差[2]。第三,勞動教育忽視價值觀的重要性。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不僅能夠從體力勞動中獲得一定的技巧和技能,還能獲得道德方面的教育,豐富思想和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的支持,那么學生很難深入學習,難以對這個世界有科學的認識。同時,小學生對體力勞動的認知存在一定的不足。雖然有的學生能夠意識到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都是一種勞動形式,也有的學生認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愿意做一名農民和技術工人的學生還是極少數,并且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愿意做一名農民和技術工人的會越來越少。這一點與社會對勞動的價值認可程度有關,也是學校和家庭教育忽視體力勞動價值教育所導致的。
三、小學生勞動教育途徑
(一)對學生的勞動觀念進行培養
小學生勞動觀念的形成主要來自幼兒階段家長每天做飯、洗衣服等勞動行為,這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希望參與其中,并為能夠與家長一起勞動而感到愉快。當進入小學教育階段后,勞動就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項目之一,他們需要每天打掃教室衛生,布置教室,整理書本等,在這些勞動活動中,學生可以逐漸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形成熱愛生活的思想,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此外,在勞動實踐活動和勞動課中,教師滲透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強化學生對勞動人民的情感,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團結合作、認真負責以及關心集體等優秀品質,激勵學生用自己的勞動去建設家鄉、建設祖國、建設未來。因此,在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勞動觀念的培養。
(二)發揮榜樣在勞動中的作用
一方面,利用榜樣作用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教師需要樹立一個典型,宣傳典型人物的事跡,予以表彰、鼓勵,利用榜樣促進學生積極勞動,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保證勞動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為學生的榜樣。很多時候,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都是悄無聲息的,其力量卻比有聲的說教更強。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去影響學生,以便“近朱者赤”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及時整理好自己使用的材料,看到教室地面或者學校操場上的垃圾時,及時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等,這些行為都是勞動教育中的一件件小事,但教師的行為會對學生的勞動理念產生直接影響[3]。由此可見,在發揮榜樣作用時,教師要重點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處理好勞動和學習之間的關系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教師和家長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忽視勞動鍛煉對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勞動教育中處理好勞動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尤其需要處理好勞動實踐與文化知識學習之間的關系。有的家長片面地認為勞動會影響學生學習,影響學生考試成績,不利于學生考上重點初中等,因此,他們不鼓勵學生參與勞動,而是對與勞動有關的內容選擇一手包辦,導致學生形成依賴等心理,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并且導致學生失去在勞動中運用知識、發展智力的機會。因此,在勞動教育中,教師需要注意科學處理勞動和學習之間的關系,以手腦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勞動教育與科技活動進行融合
對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將其與科技活動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能力。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要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社會進步的基點,將科技進步與改善民生、優化產業結構有效結合。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勞動教育?筆者認為,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具體包括:第一,轉變勞動教育理念,相信學生自身的創造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創造意識。第二,教師組織創造性教育活動時,要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是教師包辦,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學生的創造能力有展示的平臺和機會[4]。第三,將勞動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基礎。勞動教育需要與各個學科結合,通過科技含量較高的小發明、小制作等活動促使學生手腦并用,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嘗試創造的樂趣,激發學生創造興趣和意識。
(五)通過日常生活加強勞動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勞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洗碗、擺碗筷、掃地、整理衣服等勞動逐漸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養成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的良好勞動習慣。各部門需要為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提供便利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從課堂教育轉變到社會教育,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茖W地實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在現實中,將理論知識具體化,還能夠使學生了解到社會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從而為走入社會奠定基礎。
(六)勞動教育與德育結合
長久以來,很多人對勞動教育的認識比較模糊,學校和教師雖然支持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但是擔心會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產生不良影響,擔心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存在安全問題;很多學生對勞動教育存在錯誤的認識,勞動動機不足;接收單位因為擔心影響自身的生產效益,導致學校在組織勞動實踐活動時沒有合適的基地[5]。因此,相關部門應做好勞動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將勞動教育作為教學計劃的重要內容,逐漸實現小學生勞動教育的系列化、制度化,為教育部門成立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提供支持,相關單位和部門也應為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提供支持,將其作為應盡的義務,為學生參與勞動提供便利,使勞動教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必修課,并且將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表現作為評價其能力和素質的一項依據。因此,在對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中,教師應注意將其與德育進行有效結合,積極利用德育途徑和方法提升勞動教育效果,提升學生勞動素養。
結語
經過本文的分析,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發揮榜樣作用、處理好勞動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將勞動教育與科學活動融合等措施,落實勞動教育,并保證勞動教育效果,提升學生勞動素養。
[參考文獻]
[1]金娥蘭.小學生家庭勞動教育路徑新探——家務勞動實踐學習活動的開發與實踐[J].中小學德育,2020(8):36-39.
[2]王 蕊.試析勞動教育對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2020(16):54-56.
[3]周柳貞,應黎莉.立德樹人視域下新時代勞動教育融入中小學生生涯發展的思考[J].上海教育,2020(10):76-77.
[4]張春英.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問題及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251-252.
[5]張 菁.小學生勞動素養的培育策略——以班級衛生自主管理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18(16):84-85,91.
課題項目: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規劃課題“勞動教育安全保障機制研究”(DX〔2020〕GHB278)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海霞(1978— ),女,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