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旻
摘 要:英語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且在學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微課群”的課程體系建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知識點,而且能夠讓其更好地實現英語語言的應用,讓課堂教學更具靈活性,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文章作者就城郊學生英語學習中“微課群”的課程體系路徑進行了探索,以期為廣大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微課群”;課程體系;英語教學;學習能力;城郊學生
中圖分類號:G434;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7-0021-02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并在推動教學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結合的教學手段,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帶給學生更為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掌握知識。“微課群”則是在微課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將學科教學內容串聯起來,讓課程體系以更加完整、融合的方式呈現出來,并實現不同知識點的相輔相成。如果說微課能夠解決某一知識點的問題,那么“微課群”則能讓教學中一系列的問題得以解答。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構建“微課群”已經成為英語教學中需要重要關注的內容。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短、小、精、悍”。“短”指的是微課的播放時間較短,一般來說制作微課的視頻時長保持在5~10分鐘,這樣可以通過較短的時間將知識中的重點內容傳遞給學生。“小”指的是微課內容體積小,教學主題小,這就可以讓微課視頻內容進行各種壓縮技術的轉化,并在任何需要的場所進行播放,這樣便于教師使用視頻,從而滿足未來互聯網教學模式的需要。“精”指的是雖然微課視頻時長較短,但是卻能將教學的重點內容呈現出來,教學活動往往極為精彩,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從而讓學生較快掌握教學內容。“悍”則指的是微課的應用范圍廣泛,能夠適應多場合和多設備播放需要,達到較好的播放效果。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微課群”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一)完善課程資源
英語教學中借助“微課群”來進行教學,能夠將更多的教學資源融入教學中,這樣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則不再是教授單一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能夠完成不同知識點的學習,并將這些知識點融會貫通,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并將這些多樣化資源以體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實現課程資源的拓展。
(二)豐富教學內容
“微課群”的課程體系構建不僅能夠融入更多的教學內容,讓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還能讓課堂教學方式更為靈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另外,“微課群”具有遠程教學的特點,能夠進一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讓很多課堂教學無法呈現的內容得以呈現,讓網絡資源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樣所豐富的教學內容更具新穎性。
(三)構建課程體系
傳統教學的開展更多的是通過單一課堂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雖然在進行體系化建設,但是學生并沒有感覺到體系化模式的推進,很多時候學生并不能主動就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體系化融合。“微課群”的建設則能夠讓課程教學以體系化模式開展,讓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將多樣化知識點貫穿起來,這樣的教學則融合了體系化模式,學生的知識學習也更具連貫性和貫通性。
(四)提升教學質量
“微課群”課程體系的建設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英語知識,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需要來選擇課程,讓學生真正實現重點知識的掌握,并提升自我薄弱知識點的學習。加上課堂教學的相互銜接以及靈活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自覺投入微課學習,在課堂學習中集中注意力,使其既能掌握知識,又能實現知識的靈活應用。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微課群”課程體系構建的路徑
(一)擇優篩選,豐富資源
隨著互聯網與教育體系的結合,越來越多互聯網資源都可以應用到教育體系之中,帶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視野,讓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從互聯網中搜集更多的資源,將網絡資源應用到“微課群”建設中,從而帶給學生更為有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筆者在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教學過程中,便從網絡中搜集了很多關于城市污染的資料,并將這些資料融入微課制作中,先通過一段城市污染的講解引導學生對生活環境予以關注,然后引出主題進入單元學習。“Since the reform and the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1978,the nat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people's lives have been improved a lot.However,this causes a problem.The environment is beening polluted seriously...”筆者播放視頻帶領學生從歷史角度出發分析城市污染發生的原因,并與學生討論如何更好地實現城市污染治理。同時,筆者將微課視頻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引出主題的基礎上與學生一同閱讀文章,并讓學生將所觀看的視頻與文章閱讀內容結合起來;第二部分重點講解語法知識;第三部分給予學生自由討論時間,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微信群中進行討論。這樣三部分的微課視頻構成一個簡單的“微課群”,既可以讓很多課外內容融入學生的學習視野中,也能讓學生結合視頻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研究,從而建立簡單的單元課程體系。
微課的制作中所容納的內容豐富多彩,諸如動畫、視頻、音頻、PPT等資料都可以應用其中,這樣的微課會更加有趣,且所帶動的教學效果質量更佳。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來制作微課,讓微課學習與學生的學習相契合。
(二)知識貫穿,體系形成
“微課群”課程體系構建雖然建立于微課基礎之上,但是相較微課來說則更體系化,其需要將很多知識點融入其中。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微課群”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將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點以“一根線”的方式串聯起來,讓學生能夠結合微課內容進行知識點的觸類旁通。
比如,初中英語學習不再簡單局限于單詞的掌握和語句的聆聽,而是融合了很多語法知識,結合學生所需要掌握的語法知識,筆者進行了“微課群”的制作。筆者所制作的微課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如單詞類別、重點語句類別以及語法類別,學生點擊相應的類別便可以進行相應的學習。有的學生點擊語法類別后,可以從宏觀角度看到其在整個初中階段所需要掌握的語法(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將來進行時、代詞、介詞、人稱代詞等)內容,再點擊進入相應的語法之后學生就可以進行相應的內容學習。其中很多語句是課文內容,這樣,在課文語句引導的同時將一些與之相類似的語句引出來,學生可以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學習到與之相關的內容,從而讓學生的語法知識掌握更為扎實,讓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更為全面。
英語的學習既是多個知識點的掌握,也是多個知識點的貫穿,只有讓學生真正將所學習的知識點貫穿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知識。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是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知識的貫穿也讓課程學習得以體系化形成,這都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
(三)實踐結合,滲透引導
英語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應用,只有將英語與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才能讓英語真正服務于學生的生活,才能讓英語的作用得以發揮。借助“微課群”則能夠讓學生的英語走入學生生活中,帶動學生在生活中靈活應用英語,這樣的英語學習才更具意義。
比如,筆者在Newspapers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模塊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本單元的知識學習。首先,筆者讓學生進入單詞學習模塊,借助此模塊內容讓學生掌握“publish”“publishing”“elect”“election”“editor”“edit”等單詞。然后在句子模塊中將學生所學習的這些單詞融入句子中,再通過篇章的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習的句子融入文章中。在學生進行文章學習的同時融入語法學習,這樣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則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知識,既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也能夠明確所學習內容的目的。最后,筆者在一個單元內容學習完成之后,會進行不同的類別分類讓學生進行復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夯實知識基礎,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理論知識的學習最終要服務于生活,“微課群”的構建既能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從理論層面上升到實踐層面,也能讓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生活中,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英語的作用,也能讓學生的語言視野更為開闊,這是“微課群”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方法和路徑,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
結語
“微課群”課程體系的構建對英語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是時代發展對英語課程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標準。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薄弱點來進行“微課群”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和開發,將學習重點融入微課教學之中,讓微課帶動學生知識點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就所學習的內容延伸拓展,并激發學習興趣。筆者相信,微課能夠為英語教學的開展提供強大輔助,實現課程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將微課系列化、體系化,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上升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宋倩雯,吳東英,陳蕓蕓.“互聯網+”背景下音樂微課課程體系設計與構建[J].黃河之聲,2020(6):84.
[2]曾小春.微課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應用的建議[J]. 校園英語(中旬刊),2019(30):117.
[3]萬維群.微課在培養九年級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中的運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9):9.
[4]程 慕.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2):183.
[5]張業群.微課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6).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構建‘微課群課程體系,提升城郊學生英語學習力的實踐研究”(XC-c./2020/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嚴 旻(1990— ),江蘇泰州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