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眾多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多年來,我國長期奉行改革開放的對外政策,與國際的接觸日益增多,對高素質的英語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長。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運用能力,是英語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必須深入探索的教育領域。基于此,本文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探究了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6-0010-02
引 言
對于高中英語教育來說,傳統教學目標往往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考試能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沒有過多的要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只需要鍛煉自己的應試能力,不需要深入地訓練英語所需的綜合素質。然而,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因此,新時代下的英語教育應培養學生思維的自覺性,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運用英語思維解決問題。思維能力既是英語教育的一部分,又能夠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成為廣大英語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積極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科目,英語教學常常表現出教學方式枯燥、乏味,教學內容重復度高的特點。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因為英語教學內容的重復性對英語學習喪失熱情。以新單元的英語教學為例,學生每次接觸新單元都是學習單詞、背誦單詞、學習課文、背誦課文。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就會降低。此外,現有的高中英語教學就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學生就更容易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學生積極性喪失必然會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缺乏自主性[1]。沒有了動力支持,學生的英語學習就會變得機械化,從而無法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教育體制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很大一部分高中英語教師仍保持著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應試能力為目標開展英語教學。這種滯后的教學理念,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英語運用能力、英語思維的發展。
以高一英語模塊2中Amazing people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會重點要求學生背誦、默寫“preserved”“disturb”“fortune”等課文中出現的重點單詞。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雖然具備了應對考試的能力,但是無法提升自主思維能力。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對名人事跡的深入拓展,阻礙了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也沒有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
傳統的教學理念必然會導致教學內容的單調及教學形式的單一。一方面,過于單調的教學內容必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英語思維也難以跳出英語教材與生活實際產生關聯;另一方面,教學方式的單一必然會導致高中英語教學難以發揮應用的作用,很難對學生的英語思維、運用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三)缺乏英語教學情境
受限于英語教育資源的不足,一般的高中英語教學很難為學生創設必需的英語教學情境,而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教學往往處于“紙上談兵”的狀態。首先,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并沒有使用英語的習慣,英語教學始終固化在課堂上。離開了課堂,學生的英語思維訓練也隨之停止。其次,受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高中英語課堂并沒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思維訓練場景,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也無法很好地訓練英語思維[2]。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問答式”的教學模式,這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自主性,而且嚴重地阻礙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新單元的教學中,教師一般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新的單詞、短語及一些特殊的句式教給學生。學生雖然能夠得到知識的提升,但失去了自主思考、互動交流及運用英語口語的機會。此外,單調的教學模式還會阻礙其他英語活動的開展,進而減少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比如,教師一直采用“灌輸式”的方式教授給學生英語知識,就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組織一些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口語比賽”等。這些活動能夠創設英語情境,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有著重要作用。單調的教學模式無形中減少了開展這些活動的機會,無疑也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產生了阻礙。總體而言,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英語教學情境,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維的自主性
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往往不夠系統、全面。對很大一部分高中生而言,學習英語的策略就是死記硬背。這部分學生認為,只要能夠牢固地記住所學的單詞、短語與句式就能夠學好英語。同時,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忽視了英語教育最基本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及英語思維,而是一味地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其實,這是一種本末倒置。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科目,其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運用語言這一工具,更好地與外界交流。事實上,一味練習考試技巧,并不能真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
例如,在高一英語下學期模塊3 unit 3 Back to pas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示“ancient civilizations”的獨特魅力,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如“What other ancient civilizations do you know about?”“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tect them?”通過這些問題,教師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這些問題,進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訓練。通過這些問題,學生的求知欲能夠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學生的自覺性會大大增強,其思維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創設英語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英語思維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除了英語課堂,他們平時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缺乏英語實踐運用的機會。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主動創設互動情境,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以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最簡單、最容易使用的方法就是課堂提問,其既能夠推進課堂教學進度,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創設英語聽力練習情境。以課文講解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先自主瀏覽課文,然后隨機提問學生一些關于課文的問題,如“Who is A?”“Why did A help B?”學生可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練習英語口語。此外,教師可以經常使用“who, why, where, when, what”等進行提問。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能夠更加全面地接觸英語及進行口語練習。其次,教師還應在日常英語課堂上創設英語情境。比如,每次上課打招呼時,教師要說“Good morning everybody”,或者“Good afternoon everybody”。同時,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回復“Good morning teacher”“Good afternoon teacher”。這樣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一些日常使用的英語口語,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大有裨益。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書中人物并用英語完成對話,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這樣的互動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能幫助學生融入情境之中,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
(三)拓展課堂內容,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讓學生獨立思考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真正地獨立思考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發展思維能力。因此,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通過不斷拓展課堂內容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首先,拓展課堂內容的第一步就是要跳出教材的限制。教師應構建一個基于教材而又超出教材的英語課堂。例如,在教學模塊5 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時,教師在完成課文講解之后,還可以進行一些課外知識的拓展。通過這些課外知識,教師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思考更多、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教師還可以教導學生交友應誠信、與朋友相處應坦誠相待。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這些拓展的知識用英語表達出來,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樣的習慣不僅有利于學生生活,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也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當在記憶單詞遇到困難時,學生可以自主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法,通過聯想記憶、英語報刊閱讀、英語電影觀看等方式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由此可見,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能夠有效地推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
結? ? 語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教師應科學規劃教學進度,積極改變教學模式,通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創設英語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習慣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努力奮斗,為國家培養更多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孟世勇.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26):114-115.
沈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若干思考[J].英語教師,2020,20(10):69-72.
作者簡介:王潔梅(1981.10—),女,江蘇海安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