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才濤
【摘要】新形勢下城鄉規劃中暴露出空間發展問題,如何在城鄉發展中合理地規劃空間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本文主要探討新形勢下城鄉規劃中空間發展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城鄉規劃;空間發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29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鄉規劃成為發展城鄉經濟的一項措施。為了刺激城鄉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城鄉規劃要做到完善、合理。城鄉規劃中的空間發展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城鄉規劃中出現空間發展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城鄉規劃的建設效果,容易引起空間矛盾的問題,進而也就會制約城鄉經濟建設,致使城鄉規劃達不到預期效果。
1、新形勢下城鄉規劃中空間發展的問題
本文結合新形勢下的城鄉規劃,例舉空間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1用地結構問題
用地結構是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的一項問題,城鄉規劃的速度逐漸加快,用地結構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城鄉規劃中較為明顯的空間發展問題就是用地資源緊張,增加了用地時的競爭力[1]。城鄉規劃用地結構中,人口分布與建設用地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城鄉規劃雖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實際人口與用地問題是較為突出的,分析這類問題的表現,如:(1)鄉鎮區域中的農村建設用地增加以后,勢必會減少耕地,這就會引起用地和耕地空間的矛盾,矛盾日益激化后會影響著城鄉建設的發展,不利于城鄉結構的穩定性;(2)城鎮規劃中用地方式較為粗放,這種用地方式會浪費大面積的土地資源;(3)城鎮規劃用地的空間結構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對城市、鄉鎮均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比如交通堵塞、人員擁堵,土地資源利用率偏低,基礎設施缺乏,人們居住環境差等問題,無法充分的提高人們在城鎮區域的生活質量,降低了城鎮規劃區域的吸引力,無法提高城鄉區域的經濟建設水平。
1.2發展路徑問題
城鄉規劃的空間發展中發展路徑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區域競爭日益激烈,城鄉空間規劃中,區域好也就說明其經濟能力強,很多規劃區域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存在不良的空間競爭,這種發展模式會干擾城鄉規劃的發展路徑[2]。列舉城鄉空間規劃中發展路徑的問題表現,如:(1)貧富差距過大,同一片城鄉規劃地段中不同區域的發展路徑不同,致使城鄉規劃地段出現小范圍的貧富差異,造成收益不均的發展問題;(2)地方保護主義,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容易產生地方保護主義問題,這類問題制約著發展資金、技術的流入,降低了城鄉發展的能力;(3)農民土地權益受損,城鄉規劃時政府低價購買農民土地,直接損害農民的土地權益,農民出于保護自己土地權益而引發糾紛,干預城鄉規劃空間的發展路徑。
1.3生態環境問題
城鄉規劃空間發展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環境污染、資源分布不合理都會引起生態問題,比如耕地退化、缺水、土地污染等。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把一些企業引入到城鄉區域內,企業引進后又缺乏嚴格的管控,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等直接排入河流或者埋入土地,造成嚴重的土地、水源污染,這便引發了生態環境問題。
2、新形勢下城鄉規劃應對空間發展問題的策略
結合上文中列舉的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的問題,列舉新形勢下城鄉規劃應對空間發展問題的幾點策略,有效落實這些策略,用于解決城鄉規劃中的空間發展問題。
2.1合理調整用地結構
新形勢下城鄉規劃的力度不斷加強,城鄉規劃空間中應該合理的調整用地結構,從2010年出臺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城鄉空間規劃面臨著新格局、新形勢,合理規劃城鄉空間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3]。城鄉空間規劃中以城市為中心點,逐漸向鄉鎮擴充發展區域,用地規劃中要標記出重點開發區和優質開發區,城鄉規劃中如果確定為農產品主產區,這部分區域就要重點發展農業產業,還要適當限制規劃開發,建設中保留生態功能區用地,以免出現過度開發的情況。
主體功能區規劃引導著城鄉空間規劃的發展方向,主體功能區包含的區域比較廣,主體功能區規劃時把縣級作為規劃的基本單位,在保證主體功能區和城鄉規劃空間不沖突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城鄉空間規劃中的用地結構。
城鄉空間規劃在新形勢下的發展中,根據區域劃分選擇匹配的產業結構,解決區域規劃落后與產業結構不匹配的矛盾,合理調整功能區、空間結構以及用地結構,確保區域中的用地能夠承載開發、規劃帶來的效益能力,挖掘城鄉空間規劃的發展潛力。
城鄉空間規劃發展中需設置用地目標,重點開發已有的用地,而不是只依賴新開發的用地,還要提高已有用地的開發能力,在這之后再繼續擴大規劃用地的面積。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需評估土地資源,根據評估結果指導土地的利用,以免造成土地浪費。
2.2引導區域良性競爭
城鄉規劃空間發展中,發展路徑這方面要做到區域的良性競爭,挖掘城鄉規劃空間的價值,城鄉規劃空間含有較大的發展價值,城鄉空間規劃要匹配合適的服務功能,城鄉規劃空間發展路徑中需注重品質,并且降低資源消耗,這樣才能實現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新形勢下城鄉規劃空間發展路徑中,平衡空間規劃區域的經濟發展能力,要保證每個城鄉規劃空間都有足夠的發展潛力,解決區域中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城鄉規劃空間發展路徑中要維護農民土地權益,應站在農民的角度上制定征收計劃,充分了解農民的實際要求,不能出現強制征收或者強制低價收購,征收農民土地以后要合理規劃空間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合理發展,為周邊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帶動農村經濟。
我國城鄉規劃的過程中發現一種問題,就是人均建設用地水平較高,有大量的土地被閑置導致資源浪費,城鄉空間規劃發展路徑中,要遵循集約、節約用地原則,根據人均用地水平規劃城鄉空間用地,既要考慮到城鄉規劃后人們的利益,又要考慮空間發展方向。政府、政策在引導城鄉空間規劃良性競爭中有著積極的作用,政府可以出臺一些政策,這樣在政策的支持下使城鄉空間規劃發展更有力度。
2.3出臺政策保護環境
新形勢下城鄉空間規劃時造成的環境污染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新形勢下城鄉空間規劃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是不能忽視生態環境的建設,政府應該給予政策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城鄉區域的環境[4]。城鄉空間規劃時要協調多個部門,比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交通部門、環保部門等,多個部門協調參與城鄉空間規劃的工作,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的機率。城鄉空間規劃中積極推進生態建設,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全面落實環境保護工作,不能只注重開發,也要落實生態環境的建設,完善生態結構,提高環境保護的能力,杜絕出現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的問題。
結語:
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出現了一些空間發展問題,我國已經出臺政策幫助實現城鄉的合理規劃。城鄉規劃中的空間發展問題是非常明顯的,為了提高城鄉規劃的合理性,促進城鄉經濟發展,城鄉規劃中就要重點解決空間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城鄉空間結構的合理性、規范性。
參考文獻:
[1]趙南.新形勢下城鄉規劃應對空間發展問題的策略探析[J].南方農業,2020,14(32):134-135.
[2]李曼.新形勢下城鄉規劃應對空間發展問題的策略探析[J].價值工程,2020,39(18):45-46.
[3]趙勇.新形勢下城鄉規劃應對空間發展問題的策略探析[J].農家參謀,20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