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吉芳
摘 要:現在這個時代最需要培養的人才類型是擁有創造力、跳躍性思維和藝術美感創新思維的創造者和開拓者,隨著素質教育背景下課程的不斷改革和教育模式的變換,發現傳統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太過模式化,缺乏創造性,缺乏造夢尋夢的意識,這對于當今社會的發展和步入社會、走進生活后的個人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當下教育開始愈發注重藝術教育和抽象思維培養,藝術類課程也隨著教育體系的改變逐漸增加課程安排,藝術課肩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跳躍性抽象思維的責任。而初中階段是每個學生尋夢之旅中最重要的一程,初中美術課程的針對性教育需要做出與時代大環境相符合的規劃。
關鍵詞:課程改革;創新能力;抽象思維;初中美術
美術課程屬于一門藝術課,新課改中對藝術課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強調藝術對學生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需要在初中時期加強對學生藝術興趣的培養,發掘學生的審美和藝術潛能,幫助學生在初中這個重要的時期樹立人生觀,培養創新能力和的抽象思維,培養新型高素質人才。
一、向學生傳遞美術的具體意義和表現形式
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是一種可視性藝術,創作需要占據一定的平面或者空間。一般學生將美術課程簡單理解為畫畫課程,這種理解不夠全面和系統,美術的劃分有很多種,一般可以分為四大類:雕塑、設計、建筑、繪畫,現代經過重新規整,也有很多人將攝影和書法歸為其中。美術的理念是:“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p>
美術的入門很低,一個樹枝木料、一塊石頭、一捧沙都可以塑造可視性視覺形象,都可稱為美術,是用來反映社會現象和自然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藝術活動,具體可以分為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主要包括雕塑和繪畫兩大類,繪畫又涵蓋了水彩畫、油畫、水粉畫、素描等多種。而借助一種藝術形式創造一種藝術氛圍,傳遞一種藝術思想都會幫助觀賞者建立一種思維模式,了解古代、現代中西方不同時期的創作流派都會幫助開發學生思維創造力。
二、明確初中美術課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初中美術課由于長期處于關注度低的狀態,導致很多學生對該課程不在意,忽略了其重要性,初中美術課程教學涵蓋水彩、國畫、素描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學習,很多學校對美術課教育只是做表面工作,走形式,對課程安排、課程設計、資源設備配備都不注重,這導致很多學校的美術課程教學模式枯燥單一,內容缺乏,藝術形式和意義空洞,很難做到藝術理念和藝術形式的傳遞,這讓教學工作很難展開,而且這種情況會造成惡性循環,學生很難作為課堂主導,不能通過藝術氛圍感受藝術理念,導致很多學生對美術課程輕視甚至忽視。
同時由于課程安排不穩定,課程的銜接性差,教師在課程中扮演的角色對授課方式和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大部分初中美術課程缺乏實踐性,大多數是理論知識占主體,缺乏實踐教學,對美術而言這種教學模式存在很多不足,美術課程需要通過動手實踐、實景實地采風、藝術理念賦予來培養藝術創造力和思維發散性,需要在動手過程中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創作背景,更好地完成教育目的。
三、明確新課改對初中美術教學的要求并做出相應的教學
規劃
新課改對文化課給予全新模式體系改革,對初中美術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在美術課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美術,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美術課堂學習中,樹立審美能力,培養創新能力,通過不同的藝術風格、流派的展現將不同類型的作品展現并講解,借此開闊學生的視野,營造課堂的藝術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初中階段更好地學習成長。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通過藝術課程對學生進行思維開發和藝術培養,為學生賦予創造性思維,這是文化課所缺乏的,需要由藝術課程進行開發。人在步入社會后,大部分生活、工作會很枯燥單一,但是不能缺乏創造性思維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在以后的生活中彌足珍貴,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隨時隨處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美、描繪美,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在不缺乏藝術熏陶的環境中成長。
初中美術教學需要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塑造創造性思維,創建興趣課堂和創新思維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實踐學習,鼓勵學生發現藝術,擁有創造藝術的能力和習慣。教師也需要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多進行資料分析和演示,起到藝術啟蒙的效果。
初中美術由于長期的大環境影響,需要盡快做出調整,隨著藝術課在教學體系中的地位提升,教師要制訂相應的規劃和課程安排,培養學生將藝術與學習生活相融合,力求培養創造力和假設性思維等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急需的能力。在初中階段,教師應注重思維開發和美術藝術啟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潛力和藝術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饋,才能更好地達到初中美術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石顯美.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3):264-265.
[2]許蘊汝.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0(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