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景林
摘 要:對于初中教育來說,父母與教師會更加傾向于讓學生去學習一些更加有意義的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德育課堂的開展就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實踐
正處于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對生活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疑惑,為了讓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到一些與他們心理更加相符的知識內容,初中老師進行德育教學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老師不能在課堂上講述一些太過籠統的內容,要讓學生在德育課堂上學習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知識。為了真正在教學課堂上實現這個目標,把初中德育課堂變得生活化就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初中老師就能夠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初中階段的學生了解到更多有關德育的知識內容。
一、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
1.聯系生活
初中老師給學生講有關德育的知識,主要是為了讓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到一些更加有意義的東西,為了讓初中生的價值觀念變得更加正向。通常情況下,初中老師給學生開設德育課堂,其實更多的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很多老師為了如期完成教學目標,就會去網上或者是其他的資料上直接截取一部分有關于德育的內容,但這種方式之下的德育課堂并不會讓學生學到一些實際有用的東西,所以,老師在德育課堂上所要講述的內容需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得更加緊密。在德育課堂上,不要只是在多媒體上放映教學的內容,只有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學生才有可能學習到更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知道,初中生的價值觀念還處在一個正在形成的階段,如果沒有采用正確的方式對其進行干預,那么初中生就很容易走入誤區。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其實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要讓學生知道誠信的重要性等,這些其實都是德育課的教學重點。提起責任感、誠信,我們會覺得它們的范圍比較大,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些生活中實際發生過的事情,比如說,扶老人過馬路、阻止行人闖紅燈等,這些都是能夠在生活當中經常遇到的。通過對生活中發生過的事情進行分析是給學生普及本方面知識進行德育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2.布置生活作業
即使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對老師所講述的一些德育知識有自己的理解,如果學生沒有將所學習過的知識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那么德育課堂的開設也就顯示不出來它的意義。這一問題是進行德育的老師必須要意識到的,初中教師有必要做一些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在德育課堂上的學習情況進行實際調查,還要了解到學生真正學習到了什么,了解學生對本課堂開設的意見更是重中之重。之后所要進行的一項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當中去。但是,本項任務進行的過程當中,總是有一些學生會疏于學習,不注重在生活當中運用。為了讓這一部分學生變得更加主動,老師就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生活作業讓學生完成,為了保證生活作業的質量,進行德育課堂教學的老師其實也可以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對其進行描述。對生活作業的完成,其實更多的是去考驗學生的道德意識。所以,初中老師在德育課堂上所布置的一些生活作業,就可以設置得更加有意義一些。比如讓學生自行組織對公共設施進行清掃的活動,在日常生活當中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等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自身道德意識的培養。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學生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多的感悟,也可以獲得更多的體驗感。
二、實踐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德育課堂是很多學校都會開設的,但是要想真正在德育方面有更多的收獲,初中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就需要在校園內對學生進行意見方面的調查,從而了解學生的實際想法。教師在初中德育課堂上講述的內容,必須要與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在一起,這樣會得到一個好的教學效果。德育課堂上所講述的一些內容,也可以是對學生平時課堂上的一些不好的行為表現的教育,因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學生的學習觀念不太正確,他們大都是以上課遲到、課堂上打瞌睡、曠課等方式表現出來,這些其實就可以成為初中教師德育課堂上的素材,學生也會有更多的體驗。要知道,德育素材并不只是可以從網上獲取,生活當中發生過的一些事情也可以成為教學的素材,這與學生的生活更加貼切。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的一些不良行為表現,除了受到周圍不良風氣的影響外,老師還需要注重原生家庭對學生性格的影響,所以,對初中校園內學生的家庭狀況進行一定的了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其實也是初中老師在德育課堂生活化的過程當中需要注重的一個方面。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實踐有效性的反映,最主要還是表現在學生的日常行為當中,學生將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為改掉,并且形成好的習慣,其實就是德育課堂生活化的最好的實踐效果。
三、結束語
在德育課堂上,教師不論講述什么內容,都需要與學生日常的行為表現結合起來,將生活當中的一些實際事例作為德育課堂教學的素材,這是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一個最好的體現形式。只有解決了實踐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初中德育課堂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劉翠元.關于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踐思考[J].青春歲月,2019(11):155.
[2]顏輝燦.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201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