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
[摘? ? ? ? ? ?要]? 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工作是醫學院校教學中的重要工作,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中西醫結合技能,幫助學生未來更好地從事醫學工作。但是在現有情況下,很多學校在開展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工作的時候還存在很多問題,學生所學的知識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導致中西醫結合教學的價值難以充分發揮。基于此,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總結,結合實踐經驗提出針對性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夠為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參考。
[關? ? 鍵? ?詞]? 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問題;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0-0228-02
一、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方面的問題
1.教學模式不夠科學
教學模式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當前我國很多院校所運用的教學模式都是教育工作者在中西醫結合教學過程中總結和探索形成的,即“兩個基礎,一個臨床”模式,其指的是中醫學和西醫學兩個基礎,這兩個方面的基礎課程分別講授,中、西醫臨床課程合在一起講述。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將我國中西醫結合教學的情況反映出來,體現出雙方結合的優勢,使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中西醫結合臨床技能,幫助學生未來更好地從事有關工作。不過由于受到諸多復雜原因的影響,部分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對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還存在很多問題,雖然兩個基礎教學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成果,但是兩者相結合臨床教學不夠完善,難以實現兩套基礎理論體系的全面融合,還沒有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和成熟的教學模式。
2.課程設置不合理
課程設置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了臨床基礎和公共課之外,專業主體課程大部分院校運用的是西醫基礎、中醫基礎和中西醫結合臨床三個模塊,還有一些院校運用的是中醫臨床、西醫臨床、中醫基礎、西醫基礎四個模塊。通過對設置課程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大多都較為注重基礎課程的教學,而缺乏臨床課程,這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較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對實踐知識的學習,難以實現中醫知識與西醫知識的融會貫通,無法為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3.教學方式單一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院校運用的是教師集中講授的方式,而教師所采用的基本上都是注入式方法,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不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僅僅將知識傳授作為主要形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且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講述較為注重,而不注重臨床實踐,加之疾病臨床表現以及病因等在教材中非常典型,也導致學生難以全面理解知識內容,將死記硬背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這種背景下,院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都“眼高手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4.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因為中西醫結合學科具有較高的特殊性,所以對這方面的師資隊伍有較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中醫知識,可以熟練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而且還要掌握西醫知識,能夠熟練運用西醫學技術,并創新西醫思維模式。但是當前很多高校的中西醫臨床課教師隊伍都是由臨床醫學專業教師和中醫學專業教師組成的,以中醫學專業教師為主,這導致教師隊伍要想勝任中西醫結合臨床課程有較大的難度,難以深刻了解如何開展中西醫結合教學工作,無法更好地啟發學生的中西醫結合思維。
(二)臨床方面的問題
中西醫結合是一項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工作,要求人才不僅要具備豐厚的理論基礎,而且要具備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學生必須要參與大量實踐,才能夠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當前很多院校在教學的時候都缺乏臨床方面的教學,不關注學生的實踐技能,導致學生難以勝任工作。
1.缺乏臨床教學基地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在我國高校中,設置專門的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實習基地的院校僅僅占據了32%,其他院校都沒有設立學生中西醫實習基地,這些院校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即便是那些設置中西醫結合實踐基地的院校,也往往因為招生規模較大,學生人數較多,而難以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實訓環境,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必然會存在實踐能力低下的問題,在未來就業以后會存在技能不足的情況,難以滿足需求。
2.臨床實踐較少
由于臨床醫療工作具有較高的風險,很多醫院為了減少醫患糾紛,不愿意招聘實習學生,從而減少了學生實習的機會,導致學生的實習場地較為緊湊,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缺乏實習機會,難以提升臨床實踐水平。而且很多學生因為具有較高的就業壓力,面臨著復習考研,四處尋找工作,沒有較多的實習時間,加之在實習中缺乏主動的態度和積極的心理等,動手能力并不高,也影響了后續就業。
二、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中西醫結合醫學教學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果無法得到解決,勢必會影響行業人才儲備,不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對此,必須針對現有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課程設置,優化教學模式
由于現有情況下我國很多院校運用的是先基礎、后臨床、再實習的模式,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的過程中面臨著嚴重脫節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對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要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整合,刪減掉教學中的重復內容,并對臨床內容和基礎內容進行融合,推動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全面滲透與融合。通過整合的課程應當將中西醫的特征凸顯出來,在中醫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辨證論治思維,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掌握中醫的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在臨床上要實現中西醫內容的結合,將病種作為學習的中心,并對中西醫知識進行講授,使兩者能夠達到優勢互補,共同發揮自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