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摘 要:當前階段,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尤其是在《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頒布以后,給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從三個不同的層面對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進行分析,為現階段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題材。
關鍵詞: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途徑
愛國主義承載著我國偉大的民族精神,并傳遞著一種積極向上、奮勇執著的精神力量,是能夠促進我國各族人民團結發展的精神旗幟,更是各個階段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熱點。青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也是我國實施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和傳承的主要對象。增強青少年的政治認同感是促進其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青少年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能夠有效提升社會整體的思想道德水準,進而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現階段,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我國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也迎來了新的思想沖擊,針對一些負面的影響要予以杜絕,努力尋求新時代培養青少年愛國思想的新路徑。
一、用思想引領激發愛國情懷
所謂的愛國情懷,通常都是指人們對自己的國家以及民族的高度認同。因此,在對現階段的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提升青少年的愛國意識,教師以及家長也要不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上的引領,幫助青少年形成科學的國家觀、歷史觀以及民族觀等,同時要加強對青少年思想信念的引導。首先,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要加深青少年對馬克思經典名著的理解,讓青少年在研讀原著的基礎上,提升對愛國主義精神的感悟,并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其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歷史觀,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要明確民族之間團結互助、互相尊重的重要性,要與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做斗爭,并能夠通過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的基本利益。最后,思想政治理論主要強調了對青少年的德育,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主體活動,促進青少年將理想信念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也要充分結合新時代青少年的發展特點,不斷更新愛國主義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手段,借助一些互聯網平臺的愛國題材的視頻,在課堂上展示給青少年,并讓他們進行課堂討論,談一談自己眼中的愛國情懷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從而使青少年感受到滿滿的愛國情懷,并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的熏陶,這也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的最有效途徑。
二、建立和完善愛國主義教育的保障機制
愛國主義是促進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原動力,應對異質社會思潮的沖擊,我國要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機制的完善工作。首先,在我國各項科學技術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的背景下,教師在針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題的教育教學時,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但是教師要明確一點,互聯網教學具有雙刃性,在開展新時代愛國教育中,要將網絡技術獨有的特點充分地展示出來,利用其強大的互聯網平臺,進行一些愛國主義思想的宣傳。對一些負面的內容,要加強抵制。其次,要確保網絡空間的管理的合法化,將愛國主義教育的法律體系更好地落實到實踐工作中,并且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對愛國主義教育保障機制進行調整和優化,進而用更加規范的體系,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價值觀。
三、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青少年無論是生活經歷還是成長閱歷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思想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每個年齡段的青少年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對此,教師在開展愛國主題教育時,也要明確受教育者的特點,設計一些適合他們的教育內容。一方面要創新方式,深化唯物史觀。當代社會的青少年對國情的了解少之又少,很難辨別歷史虛無主義所體現的一些所謂的“歷史真相”。因此教師要創新教育方法,通過各種平臺給學生搜集更多的愛國主義相關資料以及我國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歷史,增強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發展規律,開展適合新時代青少年的愛國主題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科教育存在很大的相似性,需要將受教育者作為核心對象,并結合其實際發展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愛國主義教育,要做到循序漸進。
四、結語
愛國主義承載著我國偉大的民族精神,并傳遞著一種積極向上、奮勇執著的精神力量,是能夠促進我國各族人民團結發展的精神旗幟,更是各個階段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熱點。因此在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不斷探索更多的新路徑,讓青少年將愛國情感轉化為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內生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N].人民日報,2019-09-25.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N].人民日報,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