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曉華
摘 要:新課標明確指出:“現階段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就是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這種教學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強化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要想實現此目標,必須加強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為了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廣大教育者必須掌握高效課堂的構建原則和方法,結合學生情況和學科特點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爭取在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推動學科教育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好語文至關重要,語文教學不僅是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前提和基礎。要想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價值,廣大教師必須認識到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多樣化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性教學,以便將語文教學的有效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本文主要闡述了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旨在推動語文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一、突出環境的積極影響,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和諧、輕松的環境能夠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從而挖掘學生更多的內在潛力;沉悶、緊張的環境則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最終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鑒于此,廣大教師需要認識到環境對學生的巨大影響,在實際教學中突出環境的積極影響,以此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為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創造有利的條件,進一步實現師生地位的互換。[1]一方面,教師需要加強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得到應有的尊重,從而發自內心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進一步促進師生地位的互換。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促使語文課堂變得輕松起來,爭取在緩解學生緊張情緒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為了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將教室的桌椅移開,讓學生集體參演,教師可以扮演皇帝的角色,選擇幾名學生扮演大臣,一名學生扮演小孩,其他學生則扮演平民,以此創造生動的教學環境,然后讓學生通過表演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強化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
二、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
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學生的支持與配合,而要想獲得學生的支持,廣大教師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促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以此豐富學生的成就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配合度。[2]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核心,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實現高效教學。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翻轉課堂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將這些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使語文課堂大放異彩,同時也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語言,教師可以將大自然的語言以微課的形式展現出來,并將其作為課堂導入,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創設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高效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自主性進步
教學評價在教育教學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強化評價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性意識。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通過教學內容深入挖掘評價標準,將其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參考依據,讓學生根據評價內容進行查漏補缺,從而為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例如,在教學《背影》時,教師不僅要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納入評價體系中,還應該將合作能力、感恩意識、實踐能力等納入評價體系中,促使學生通過學習文章體會到父愛的偉大,從而強化學生的感恩意識與實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以此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客觀評價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再通過有效指導幫助學生不斷進步,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的根本目標。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的重點在于高效,而要想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必須將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個性意識和自主意識,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其作為制訂教學計劃的有效依據,針對教學形式和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創新,以便獲得最大化的教學效益,從而為實現語文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邱文生.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2020,6(2):25-26.
[2]蔣春梅.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創新教育,2019,6(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