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 ?要: 頂崗支教是高校對師范生開展技能教育的重要舉措。通過分析2020年青海師范大學頂崗實習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的調查數據,探討頂崗支教對師范生成長成才的影響,不僅有助于分析當前師范生培養工作質量,推動師范教育良好發展,還能為新時代師范教育創新提供更大的幫助。調查分析發現,頂崗支教提高了師范生專業教學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加深了對我國基礎教育實際情況的了解。
關鍵詞: 頂崗支教? ?能力培養? ?基層意識? ?社會適應
習近平同志指出,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圣的使命[1](343),加強教師教育對我國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國高校師范教育中,頂崗支教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同時是師范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分析2020年青海師范大學頂崗實習生思想政治教育問卷調查的數據,可以得出頂崗支教不僅能夠有效推動師范生成為合格教師,還能夠使這些臨近畢業的師范生盡快融入社會。本文從師范生基層意識培養、專業能力培養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三個方面探討頂崗支教對師范生成長成才的影響。
一、頂崗支教對師范生基層意識培養的影響
基層意識是指知識分子深入一線,走進群眾,了解基層當前真實情況后產生的自覺反映[2]。當代大學生基層意識缺乏,高校必須將基層意識培養放在首位,不僅是高校培養社會需要人才的需要,更是大學生正確成長的需要。
從圖1調查數據來看,絕大多數師范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提高了教學技能,更增強了閱歷和對當地省情學情的了解。說明通過頂崗實習,不僅提高了頂崗師范生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還使他們的基層意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因此,頂崗實習在培養師范生基層意識方面是有顯著作用的。
從圖2可以看到,頂崗師范生們認為實習學校現存的問題有:學生素質不高,教師教學能力低,學校硬件設施跟不上,教師福利待遇不高,實習學校管理混亂等。縱觀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發現通過頂崗支教,實習生們已經了解基層教育的現狀和不足,通過交流、觀察、討論,了解基層現狀,培養個人基層意識。高校進行師范生理想教育時,必須立足基層教育,引導師范生個人理想同國家、社會的發展相結合,為國家基層教育的發展作貢獻,鍛煉師范生的基層意識。
基于相關數據來看,只有立足于實踐,才能更好地培養師范生的基層意識。當前大學生基層意識普遍缺乏,沒有真正了解社會現狀,一味地捧高踩低,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脫節。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當前社會理想教育不到位,另一方面是高校對師范生基層意識的培養不夠重視。如在高校學生培養計劃中,存在基層意識培養比例不合理,基層意識教育理念缺失等問題。不僅存在于我國中西部高校,還存在于東部高校,這是一個長期性、廣泛性的問題。在這方面,高校通過搭建實習平臺,實現實習生與基層教育之間的互動,加深對基層教育現狀的了解和對教育工作的認同,提高基層認知能力和基層就業能力。實習期間,頂崗師范生擔任帶課教師進入教育第一線,實地了解基層教育現狀。他們同學生、工作、學校之間從陌生到熟悉,產生深厚情感。逐漸適應基層環境和基層教育工作,增強對基層教育的歸屬感,為以后投身于教育事業奠定基礎。
師范生基層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培養過程,需要師范生們全面了解基層教育現狀,還需要他們在同基層交流時自悟。師范生通過頂崗支教,了解基層教育的真實情況,形成基層印象,產生基層意識,明確個人目標,為更好地承擔起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務與使命做出努力。
二、頂崗支教對師范生專業能力培養的影響
通過師范生頂崗支教,不僅保證了師范生的教育實習活動,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還提高了師范生的綜合素質,增強了他們的教育專業能力[3]。雖然新時期師范生擁有良好的理論水平,但也不能紙上談兵,必須將理論同實踐相結合。作為即將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對待社會的能力有待加強。那么頂崗支教對師范生的專業能力到底有什么作用?這也是本次探討所要回答的問題。
明白自己缺乏什么能力是師范生自我進步的第一要義。從圖3可以看到,70%的實習生認為自身缺乏管理學生的能力,近50%的同學認為自己缺乏教學能力、交際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0%的同學認為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由此說明通過頂崗實習,實習生們能夠立足現實,了解個人狀況,全面分析自身的不足。發現問題是最重要的,然后通過彌補不足之處,提高自身專業能力。
在頂崗支教期間,實習生們可以參加示范課、學科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提升專業水平。在實習工作期間積極向班主任、年級主任詢問學生的實際情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教學期間,在觀察學生學習情況、知識接受水平的同時,不斷優化教學進程,從把握課堂到把握學生,從關注學生知識是否接收到關注學生能否靈活運用知識。教學技能上,通過研讀課本,規劃課堂,設計適合學生的課堂互動環節。平時研究他人公開課資料,學習優秀教師的備課特點,在融合他人優點的同時,形成獨特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保證整體課堂質量。這是師范生專業素質得到提高的標準。實習期間,通過和學生交流,找到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阻礙,并予以解決。這是保障完成實習任務、確保實習質量的重要基石。
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是完成實習任務的前提。師范生在實習期間必須積極面對各種挑戰,解決各類問題,才能提高管理學生的能力。實習期間,頂崗實習生要維持課堂上的秩序,管理同學生之間的關系,該嚴厲時要嚴厲,該說笑時說笑。既要保證和同學之間的友好關系,又要保持自身在學生心中公正嚴明的印象。不僅要求實習學生擁有管理學生的能力,還要求他們擁有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
轉變思維模式是頂崗支教對實習生最大的要求。頂崗實習生要秉持一個什么態度、什么身份、什么心態面對他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只有轉變思想,改變十幾年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才能真正得到進步。如和同事交流時,個人的回答方式和以往學生的方式不同,應擺正心態,從教師職業本身思考與回答問題。當和學生家長交流時,則應從關愛學生的方向交談。通過頂崗支教,讓實習生提前感受不同方式交流產生的不同結果,通過接觸社會提高交際能力,為以后正式進入工作崗位鋪平道路。
三、頂崗支教對師范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影響
朱智賢在《心理學大辭典》中指出,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接受現有的社會生活方式、道德準則、行為規范[4]。因此,培養師范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是一個多維度的過程。頂崗師范生屬于即將畢業走入社會的新群體,他們缺乏社會經驗,有時無法對所處環境做出正確的判斷。需要對自身職業能力、崗位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進行鍛煉學習。參加頂崗支教,不僅可以讓他們提前適應社會、了解社會,更為自身提供提前學習、查漏補缺的機會。通過頂崗支教可以幫助師范生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還能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教師。
從圖4可以看出89.6%的學生認為頂崗實習對自己的幫助大,其中50.9%的學生認為頂崗實習對自己的幫助非常大。還有1.17%的學生覺得頂崗實習對自己沒有太大幫助。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學校或實習生個人的原因,導致自身對頂崗支教工作參與度較低,所以對實習整體感觸不深。二是頂崗實習生可能未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對實際工作抵觸心較強,沒有認真對待頂崗支教這份工作。實際上,頂崗實習對實習生來說是十分辛苦的,不僅要承擔班級教學任務、管理任務,還要完成學習任務。但他們在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困難時,適應了基層教育實踐的壓力,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
通過了解我們發現,頂崗支教后頂崗師范生適應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頂崗實習前,實習生從容面對新的環境、同事、學生存在巨大的挑戰,但在頂崗實習后,實習生們可以從容地面對,還強化了業務能力、學習能力。又如,面對新的知識體系,不僅能第一時間抓住重點,設計教案,還能構建適合學生的課堂。通過提高實習生適應學習的能力,讓其在面對新環境、新挑戰時,以極短的時間掌握情況,用最快的速度融入新環境。不僅是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更是師范生的必修課。在人生的新階段,實習生們必須提高個人適應學習能力,不僅要解決問題,更要用發現問題的眼睛、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困難。
個人交際能力對于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可能是最薄弱的。害羞,膽小,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等,都是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遇到的問題。頂崗支教要求實習生全面參與教師工作。如教育教學、學科研討、學生管理,以及同學校同事、學生家長進行交流互動等。勢必會倒逼實習生們進行人際交流,通過這樣一種半強制性的方式,個人交際能力得到提高。高校要改變頂崗實習的評判機制,提高個人交際能力占總評判機制的權重。實習學校要發揮平臺意識,培養實習生的交際能力。比如邀請實習生參加學科調研會、老教師經驗交流會、學生家長會等,多方面提高師范生的個人交際能力。頂崗師范生們要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在實踐中使自身交際能力得到提高,以更好的姿態面對未來。
學會獨立對于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黃啟團指出,對個人而言,沒有獨創性和個人獨立的思考,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就等于自取滅亡。作為獨立的個體,沒有自己的思想、點子、路子,最終只能淹沒在人海中[5]。因此,當我們真正獨立工作之后,必須具有獨立的能力。獨立的能力,不僅包括個人獨立的生活,更包括獨立性的思考,獨立地解決問題,都是獨立能力包含的。在師范生走入社會之前,通過一段時間的頂崗支教,提前適應獨立的生活,為之后正式工作鋪開道路。實習期間,發展個人獨立性的同時,隨時加強心理調節以保證身心健康。進行心理調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處于身份轉換期的大學實習生,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產生一些不良情緒,比如焦躁、困惑等。如果這些不良情緒沒有及時散發,就會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導致工作出現失誤。因此,要學會情感調節,轉化不良情感。二是產生不良情緒時轉移注意力,確保心理健康,出現情緒波動有煩惱時,參加一些娛樂活動,換個地點、換個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確保不良情緒的揮發。三是在自我意識調節方面,強化意識支配能力,保障大腦對意識的控制,避免因過量負面情緒導致自身控制力下降。
通過頂崗支教,頂崗師范生能夠鍛煉個人獨立生活能力及排解負面情緒的能力,一定程度培養師范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面對基層教育環境,對基礎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對基層教育環境有總體認知。不僅是對師范生心理與理想的考驗,更是對其是否愿意繼續從事教師行業的一趟問心之旅。
值得欣慰的是,從表1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有77.2%的學生愿意回到頂崗實習學校當一名基層教師,僅有22.8%的學生表示不愿意。說明頂崗實習加深了師范生對基層教育的了解和對祖國教育事業的認同,說明頂崗實習對師范生的職業規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頂崗支教對師范生的成長成才產生了重大影響。不僅強化了師范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專業能力,還使其在社會上擁有更好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劉金科.加強基層意識教育,引導畢業生基層就業[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8).
[3]郭建耀,閆禎.師范生頂崗支教實習的現實意義與存在的問題[J].當代教師教育,2009(4).
[4]朱智賢.心理學大辭典[K].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5]黃啟團.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教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