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航 侯經文 王強

摘要以“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為教學目標,通過課程思政的創新教學模式,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使專業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在“設計構成基礎”課程思政教學中,以教學案例為切入點,充分挖掘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重新梳理教學資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接受了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實現了課堂思政教學改革的目標。結合教改實施過程,提出了課程思政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設計類專業;課程思政;設計構成;教學案例;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4.038
Ignite the Ocean of Teaching of “Basis Design Courses of Composition”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ght XU Tianhang,HOU Jingwen,WANG Qiang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Xianyang,Shaanxi 712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trinity teaching goal of “knowledge,ability and personality”,through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construct the whole curriculum education pattern,so that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Basis Design Courses of Composition”,taking the teaching cases as the starting point,fully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the course,re-sort 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s,adopt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and implement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o that students not only obta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but also accept the education of ideals,beliefs and values,and realize the goal of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refor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wordsdesign education;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riented Curricula;design courses of composition;teaching case;suggestions
引言
教育改革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中一項長期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教育改革發展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總書記寄語教師要“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1]”課程思政就是創新的教學理念的體現之一,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1]
“設計構成基礎”是我校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也是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課程,內容涵蓋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等三個方面,涉及形態構成原理、美學規律及設計思維。將思政教學理念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挖掘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作觀,為今后從事室內外建筑設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1教學現狀及課程思政改革目標
設計構成作為設計類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教學體系,教學中展示的案例和設計方法,很少與思政元素相聯系;[2]另一方面,在培養計劃中建筑類課程的學習時間較多,文化類、設計類課程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本課程的授課對象為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大一年級學生,相對來說理想信念比較模糊,存在對文化理解的缺失、價值取向偏離等問題。[3]但是,學生普遍思維活躍,對設計構成課程非常感興趣,喜歡動手,紛紛表現出躍躍欲試的愿望。
課程組認真研討本課程教學大綱,分析課程的特點和性質,系統梳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廣泛收集教學素材,結合思政課程元素,重新設計組織教學設計,通過與其他高校老師的交流學習、參加線上思政培訓、下企業行業的調研及畢業生追蹤回訪,將設計構成基礎課程思政的目標定為:在“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教學目標的定位下,將課程思政元素全方位地融入課程的各教學環節中,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訓、創意設計,使學生明確自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職業操守、規范和社會責任,傳遞“青年強則國強”的思想,培養學生自主設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就業發展為導向,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談古喻今,激勵學生們利用自身專業知識、技能表達愛國主義情懷,通過思政元素的融入培養學生道德規范、職業規范和社會責任感。
2課程的思政要素融入點
按照教學規律將設計構成基礎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把課程原有的內容進行條塊劃分,挖掘各條塊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形態、中華傳統文化、工匠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態景觀、設計倫理、科學發展觀、民族自信、愛國主義等要素,通過典型的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3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主要做法
課程思政是以促進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為根本的教育過程,其核心成分是通過最優化的教學設計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有效的開發。設計構成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主要有以下幾點:
3.1構建“一體兩翼”的教學團隊
工科為主的建筑設計類課程的專業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第一步,是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化對本課程價值引領作用的認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本課程小組實行“一體兩翼”的協作教學與團隊教學方式,“一體”由任課教師為主體的主要協調者與管理者,對教學內容、授課方式、教學過程、教學目標等進行全方位掌控;“兩翼”指學校的思政課教師及企業教師,對課程的作用為提升、帶動和融合。思政課教師對思政方向加以指導,而企業教師則在校企合作交流、實踐能力提升等方面發揮作用。我們邀請基礎課部思政教研室的老師一起研討、交流,請他們對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發表意見,基于利用學校近些年的師資引進優勢,形成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如陜西騰雨詩建筑設計公司、陜西偉時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構思政教育的教師行為主體。在理論教學方面,任課教師不僅要對設計構成的知識體系有足夠充分的把握,還要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傳授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民族復興的責任與擔當。
3.2多種途徑的教學方式設計
強調以案例為中心,重視學習內容的設計,主要從課堂教學中實施,以講授法、演示法、啟發式、案例分析等多途徑的混合方式授課。在色彩構成中,講色彩的三原色的內容時,基于紅色的波長優勢、穿透力強、感知度高等特點,將由紅色引申到大思政中的紅色基因,讓學生感受中國紅的深刻寓意,懂得其中凝聚的時代精神,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
3.3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關愛學生是教書育人的基本要素,在教學中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尤為主要。針對不同的學習任務、不同特質的學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輔導,發揮學生個人的專長,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鼓勵他們大膽創新。[4]在學習環境中開展學生與內容的互動、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及學生與學習介質的互動,分享他們的學習感受,培養學生平等互愛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理解平等、誠信、友善的真正意義。教學中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來到人稱“馬爾代夫”的咸陽湖二期沙灘公園,采風實踐,開展專業調查,發掘地方文化,感受“生態設計、生態振興”帶來的城市變化,使學生懂得保護環境,遵從自熱、順應自然的重要性,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講述發展與保護的內在統一的辯證關系。
3.4以職業素養提升為動力的主題設計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里有一項就是加強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學生在學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和現在多變的社會相融合。[5]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畢業生就業形勢趨于嚴峻,就業成為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的共同關注的大問題。對學生的培養,必須與職業生涯相聯系。在教學中,一提到就業的話題,學生就情緒高漲,注意力非常集中,這一現象為課程思政提供了有利時機。我們在教學主題設計中,給了學生一個“放飛自我”的一個小主題,題目比較寬泛,形式上不做過多要求,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發揮,同學們交上來的作品形式多樣,想法各不相同,在主題訓練中擴展了學生的創意思維,激發了創作興趣,讓工匠精神在設計中得到了滲透,有的同學在設計總結中引用了蘇軾的詩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4總結及建議
借助于課程思政這種創新的教學理念,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使設計構成基礎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改善。
提升教師能力:課程思政實施,實現了多贏的效果,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價值取向,使教師的思想政治基礎得到了提升,強化了教師對課程價值的引領作用。
地域文化的挖掘:課程思政內涵和思政元素重在挖掘,不能千篇一律,地域文化的價值引領更有說服力,只有“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才能讓學生做到“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師生互信教學相長:以學生為主體,理解學生的特點和心理所想,“在尊重、信任學生的基礎上,采用平等溝通、開放友善、尊重聆聽、引導解釋、激勵提升。”,通過課程思政,真正觸動大學生的內心,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報,2016-12-09.
[2]韋超現.“課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9(08):47.
[3]李冬影,陳慧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基礎課教學探索與創新:以三大構成為例[J].職教論壇,2014(21):70-73.
[4]劉蓬,馮艷.從“教”走向“育”——設計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研究[J].科教文匯,2020(28):78-79.
[5]盧曉燕.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以設計構成課為例[J].湖南包裝,2020(4):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