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勛承
摘 要:課堂授課是高校教師傳播知識的主要途徑,如何提高授課質量是高校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當前高校教師授課普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乏味、缺乏新穎性等問題,這是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專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針對存在的問題,系統地從授課前、授課中、授課后三個方面探討高校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校;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5-0012-02
課堂授課是高校教師傳播知識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教師需要掌握高超的教學技能和精湛的授課技藝,如此才能根據實際情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就是說,高校教師應該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同時注重正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多角度、深層次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是僅僅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調查發現,當前部分高校教師授課普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乏味、缺乏新穎性等問題,一些教師授課時習慣于站在講臺上直接朗讀PPT上的文字或者照本宣科地背誦教材內容,這是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專注力與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授課前、授課中、授課后三個方面探討高校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一、授課前
(1)精心制作PPT 。當人腦同時接受圖像和文字信息時,比僅接受文字信息效率更高。因此,具有豐富內容和新穎形式的PPT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但部分高校教師直接在網絡上下載其他學校教師的PPT,簡單修改之后直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高校教師應該在課前認真研究教材內容與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學習特點,精心制作適合本校學生的PPT,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好基礎。制作PPT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應該盡量減少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內容,突出顯示與課堂內容密切相關的關鍵詞;二是每頁PPT上的字數不宜太多,否則將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三是制作PPT時要采用高質量的圖片,這樣可以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增強學生上課的專注度;四是要采用盡量大的字體和簡潔的語言,防止學生因為看不清老師所講的重點而失去學習興趣;五是應該在PPT上用鮮艷的顏色突出關鍵的概念和例子,同時設置聲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六是避免PPT上全部是文字,沒有圖片或其他信息,以免學生視覺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上課質量;七是PPT內容換頁的時候,語言過渡需流暢。
(2)花時間精心備課并試講。有的高校教師在講課之前只花很少的時間備課,之后也很少進行試講,這不利于授課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教師應該舍得花時間精心備課并試講。備課和試講過程中的一些新經驗或想法,教師要試著把它們記錄下來,以便下一次備課和試講的時候參考。備課要關注一些授課細節,比如課堂教學結構包括開始、中間和結尾如何劃分,如何與上一堂課的內容進行聯系,采用哪些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什么環節開始提出問題以幫助學生掌握關鍵概念,什么時候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果教師對備課與試講應付了事,那么勢必降低授課質量。
(3)創設開放、輕松的課堂教學環境。開課之前,學生通常并不認識教師,因此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簡單介紹自己,并且說明該門課的主要內容,指出通過這門課可以學到什么知識或培養什么技能。同時,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上課第一天或第一周提交對該課程的意見和要求。
二、授課中
(1)強調講課的大綱及主要內容。上課時,教師應該特別強調這堂課的大綱及主要內容,讓學生清楚老師什么時候要講什么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某一部分與其他部分的聯系,形成對這堂課的整體認識。教師尤其要注意應該在上課之前復習上一堂課的內容,并把上一堂課的內容與這堂課的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建立該門課程的知識體系。
(2)說明對該門課的興趣。如果教師自己都對這門課程沒有興趣或熱情,那么學生又怎會認真聽課呢?因此,教師應該向學生表明自己對這門課的興趣,著重向學生介紹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門課,特別是要指出這門課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對這門課程產生期待心理。
(3)講課時盡量大聲點。讓所有學生都能聽到講課內容,是教師授課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師講課時應當盡量大聲點,讓每一排的學生都能聽清楚,并經常詢問后排的學生能否聽到自己講話。如果教師本身聲音較小,那么應該使用擴音設備。
(4)善用肢體語言與學生交流。部分教師經常照著書本或者PPT面無表情地授課,這樣做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課實質上是一種溝通與交流,只有經常溝通與交流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善于采用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友好的交流,不僅要經常與喜歡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交流,還應該經常與沉默的學生進行交流,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
(5)提問時不要害怕班級安靜。當教師提出問題時,有時學生們往往不知道答案而沉默。這時,部分教師往往害怕班級突然安靜下來,馬上說出問題的答案,這樣做不利于學生深入思考,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發現學生沉默時應該等待幾秒鐘,如果還是沒人回答,就再給學生幾秒鐘時間思考。教師等待學生思考的時間越長,那么學生思考就越深入。
(6)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觀點。學生剛剛接觸課程內容,難免提出的問題比較膚淺。這時,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應該耐心地解答學生的疑問,用實際行動表現出對學生提問的重視和關心。在后續的講課或其他環節中,教師應該再次提到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觀點,這樣學生就會認為教師非常重視他們的看法,愿意主動思考,積極發言。
(7)給學生記筆記留下時間。記筆記的習慣確實對學習知識有幫助,凡是認真學習的學生幾乎都有記筆記的習慣。但部分學生在記筆記的時候,往往忽視老師正在講的內容,可見以不恰當的方式記筆記將會導致聽課質量下降。因此,當講到重要內容時,教師應該適當停下來,給學生留下記筆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