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冰


摘? 要:“體醫融合”背景下,社會對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需求急劇增加。高職高專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培養的是從事一線體醫融合工作的技能型人才,為了使我們培養的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我們通過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改革教學方法,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和發展的“體醫融合”復合型人才提供可參考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體醫融合”;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1-0158-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the social demand for sports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e major of sports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ivates skilled talents engag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order to make the sports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provide referenc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ports medical integration" compound talents by clarifying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construc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cultivating th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build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d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ervice ability.
Keywords: Sports medical integration; sports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mode; personnel training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體醫融合”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途徑,“體醫融合”相關人才的培養重點在于體育與醫療的結合點上。高職高專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培養的是從事一線“體醫融合”工作的技能型人才,為了使我們培養的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符合社會經濟建設需求,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改革已顯得特別重要和迫切。
一、“體醫融合”對體育保健與康復人才的需求
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預防疾病、強身健體,還可以治療疾病、病后康復,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開始大力推動“體醫融合”發展[2]。“體醫融合”是體育健身功能與醫療康復功能的高度融合,是促進人類體質健康的新型模式[3]。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和廣州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群眾體育活動的蓬勃發展,以及老齡化社會伴隨的巨大康復需求,社會對“體醫融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目前我國在“體醫融合”方面的人才明顯不足,人員數量和質量都有待提升[4]。我國醫療系統的醫務人員缺乏專業運動經歷,對患者的運動指導的理解力和執行力存在著不足;體育系統的體育人員基本上都沒有臨床經歷,沒有慢性病的預防及治療能力。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省級示范院校,利用學院的優勢和資源開設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德技并修,為社會培養“體醫融合”復合型人才。
二、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探索人才培養模式
廣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戰略地位要求體育人才培養定位要“立足廣州、服務全國、面向海內外”。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廣州市中心業余體校;2009年11月,經廣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市體工隊并入學院,實施“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專業充分利用學院“校隊合一”管理體制優勢,在學院醫務所的基礎上成立體育保健與康復系,形成“系所一體”運行機制。優化整合系、所雙方人力資源、場所資源和設備資源,系所一體,協同育人,推動學歷教育與醫療保健服務的一體化運行。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廣州地區體育保健康復行業的調研,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職業能力分析行業專家研討會,明確高職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運動保健按摩、中醫傳統療法、康復理療、運動療法、健身指導等專業技術技能,具備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等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具有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面向廣州及周邊區域的各級運動隊、體育俱樂部、社會保健部門、各類醫療康復機構、體育健身及運動休閑會所等領域,能夠從事體育保健、康復理療及健身指導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