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華芳
摘要:在初中教學中,初中數學是其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數學是初中教學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數學對培養初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優質的學習習慣及提升其綜合素養附有至關重要作用。然而,實際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并不高,同時嚴重制約著初中生學習興趣,影響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追求,降低了初中生求知欲。現如今,怎樣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成了諸多數學老師有待思考的重要難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教學質量;存在問題;提高途徑
數學不但是拓展科學技術之門的一塊敲門磚,更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提升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對提升初中生數學綜合素養及數學成績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每個數學老師均需革新自身教學固有的理念,革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初中數學課堂實際教學效果。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依然存有諸多不足之處,嚴重制約著國內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給初中學生數學學習帶來一定困擾。由此,下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教育問題實施具體分析,并根據此類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一、現今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欠缺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且具有一定乏味性的課程,大部分學生升到初中時,數學成績便會不斷拉開檔次。小學時,數學幾乎是結合較為單一的阿拉伯數字實施,同學們之間數學成績差距不相上下,升到初中時,特別是初中三年級,同學們數學成績顯得良莠不齊,差距相當懸殊,學習好的同學幾乎都能得到滿分。反之,便有諸多學生處在不及格狀態[1]。諸如某初中數學老師曾經做過調查研究,某個班級的數學老師從初一年級、初二年級直至初三年級一直自己帶,從開始到最后及格人數逐漸由原來的60多人到45人左右,再到25人左右,經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與老師均沒有改變,反而成績卻出現了重大改變,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同學們匱乏學習數學的興趣,致使數學成績不斷下滑。
(二)教學辦法過于落后
現今,初中一線數學老師年齡均偏大,并且不樂于接納新鮮事物,盡管新課改在國內正在勢如破竹的實施著,但這些老師一直都是始終如一,仍然根據自身傳統的方式去授課,特別是數學學科自身就是一門具有較強乏味性的課程[2]。加之老師們始終不變的教學辦法,“老師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形式,嚴重影響初中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學生主動學習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嚴重影響了初中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以探索學習模式強化學生交流及合作
為全面迎合新課標的進行與革新,老師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進行數學教學,首先把班級同學每8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在分組期間要做好按照同學們學習水準實施平均分配,確保小組間學習水平的平衡性,激起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知欲,使他們均可自主地參加到小組合作交流中,主動觀察數學理論的模式流程,用于猜想課本內容的形成觀念,主動驗證猜測內容的精準性,進而強化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推動組員間的交流及合作。
(二)以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生問題意識
在實際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踴躍改變過去的教學態度,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建立問題情境教學模式,通過問題去指導同學們加以細化思考,讓其結合問題去掌握課本整體內容,全面處理課本中存在的不足,把抽象知識形象化,這樣有利于提高同學們問題意識,強化其對課本內容的掌握與理解,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到《探索軸對稱的性質》這課時,老師以構架問題教學辦法進行授課,對同學們提出如下問題:“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呢?”“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又是什么呢?”,而后,老師可讓同學們結合問題去思考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掌握到軸對稱圖形的特性[3]。這樣同學們能夠主動完善軸對稱圖形的畫法,進而提升其思維能力,強化其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以培養數學邏輯思維指導學生解題能力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時常會呈現出同學們跟不上老師課堂教學思路的狀況。據有關調查表明,同學們課上跟上老師課堂教學思路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同學們抽象思維能力薄弱,另一方面是,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當數學老師運用化文字為圖形、化抽象為實際、化繁瑣為簡單的辦法來指導同學們理解數學問題時,同學們方可快速掌握老師描述的數學知識。老師不但應該用此等辦法進行實踐教學,還應該有效指導同學們主動地運用該辦法來理解數學問題[4]。若同學們均會通過此法處理數學問題時,同學們的思維能力便得到了逐步培養,再加上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他們便可逐漸地跟上老師的課堂教學思路。
(四)以教學融合生活激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由于學生自控能力均較弱,課堂表現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狀態不踴躍,課上各種小動作,與鄰桌人交頭接耳這些均或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對于初中生來講,初中數學課上聽講是至關重要的,課堂學習中對每個題的具體步驟的理解、對概念的理解,對課后做題是尤為重要的。那么,基于初中生自控能力薄弱狀況下的學習態度,他們對數學知識的了解程度,做題精準性可想而知。所以,初中數學老師若要改變他們匱乏自控性的學習狀態,就需對數學課堂實際教學方式加以革新。首先,數學老師可把教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融合,把數學問題還原到生活中,讓同學們切實體會到數學并非是乏味的學科,而是可以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的。其次,老師可把游戲穿插在數學課堂中,游戲對學生而言附有較強的吸引力,數學老師在教授具體知識過程中,可設置科學的游戲來激起同學們數學學習興趣。最后,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把課堂教學形式改成多元化模式,在多媒體設備參加課堂教學基礎上,同學們注意力變更較好的集中在課上[5]。另外,多媒體教學還能更好的把抽象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這樣更便于同學們理解知識。比如,把可變的函數參數設計成能夠演示的動畫,同學們在實際觀察中可以更加形象的掌握參數的含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是我對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一點體會,希望可與同行一同交流共勉。在未來初中數學教學中,期望所有初中數學老師融合起來,一同致力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來,為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俊娜.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途徑探究[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1):36.
[2] 熊少平. 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學習方法的應用途徑[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19-20.
[3] 黃建謀. 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 讀與寫,2021.18(2):154-155.
[4] 林春光. 淺析初中數學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J]. 魅力中國,2021(8):162-163.
[5] 肖麗萍. 淺談如何使電化教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彰顯魅力[J]. 考試周刊,2021(17):86-87.
江蘇省溧陽市湯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