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麗華
摘要:語文是語言的學科,也代表著我國的傳統文化的延伸,而小學階段是學生剛剛接觸到語文的初期,也是打基礎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讀寫結合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發展有著明顯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將讀寫結合,通過閱讀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含義,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對學習的文章存在明顯的認識不足,難以理解讀和寫之間的關系,這就導致在教學中會常常出現問題,最終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在這個背景下,教師要探索讀寫融合的有效策略,創新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推進策略;
引言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在新頒布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實際教學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在教學中把實踐性和綜合性結合起來
實際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本身就是聯系非常密切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習內容預設,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基礎上,布置進行寫作訓練的任務。特別是在小學中高學段,已經要求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的進度,適當安排主題交流活動,在交流實踐中讓學生分享閱讀成果。同時,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競賽活動,這樣學生的競爭意識會刺激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活動。在學生充分交流后,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感想及時整理并且寫下來,這就是實踐性的讀與寫的有效聯系,對于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非常有幫助。
二、制訂合理的語文學科讀寫結合教學目標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充滿著對社會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活動欲望較強,但自制能力較弱,在學習過程中很難保持長時間的集中精力,這也就導致在語文課堂中小學生極易出現走神現象。小學生也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希望在語文課堂中受到教師的重視與表揚。因此在開展讀寫結合語文課堂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以及自身的學習偏好與個性特點,根據具體的語文教學目標、語文學科的培養目標與教學閱讀文本內容,將這三者結合后,為學生制訂具有科學性的、合理性的、貼合學生實際的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實際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首先對該學段學生所要達成的閱讀目標與學習寫作目標進行詳細了解與仔細規劃,對現階段學生所應閱讀的書籍目錄以及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掌握的閱讀文本內容以及閱讀技巧進行整理,并結合寫作訓練,來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得到語文技巧的有效鍛煉。其次,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優化并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研發可以高效促進學生語文課參與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在興趣指引下,積極投入讀寫結合的語文課堂中去。總而言之,教師應在課前就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深入研究,結合語文學科培養計劃,制訂貼合實際的讀寫結合的教學規劃,在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最終提高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在不斷地進行,教師也要按照新課改的標準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教學感覺到枯燥,對教學提不起興趣,這樣長期下來,學生的發展會出現兩極分化,學習好的更好,學習不好的變得更差。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方,只有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才會對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而教師的工作就是去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首先就是讓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生興趣,而教師可以就教材中的插圖來引導學生對其產生興趣,通過圖片可以大致地了解到文章的類型和內容。例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通過視頻、音頻、照片等,將閱讀內容制作成PPT,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閱讀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主動性。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才會愿意去閱讀,才會愿意去思考,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這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四、重視學生的作文訓練
學生的閱讀成效最終還是要通過寫作呈現出來,所以需要對學生就寫作的各個方面進行訓練。例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在作詩過程中曾改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比較一下為什么詩人最終確定用“綠”字?形容事物顏色的“綠”,在這里用作動詞,仿佛在人們面前展現出一幅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畫面,使沒有生命的春風也有了生命,春風變成了自然界的主宰。如果你是春風,你會怎樣做?學生開始發言:我要發號施令,使大地穿上綠裝;我是一位大畫家,我要揮動齊天的大筆把大地涂上綠色……這就使學生既理解了全詩內容又領悟到錘煉語言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讀寫能力的培養上,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家長的支持,只有家長和教師以身作則才能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讓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并積累出自己的詞匯庫。所以小學階段語文讀寫教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認識到讀寫能力的培養是緩慢過程,教師應與學生共同努力,更新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模式,要嚴格地按照新課改的標準去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并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韻秋.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橋梁[J].小學生(中旬刊),2021(06):76.
[2]趙妮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真實情境推進讀寫結合微探[J].試題與研究,2021(16):81-82.
[3]蔡燕婷.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探討[J].讀寫算,2021(06):73-74.